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獸部第五十卷 (19)
獸部第五十卷 (19)
1. 狗
【附方】新一。
眉發火瘢不生者:蒲灰,以正月狗腦和敷,日三,則生。(《聖惠方》)
涎
【主治】諸骨哽、脫肛,及誤吞水蛭(時珍)。
【附方】新三。
諸骨鯁咽:狗涎頻滴骨上,自下。(仇遠《稗史》)
大腸脫肛:狗涎抹之,自上也。(《扶壽精方》)
誤吞水蛭:以蒸餅半個,絞出狗涎,吃之。連食二、三,其物自散。(《德生堂方》)
心
【主治】憂恚氣,除邪(《別錄》)。治風痹鼻衄,及下部瘡,狂犬咬(《日華》)。
腎
【氣味】平,微毒。
時珍曰:《內則》「食犬去腎」,為不利人也。
【主治】婦人產後腎勞如瘧者。婦人體熱用豬腎,體冷用犬腎(藏器)。
肝
時珍曰:按沈周《雜記》云:狗肝色如泥土,臭味亦然。故人夜行土上則肝氣動,蓋相感也。又張華《物類志》云:以狗肝和土泥灶,令婦妾孝順。則狗肝應土之說相符矣。
【主治】肝同心搗,塗狂犬咬。又治腳氣攻心,作生,以薑、醋進之,取泄。先泄者勿用(藏器)。
【附方】舊一,新一。
下痢腹痛:狗肝一具切,入米一升煮粥,合五味食。(《心鏡》)
心風發狂:黃石散:用狗肝一具批開,以黃丹、硝石各一錢半,研勻擦在肝內,用麻縛定,水一升煮熟。細嚼,以本汁送下。(《楊氏家藏》)
膽(青犬、白犬者良)
【氣味】苦,平,有小毒。
斅曰:鮭魚插樹,立便乾枯;狗膽塗之,卻還榮盛。
【主治】明目(《本經》。鼎曰:上伏日採膽,酒服之)。敷痂瘍惡瘡(《別錄》)。療鼻齆,鼻中息肉(甄權)。主鼻衄聤耳,止消渴,殺蟲除積,能破血。凡血氣痛及傷損者,熱酒服半個,瘀血盡下(時珍)。治刀箭瘡(《日華》)。去腸中膿水。又和通草、桂為丸服,令人隱形(孟詵)。
【發明】慎微曰:按《魏志》云:河內太守劉勳女病左膝瘡癢。華佗視之,用繩系犬後足不得行,斷犬腹取膽向瘡口,須臾有蟲若蛇從瘡上出,長三尺,病愈也。
【附方】舊二,新七。
眼赤澀癢:犬膽汁注目中,效。(《聖惠》)
肝虛目暗:白犬膽一枚,螢火蟲二七枚,陰乾為末,點之。(《聖惠》)
目中膿水:上伏日採犬膽,酒服之。(《聖濟總錄》)
聤耳出膿:用狗膽一枚,枯礬一錢,調勻。綿裹塞耳內,三四次即瘥。(《奇效良方》)
拔白換黑:狗膽汁塗之。(《千金》)血氣撮痛不可忍者:用黑狗膽一個(半乾半濕)剜開,以篦子排丸綠豆大,蛤粉滾過。每服五丸,以燒生鐵淬酒送下,痛立止。(《經驗方》)
反胃吐食:不拘丈夫婦人老少,遠年近日。用五靈脂末,黃狗膽汁和,丸龍眼大。每服一丸,好酒半盞磨化服。不過三服,即效。(《本事》)
痞塊疳積:五靈脂(炒煙盡)、真阿魏(去砂研)等分,用黃雄狗膽汁和,丸黍米大。空心津咽三十丸。忌羊肉、醋、面。(《簡便》)
白話文:
[狗]
【附方】新一。
- **眉毛或頭髮因燒傷而不生長:**用蒲草燒成的灰,在正月時與狗腦髓混合塗抹,一天三次,就能長出來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口水
**【主治】**各種骨頭卡住喉嚨、脫肛,以及誤吞水蛭。(李時珍所說)
【附方】新三。
- **各種骨頭卡住喉嚨:**頻繁地將狗口水滴在卡住的骨頭上,骨頭就會自行掉下來。(出自仇遠《稗史》)
- **大腸脫肛:**將狗口水塗抹在脫肛處,從上往下抹。(出自《扶壽精方》)
- **誤吞水蛭:**用半個蒸餅,擠出狗口水,一起吃下。連續吃二三次,水蛭就會自行散開。(出自《德生堂方》)
心
**【主治】**治療憂愁憤怒的情緒,驅除邪氣。(出自《別錄》)治療風痹引起的鼻出血,以及下身瘡瘍、被瘋狗咬傷。(出自《日華》)
腎
**【氣味】**性平,有微毒。
李時珍說:《禮記·內則》中說「吃狗肉要去除腎臟」,因為它對人不利。
**【主治】**治療婦女產後因腎虛引起的像瘧疾一樣的疾病。婦女身體發熱用豬腎,身體怕冷用狗腎。(出自《藏器》)
肝
李時珍說:根據沈周《雜記》記載,狗肝的顏色像泥土,氣味也像這樣。因此,人在夜間走在泥土上,肝氣就會受到影響,這是因為它們之間互相感應。另外,張華《物類志》記載,用狗肝和泥土塗在灶上,可以使婦女對丈夫孝順。這說明狗肝與土之間存在聯繫。
**【主治】**將狗肝與狗心一起搗爛塗抹,治療瘋狗咬傷。也可以治療腳氣病導致心臟不適,將新鮮的狗肝切片,用薑和醋一起吃下,來排泄體內邪氣。如果已經開始腹瀉就不要用。(出自《藏器》)
【附方】舊一,新一。
- **腹瀉腹痛:**將一具狗肝切片,加入一升米煮粥,加入五味調料食用。(出自《心鏡》)
- **心風發狂:**使用黃石散,將狗肝剖開,將黃丹和硝石各一錢半研磨均勻塗在肝內,用麻繩捆好,加一升水煮熟。慢慢咀嚼,用煮肝的汁送服。(出自《楊氏家藏》)
膽 (青色或白色的狗膽最好)
**【氣味】**味苦,性平,有小毒。
斅說:將鮭魚插在樹上,很快就會乾枯;用狗膽塗抹,卻能使其恢復生機。
**【主治】**明目(出自《本經》。鼎說:在夏至日採集狗膽,用酒服用)。外敷治療瘡痂惡瘡(出自《別錄》)。治療鼻塞,鼻腔內長息肉(出自甄權)。治療鼻出血、耳道流膿,止渴,殺蟲,消除積聚,能破除瘀血。凡因血氣不暢導致的疼痛及外傷,用熱酒送服半個狗膽,能將瘀血排出。(李時珍所說)治療刀箭傷(出自《日華》)。清除腸道中的膿水。也可以和通草、桂枝一起製成藥丸服用,可以使人隱形。(出自孟詵)
**【發明】**慎微說:根據《魏志》記載,河內太守劉勳的女兒左膝長瘡發癢。華佗診治後,用繩子綁住狗的後腳讓它不能移動,剖開狗的肚子取出狗膽,將膽汁塗向瘡口,不一會兒,就有像蛇一樣的蟲子從瘡口爬出,長達三尺,病就好了。
【附方】舊二,新七。
- **眼睛紅腫發癢:**將狗膽汁滴入眼睛中,有效。(出自《聖惠》)
- **肝虛導致視力模糊:**取一個白狗膽,以及二十八個螢火蟲,陰乾後研磨成末,點在眼睛上。(出自《聖惠》)
- **眼睛流膿水:**在夏至日採集狗膽,用酒服用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- **耳道流膿:**用一個狗膽,加入一錢枯礬,調勻後用棉花包裹塞入耳朵,三四次就能治好。(出自《奇效良方》)
- **使白髮變黑:**用狗膽汁塗抹頭髮。(出自《千金》)
- **血氣凝滯疼痛難忍:**取一個半乾半濕的黑狗膽,挖開,用篦子將狗膽刮成綠豆大小的丸子,用蛤粉滾過。每次服用五丸,用燒紅的鐵塊淬過的酒送服,疼痛立即停止。(出自《經驗方》)
- **反胃嘔吐:**無論男女老少,不論是長年還是最近發生的嘔吐。用五靈脂末,與黃狗膽汁混合,製成龍眼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半盞好酒磨開服用。服用不超過三次,就能見效。(出自《本事》)
- **痞塊疳積:**將五靈脂(炒至煙盡)、真阿魏(去除沙子研磨)等量混合,用黃色雄狗的膽汁和製成小米粒大小的藥丸。空腹用唾液送服三十丸。忌吃羊肉、醋、麵食。(出自《簡便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