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《本草綱目》~ 禽部第四十九卷 (3)
禽部第四十九卷 (3)
1. 伯勞
【附錄】鷑鳩,時珍曰:鷑鳩,《爾雅》名鵧鷑(音批及)。又曰:鵖鴔(音匹汲),戴勝也。一曰鵯鵊,訛作批鵊鳥。
羅願曰:即祝鳩也。江東謂之烏臼(音匊),又曰鴉䳎。小於烏,能逐烏。三月即鳴,今俗謂之駕犁,農人以為候。五更輒鳴,曰架架格格,至曙乃止。故滇人呼為榨油郎,亦曰鐵鸚鵡。能啄鷹鶻烏鵲,乃隼屬也。南人呼為鳳凰皂隸,汴人呼為夏雞。古有催明之鳥,名喚起者,蓋即此也。
其鳥大如燕,黑色,長尾有歧,頭上戴勝。所巢之處,其類不得再巢,必相鬥不已。楊氏指此為伯勞,乃謂批鵊為䳾雞,俱誤矣。《月令》:三月戴勝降於桑。
白話文:
【附錄】鷑鳩,李時珍說:鷑鳩,《爾雅》裡的名字叫鵧鷑(發音為批及)。又說:鵖鴔(發音為匹汲),就是戴勝鳥。也有人說牠是鵯鵊,後來被訛傳寫成批鵊鳥。
羅願說:牠就是祝鳩。江東地區稱牠為烏臼(發音為匊),又稱鴉䳎。牠比烏鴉小,能驅趕烏鴉。三月開始鳴叫,現在民間俗稱牠為駕犁,農民用牠的叫聲來判斷時節。牠在五更時分就開始鳴叫,叫聲是「架架格格」,直到天亮才停止。所以雲南人稱牠為榨油郎,也叫鐵鸚鵡。牠能啄食老鷹、獵隼和喜鵲,是屬於隼類。南方人稱牠為鳳凰皂隸,汴京一帶的人稱牠為夏雞。古代傳說有一種催促天亮的鳥,名字叫喚起,大概說的就是這種鳥。
這種鳥大約像燕子一樣大,全身黑色,尾巴長而分叉,頭上有戴勝。牠們築巢的地方,同類的鳥不能再次築巢,一定會不停地爭鬥。楊氏認為這種鳥是伯勞鳥,並且把批鵊鳥說成是䳾雞,都是錯誤的。《月令》上說:三月的時候戴勝鳥會降落在桑樹上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