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《本草綱目》~ 獸部第五十卷 (61)
獸部第五十卷 (61)
1. 黃明膠
(楊起《簡便方》)背疽初發:《阮氏經驗方》:用黃明牛皮膠四兩,酒一碗,重湯頓化,隨意飲盡。不能飲者,滾白湯飲之。服此毒不內攻,不傳惡症。談野翁《試效方》,以新瓦上燒存性研末,酒二碗服之。唐氏《經驗方》:又加穿山甲四片,同燒存性。云極妙無比。瘰癧結核:黑牛皮膠熔化,攤膏貼之。
已潰者,將膏搓作線,長寸許,紝入孔中,頻換拭之,取效。(《楊氏經驗》)小兒痘瘢:黃明膠炒研末,溫酒調服一錢匕。痘已出者,服之無瘢;未出者,服之瀉下。(《普濟》)物入耳中:以麻繩剪令頭散,著膠黏上,徐引出之。(《千金》)
白話文:
(楊起《簡便方》)治療背部疔瘡剛開始發作:《阮氏經驗方》:使用黃明牛皮膠四兩,加入一碗酒,隔水加熱燉化,讓患者隨意喝完。如果無法直接飲用,就用滾燙的開水沖服。服用這個藥方,毒素就不會向體內侵襲,也不會傳染成嚴重的疾病。《談野翁《試效方》》記載,將新的瓦片燒至通紅,然後將黃明膠放在上面燒至碳化,研磨成粉末,用兩碗酒沖服。唐氏《經驗方》又在此方中加入四片穿山甲,一同燒至碳化。據說這個藥方效果極好。治療瘰癧(淋巴結核):將黑牛皮膠熔化,塗在布上做成藥膏,貼在患處。
對於已經潰爛的患處,將藥膏搓成線狀,約一寸長,塞入潰爛的孔洞中,經常更換並擦拭,可以達到療效。(《楊氏經驗》)治療小兒痘瘡疤痕:將黃明膠炒過後研磨成粉末,用溫酒調服一錢匕。痘瘡已經發出來的,服用後就不會留下疤痕;還沒發出來的,服用後會導致腹瀉。(《普濟方》)當異物進入耳朵時:將麻繩剪成頭部散開的樣子,沾上黃明膠,黏在異物上,然後慢慢拉出異物。(《千金方》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