《本草綱目》~ 序例第一卷上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序例第一卷上 (16)

1. 引據古今經史百家書目

《陶隱居雜錄》,《太上玄科》,《賈誼新書》,《西樵野記》,《太清外術》,《韓詩外傳》,《琅琊漫鈔》,魯至剛《俊靈機要》,劉向《說苑》,姚福《庚巳編》,《地鏡圖》,杜恕《篤論》,王明清《揮塵余話》,《五雷經》,《盧諶祭法》。

景煥《牧豎閒談》,《雷書》,王睿《炙轂子》,陳霆《兩山墨談》,《乾象占》,葉世傑《草木子》,《韋航細談》,《列星圖》,《梁元帝金樓子》,《孫升談圃》,《演禽書》,《蔡邕獨斷》。

龐元英《談藪》,《吐納經》,王浚川《雅述》,《愛竹談藪》,謝道人《天空經》,章俊卿《山堂考索》,彭乘《墨客揮犀》,魏伯陽《參同契》,洪邁《容齋隨筆》,蔡絛鐵《圍山叢話》。

蕭了真《金丹大成》,《百川學海》,侯延賞《退齋閒覽》,《許真君書》,《翰墨全書》,《遁齋閒覽》,陶弘景《真誥》,《文系》顧文薦,《負暄錄》,《朱真人靈驗篇》。

朱子《離騷辨證》,陸文量《菽園雜記》,《太上玄變經》,何孟春《余冬錄》,王性之《揮麈錄》,李筌《太白經注》,黃震《慈溪日鈔》,趙與時《賓退錄》,《八草靈變篇》,《類說》。

葉石林《避暑錄》,《鶴頂新書》,吳淑《事類賦》,劉禹錫《嘉話錄》,《造化指南》,左思《三都賦》,姚寬《西溪叢話》,《修真指南》,葛洪《遐觀賦》,俞琰《席上腐談》,《周顛仙碑》。

魯褒《錢神論》,胡仔《漁隱叢話》,《劉根別傳》,綦毋《錢神論》,熊太古《冀越集》,《法華經》,稽康《養生論》,王濟《日詢手記》,《涅盤經》。

王之綱《通微集》,李氏《仕學類鈔》,《圓覺經》,儲詠《祛疑說》,周必大《陰德錄》,《楞嚴經》,《文字指歸》,《翰苑叢記》,《變化論》,《造化權輿》。

《解頤新語》,《自然論》,《潘塤楮記室》,趙溍《養疴漫筆》,劉義慶《幽明錄》,仇遠《稗史》,《江鄰幾雜誌》,《百感錄》,《魏武帝集》,張耒《明道雜誌》,《海錄碎事》。

《魏文帝集》,《唐小說》,《瑣碎錄》,《曹子建集》,《林氏小說》,《治聞說》,《韓文公集》,晁以道《客話》,《龍江錄》,《柳子厚文集》,劉跂暇日記,《靈仙錄》。

《歐陽公文集》,康譽之《昨夢錄》,《白獺髓》,《三蘇文集》,邢坦齋《筆衡》,《異說》,《宛委錄》,《蘇黃手簡》,張世南《遊宦紀聞》,高氏《蓼花洲閒錄》,《山谷刀筆》。

何薳《春渚紀聞》,畢氏《幕府燕閒錄》,《李太白集》,《東坡詩集》,吳澄《草廬集》,《杜子美集》,黃山谷集,吳萊《淵穎集》,王維詩集,宋徽宗詩。

楊維禎《鐵崖集》,岑參詩集,王元之集,宋景濂《潛溪集》,錢起詩集,梅堯臣詩集,方孝孺《遜志齋集》,白樂天《長慶集》,王荊公《臨川集》,吳玉《崑山小稿》。

元稹《長慶集》,《邵堯夫集》,《陳白沙集》,《劉禹錫集》,《周必大集》,《何仲默集》,《張籍詩集》,楊萬里《誠齋集》,《張東海集》。

白話文:

引據古今經史百家書目

本書目包含了許多古代典籍,涵蓋範圍廣泛,例如:陶弘景的《陶隱居雜錄》、道教經典《太上玄科》、《賈誼新書》、《西樵野記》、《太清外術》、《韓詩外傳》、《琅琊漫鈔》;還有魯至剛的《俊靈機要》、劉向的《說苑》、姚福的《庚巳編》、《地鏡圖》、杜恕的《篤論》、王明清的《揮塵余話》、《五雷經》、《盧諶祭法》;以及景煥的《牧豎閒談》、《雷書》、王睿的《炙轂子》、陳霆的《兩山墨談》、《乾象占》、葉世傑的《草木子》、《韋航細談》、《列星圖》、《梁元帝金樓子》、《孫升談圃》、《演禽書》、《蔡邕獨斷》;還有龐元英的《談藪》、《吐納經》、王浚川的《雅述》、《愛竹談藪》、謝道人的《天空經》、章俊卿的《山堂考索》、彭乘的《墨客揮犀》、魏伯陽的《參同契》、洪邁的《容齋隨筆》、蔡絛的《鐵圍山叢話》;以及蕭了真的《金丹大成》、《百川學海》、侯延賞的《退齋閒覽》、許遜的《許真君書》、佚名的《翰墨全書》、《遁齋閒覽》、陶弘景的《真誥》、顧文薦的《負暄錄》、《朱真人靈驗篇》;還有朱熹的《離騷辨證》、陸文量的《菽園雜記》、道教經典《太上玄變經》、何孟春的《余冬錄》、王性之的《揮麈錄》、李筌的《太白經注》、黃震的《慈溪日鈔》、趙與時的《賓退錄》、《八草靈變篇》、《類說》;以及葉石林的《避暑錄》、《鶴頂新書》、吳淑的《事類賦》、劉禹錫的《嘉話錄》、《造化指南》、左思的《三都賦》、姚寬的《西溪叢話》、《修真指南》、葛洪的《遐觀賦》、俞琰的《席上腐談》、《周顛仙碑》;還有魯褒的《錢神論》、胡仔的《漁隱叢話》、《劉根別傳》、綦毋潛的《錢神論》、熊太古的《冀越集》、《法華經》、稽康的《養生論》、王濟的《日詢手記》、《涅槃經》;以及王之綱的《通微集》、李氏的《仕學類鈔》、《圓覺經》、儲詠的《祛疑說》、周必大的《陰德錄》、《楞嚴經》、《文字指歸》、《翰苑叢記》、《變化論》、《造化權輿》;還有《解頤新語》、《自然論》、《潘塤楮記室》、趙溍的《養疴漫筆》、劉義慶的《幽明錄》、仇遠的《稗史》、《江鄰幾雜誌》、《百感錄》、《魏武帝集》、張耒的《明道雜誌》、《海錄碎事》;以及《魏文帝集》、《唐小說》、《瑣碎錄》、《曹植集》、《林氏小說》、《治聞說》、《韓愈集》、晁以道的《客話》、《龍江錄》、《柳宗元集》、《劉跂暇日記》、《靈仙錄》;還有《歐陽修集》、康譽之的《昨夢錄》、《白獺髓》、《三蘇文集》、邢坦齋的《筆衡》、《異說》、《宛委錄》、《蘇軾黃庭堅手簡》、張世南的《遊宦紀聞》、高氏的《蓼花洲閒錄》、《山谷刀筆》;以及何薳的《春渚紀聞》、畢氏的《幕府燕閒錄》、《李白集》、《蘇軾詩集》、吳澄的《草廬集》、《杜甫集》、《黃庭堅集》、吳萊的《淵穎集》、《王維詩集》、《宋徽宗詩》;還有楊維禎的《鐵崖集》、《岑參詩集》、《王元之集》、宋濂的《潛溪集》、《錢起詩集》、《梅堯臣詩集》、方孝孺的《遜志齋集》、白居易的《長慶集》、王安石的《臨川集》、吳玉的《崑山小稿》;以及元稹的《長慶集》、邵雍的《邵堯夫集》、陳獻章的《陳白沙集》、劉禹錫的《劉禹錫集》、周必大的《周必大集》、何景明的《何仲默集》、張籍的《張籍詩集》、楊萬里的《誠齋集》、張鼎的《張東海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