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獸部第五十卷 (55)
獸部第五十卷 (55)
1. 酪
(音洛。《唐本草》)
【釋名】湩(音棟)。
【集解】恭曰:牛、羊、水牛、馬乳,並可作酪。水牛乳作者,濃厚味勝。𤚩牛、馬乳作酪性冷。驢乳尤冷,不堪作酪也。藏器曰:酪有干、濕,乾酪更強。時珍曰:酪湩,北人多造之。水牛、𤚩牛、犛牛、羊、馬、駝之乳,皆可作之。入藥以牛酪為勝,蓋牛乳亦多爾。按:《臞仙神隱》云:造法:用乳半杓,鍋內炒過,入余乳熬數十沸,常以杓縱橫攪之,乃傾出罐盛。待冷,掠取浮皮以為酥。
入舊酪少許,紙封放之,即成矣。又幹酪法:以酪曬結,掠去浮皮再曬,至皮盡,卻入釜中炒少時,器盛,曝令可作塊,收用。
【氣味】甘、酸,寒,無毒。時珍曰:水牛、馬、駝之酪冷,𤚩牛、羊乳酪溫。詵曰:患冷、患痢人,勿食羊乳酪。甜酪合酢食,成血瘕及尿血。
【主治】熱毒,止渴,解散發利,除胸中虛熱,身面上熱瘡、肌瘡(《唐本》)。止煩渴熱悶,心膈熱痛(《日華》)。潤燥利腸,摩腫,生精血,補虛損,壯顏色(時珍)。
【發明】時珍曰:按:戴原禮云:乳酪,血液之屬,血燥所宜也。
【附方】舊三。火丹癮疹:以酪和鹽煮熱,摩之即消。(《千金翼》)蚰蜒入耳:華佗方:用牛酪灌入即出。若入腹,則飲二升,即化為黃水。(《廣利方》)馬出黑汗:水化乾酪灌之。(藏器)
白話文:
[酪]
[名稱由來]
酪,又稱「湩」。
[來源]
牛、羊、水牛、馬的乳汁都可以製作成酪。其中,水牛乳做成的酪最濃稠、味道最好。犛牛和馬乳製成的酪性質偏寒冷,驢乳更寒冷,不適合做成酪。酪有乾、濕兩種,乾酪效果更強。北方人很常製作酪,水牛、犛牛、犛牛、羊、馬、駱駝的乳汁都可以用來製作,其中以牛乳製成的酪最好,因為牛乳也比較常見。
[製作方法]
製作方法:取半杓乳汁放入鍋中炒過,再加入剩餘的乳汁熬煮數十次沸騰,過程中持續用杓子攪拌,然後倒出盛在罐子中。放涼後,將表面浮起的皮取下,就成了酥。加入少許舊的酪,用紙封住放置,就會變成酪。
乾酪的製作方法:將酪曬乾結塊,撈去浮皮再次曬乾,直到浮皮完全去除,再放入鍋中炒一下,裝入容器中,曝曬直到可以捏成塊狀,就可以收起來備用。
[性味]
味甘、酸,性寒,無毒。水牛、馬、駱駝的酪性質寒冷,犛牛、羊乳酪性質溫和。患有寒症、痢疾的人,不要吃羊乳酪。甜酪與醋一起食用,會導致血瘕(腹部腫塊)和尿血。
[功效]
可以治療熱毒,止渴,幫助發散體內熱氣,消除胸中的虛熱,以及身體表面的熱瘡、皮膚瘡。《唐本草》記載酪可以止住煩躁口渴、熱悶感,以及心胸膈膜部位的熱痛。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酪可以潤燥滑腸,塗抹腫塊,補充精血,補虛損,使氣色變好。
[發明]
戴原禮認為乳酪屬於血液的類別,適合血燥的人食用。
[附加藥方]
治療火丹、癮疹:用酪加鹽煮熱,塗抹患處,即可消退。
治療蚰蜒入耳:華佗的方法是用牛酪灌入耳中,蚰蜒就會出來。如果蚰蜒進入腹部,就喝兩升的牛酪,蚰蜒就會化為黃水。
治療馬匹出黑汗:用乾酪用水化開後灌服。
2. 酥
(《別錄》上品)
【釋名】酥油(北虜名馬思哥油)。
【集解】弘景曰:酥出外國,亦從益州來。本牛、羊乳所作也。恭曰:酥乃酪作,其性與酪異。然牛酥勝羊酥,其犛牛酥復勝家牛也。思邈曰:㸺牛、犛牛乳者為上,白羊者次之。詵曰:水牛酥與羊酪同功。其羊酥勝牛酥。汪機曰:牛乳冷,羊乳溫。牛酥不離寒,病之兼熱者宜之;羊酥不離溫,病之兼寒者宜之。
各有所長也。犛酥雖勝,然而難得。時珍曰:酥乃酪之浮面所成,今人多以白羊脂雜之,不可不辨。按:臞仙《神隱》云:造法:以牛乳入鍋煮二三沸,傾入盆內冷定,待面結皮,取皮再煎,油出去渣,入在鍋內,即成酥油。一法:以桶盛牛乳,以木安板,搗半日,候沫出,撇取煎,去焦皮,即成酥也。
凡入藥,以微火熔化濾淨用之良。
㸺牛、白羊酥
【氣味】甘,微寒,無毒。
【主治】補五臟,利大小腸,治口瘡(《別錄》)。除胸中客熱,益心肺(思邈)。除心熱肺痿,止渴止嗽,止吐血,潤毛髮(《日華》。益虛勞,潤臟腑,澤肌膚,和血脈,止急痛。治諸瘡。溫酒化服,良(時珍)。
犛牛酥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去諸風濕痹,除熱,利大便,去宿食(思邈)。合諸膏,摩風腫、踠跌血瘀(藏器)。【發明】時珍曰:酥本乳液,潤燥調營,與血同功。按:《生生編》云:酥能除腹內塵垢,又追毒氣發出毛孔間也。
【附方】舊二,新一。蜂螫:用酥塗之,妙。(《聖惠》)蟲咬:以酥和鹽塗之。(《聖惠方》)眯目:以酥少許,隨左右納鼻中。垂頭臥少頃,令流入目中,物與淚同出也。(《聖濟總錄》)
白話文:
酥
釋名
酥油,在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又稱為馬思哥油。
產地與製作
弘景說:酥是從外國傳入的,也有從益州來的。它本來是用牛或羊的奶製成的。陶弘景補充說:酥是從酪加工而成的,它的性質和酪不同。牛酥比羊酥好,而犛牛酥又比家牛酥更好。孫思邈認為:用犛牛和黃牛的奶製成的酥是最好的,其次是用白羊奶製成的。陳藏器則認為:水牛酥和羊酪的功效相同,而羊酥又比牛酥更好。汪機則認為:牛奶性寒,羊奶性溫。牛酥的性質偏寒,適合治療兼有熱症的疾病;羊酥的性質偏溫,適合治療兼有寒症的疾病。
每一種酥都有各自的優點。犛牛酥雖然最好,但是很難取得。李時珍說:酥是從酪的最上層浮油製成的。現在很多人用白羊的脂肪摻雜在其中,一定要仔細分辨。據《臞仙神隱》記載,製作方法是:將牛奶放入鍋中煮沸兩三次,然後倒入盆中冷卻,等到表面結皮後,取下奶皮再次煎煮,將油取出,去掉殘渣,放入鍋中,就成了酥油。另一種做法是:用桶盛裝牛奶,用木板攪拌半天,等到起沫,撇去泡沫煎煮,去除焦皮,就成了酥。
凡是入藥使用的酥,都要用小火融化後過濾乾淨,這樣使用才有效。
黃牛、白羊酥
味道
味甘,性微寒,無毒。
主要功效
能補養五臟,通利大小腸,治療口瘡。還可以消除胸中的虛熱,對心和肺有益。可以消除心熱和肺虛弱,止渴止咳,止吐血,潤澤頭髮。能夠補益虛勞,滋潤內臟,潤澤皮膚,調和血脈,止急痛。還能治療各種瘡瘍。用溫酒化開後服用效果更好。
犛牛酥
味道
味甘,性平,無毒。
主要功效
能去除各種風濕痹痛,消除熱症,通利大便,去除腸胃中的積食。可以調配各種膏藥,塗抹治療風腫、扭傷、跌打損傷導致的瘀血。
發明
李時珍認為:酥本來就是乳液,可以潤燥調養,與血的作用相同。據《生生編》記載:酥可以清除腹內的污垢,還可以將體內的毒氣從毛孔排出。
附方
- **蜜蜂蜇傷:**用酥塗抹患處,效果很好。
- **蟲咬:**用酥和鹽混合塗抹患處。
- **異物入眼:**取少量酥,分別塞入左右鼻孔。頭部低垂稍等片刻,讓酥流入眼睛,異物會隨著眼淚排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