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獸部第五十卷 (51)
獸部第五十卷 (51)
1. 驢
(《唐本草》)
【釋名】時珍曰:驢,臚也。臚,腹前也。馬力在膊,驢力在臚也。
【集解】時珍曰:驢,長頰廣額,磔耳修尾,夜鳴應更,性善馱負。有褐、黑、白三色,入藥以黑者為良。女直、遼東出野驢,似驢而色駁,鬃尾長,骨骼大,食之功與驢同。西土出山驢,有角如羚羊,詳羚羊下。東海島中出海驢,能入水不濡。又有海馬、海牛、海豬、海獾等物,其皮皆供用。
藏器曰:海驢、海馬、海牛皮毛在陸地,皆候風潮則毛起。物性如此。
肉(以下通用:烏驢者良)
【氣味】甘,涼,無毒。
思邈曰:酸,平。
吳瑞曰:食驢肉,飲荊芥茶,殺人。妊婦食之,難產。同鳧茈食,令人筋急。病死者有毒。
【主治】解心煩,止風狂。釀酒,治一切風(《日華》)。主風狂,憂愁不樂,能安心氣。同五味煮食,或以汁作粥食(孟詵)。補血益氣,治遠年勞損,煮汁空心飲。療痔引蟲(時珍)。野驢肉功同(《正要》)。
【發明】宗奭曰:驢肉食之動風,脂肥尤甚,屢試屢驗。《日華子》以為止一切風狂,未可憑也。
頭肉,
【主治】煮汁,服二三升,治多年消渴,無不瘥者。又以漬曲醞酒服,去大風動搖不休者(孟詵)。亦洗頭風風屑(《日華》)。同姜齏煮汁日服,治黃疸百藥不治者(時珍。出張文仲方)。
【附方】舊一。中風頭眩,心肺浮熱,肢軟骨疼,語蹇身顫:用烏驢頭一枚,如食法,豉汁煮食。(《心鏡》)
脂,
【主治】敷惡瘡疥癬及風腫(《日華》)。和酒服三升,治狂癲,不能語,不識人。和烏梅為丸,治多年瘧,未發時服三十丸。又生脂和生椒搗熟,綿裹塞耳,治積年聾疾(孟詵)。和酒等分服,治猝咳嗽。和鹽、塗身體手足風腫(時珍。出《千金》)。
【附方】舊一。
滴耳治聾:烏驢脂少許,鯽魚膽一個,生油半兩。和勻,納樓蔥管中,七日取滴耳中,日二。(《聖惠》)(重出)
眼中息肉:驢脂、白鹽等分。和勻,注兩目眥頭,日三夜一瘥。(《千金方》)
髓,
【氣味】甘,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耳聾(時珍)。
【附方】新二。
多年耳聾:重者用三、兩度,初起者一上便效。用驢前腳脛骨打破,向日中瀝出髓,以瓷盒盛收。每用綿點少許入耳內,側臥候藥行。其髓不可多用,以白色者為上,黃色者不堪。又方:驢髓以針砂一合,水二合,浸十日。取清水少許,和髓攪勻,滴少許入耳中。外以方新磚半個燒赤,潑醋,鋪磁石末一兩在磚上,枕之至晚。如此三度,即通。(並《普濟方》)
血,
時珍曰:熱血,以麻油一盞,和攪去沫,煮熟即成白色。此亦可異,昔無言及者。
【氣味】咸,涼,無毒。
【主治】利大小腸,潤燥結,下熱氣(時珍)。
白話文:
驢
李時珍說:「驢,也叫臚。臚指的是腹部前面。馬的力量在肩部,驢的力量則在腹部。」
李時珍說:驢,長著長臉寬額,豎起的耳朵和長尾巴,晚上叫聲像報時一樣,性情溫順,善於負重。有褐色、黑色、白色三種顏色,入藥以黑色驢為佳。女真族和遼東地區出產野驢,樣子像驢但毛色斑駁,鬃毛和尾巴很長,骨骼粗大,藥效和家驢相同。西方出產山驢,長著像羚羊一樣的角,詳見羚羊條目。東海島嶼出產海驢,能下水而不被浸濕。還有海馬、海牛、海豬、海獾等動物,它們的皮毛都可入藥。
藏器說:海驢、海馬、海牛的皮毛在陸地上時,都會隨著潮汐風向而豎立,這是它們的特性。
驢肉(以下通用:黑色驢肉最佳)
味道甘甜,性寒,無毒。
孫思邈說:味道酸,性平。
吳瑞說:吃驢肉喝荊芥茶會致死,孕婦食用會難產,和荸薺一起吃會使人筋攣,病死之驢的肉有毒。
功效:能解心煩,止風狂。釀酒服用,治療各種風疾(《日華子本草》)。主治風狂、憂愁不樂,能安心定神。與五味同煮食用,或用驢肉汁煮粥食用(孟詵)。補血益氣,治療多年勞損,煮汁空腹飲用。治療痔瘡和蟲疾(李時珍)。野驢肉功效與家驢相同(《正要》)。
宗奭說:吃驢肉會引起風疾,肥肉尤其如此,經多次驗證。但《日華子本草》認為它能止一切風狂,這不能輕信。
驢頭肉
功效:煮汁服用,每次二三升,治療多年消渴症,無不痊癒。也可以用驢頭肉釀酒服用,治療大風引起的肢體震顫不止(孟詵)。也能洗治頭風引起的頭皮屑(《日華子本草》)。與薑末同煮,每日服用,治療黃疸,百藥不治者(李時珍,引自張文仲方)。
附方:中風頭暈、心肺煩熱、肢體軟弱疼痛、言語不利、身體顫抖:用一隻黑色驢頭,按照食用的方法,用豆豉汁煮食。(《心鏡》)
驢脂
功效:敷治惡瘡、疥癬及風腫(《日華子本草》)。與酒同服三升,治療狂癲,不能說話,不認識人。與烏梅製成丸劑,治療多年瘧疾,未發病前服用三十丸。生驢脂與生胡椒搗爛,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,治療多年耳聾(孟詵)。與酒等量混合服用,治療突然發生的咳嗽。與鹽混合,塗抹於身體手腳風腫處(李時珍,引自《千金方》)。
附方:滴耳治聾:少許驢脂,一個鯽魚膽,半兩生油,混合均勻,放入蔥管中,七天後取出滴入耳中,每日兩次。(《聖惠方》)(重複出現)眼中息肉:驢脂、白鹽等量混合,塗於眼瞼內眥,每日三次,夜間一次,直到痊癒。(《千金方》)
驢髓
味道甘甜,性溫,無毒。
功效:治療耳聾(李時珍)。
附方:治療多年耳聾:病情嚴重者用三到兩次,初期一次即有效。將驢前腿脛骨敲碎,朝向太陽曝曬,瀝出骨髓,用瓷盒盛裝。每次用棉花蘸取少許藥物放入耳內,側臥等待藥物起效。藥物不可用太多,白色者為佳,黃色者不宜使用。另一方:驢髓一合,用針砂一合,水二合,浸泡十天。取少量清水,與驢髓混合均勻,滴少量入耳中。另取半塊新磚燒紅,澆上醋,在磚上鋪一兩磁石粉末,用其枕頭到晚上。如此三次,即可通暢。(均引自《普濟方》)
驢血
李時珍說:驢血很熱,用麻油一盞,與驢血攪拌去沫,煮熟後即成白色。這也是一個奇特的發現,以前沒有人提到。
味道鹹,性寒,無毒。
功效:通利大小腸,潤燥結,瀉熱氣(李時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