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介部第四十六卷 (7)
介部第四十六卷 (7)
1. 真珠
【氣味】咸、甘,寒,無毒。
【主治】鎮心。點目,去膚翳障膜。塗面,令人潤澤好顏色。塗手足,去皮膚逆臚。綿裹塞耳,主聾(《開寶》)。磨翳墜痰(甄權)。除面䵟,止泄。合知母,療煩熱消渴。合左纏根,治小兒麩豆瘡入眼(李珣)。除小兒驚熱(宗奭)。安魂魄,止遺精白濁,解痘疔毒,主難產,下死胎胞衣(時珍)。
【發明】時珍曰:真珠入厥陰肝經,故能安魂定魄,明目治聾。
【附方】舊五,新六。
安魂定魄:真珠末豆大一粒,蜜一蜆殼,和服,日三。尤宜小兒。(《肘後》)
卒忤不言:真珠末,用雞冠血和,丸小豆大。以三四粒納口中。(《肘後》)
灰塵迷目:用大珠拭之則明也。(《格古論》)
婦人難產:真珠末一兩,酒服,立出。(《千金》)
胞衣不下:真珠一兩研末,苦酒服。(《千金》)
子死腹中:真珠末二兩,酒服,立出。(《外臺》)
癍痘不發:珠子七枚為末,新汲水調服。(《儒門事親》)
痘瘡疔毒:方見谷部豌豆下。
肝虛目暗,茫茫不見:真珠末一兩,白蜜二合,鯉魚膽二枚,和合,銅器煎至一半,新綿濾過瓶盛。頻點取瘥。(《聖惠方》)
青盲不見:方同上。
小兒中風,手足拘急:真珠末(水飛)一兩,石膏末一錢。每服一錢,水七分,煎四分,溫服,日三。(《聖惠方》)
目生頑翳:真珠一兩,地榆二兩,水二大碗煮乾,取真珠以醋浸五日,熱水淘去醋氣,研細末用。每點少許,以愈為度。
白話文:
[真珠]
[氣味] 味鹹、甘,性寒,沒有毒性。
[主治] 可以安定心神。點在眼睛上,可以去除眼翳和遮蔽視線的薄膜。塗在臉上,可以使皮膚潤澤,氣色好看。塗在手腳上,可以去除皮膚粗糙。用棉花包裹塞在耳朵裡,可以治療耳聾(出自《開寶本草》)。磨成粉可以化痰(出自甄權)。可以去除臉上的黑斑,止瀉。與知母合用,可以治療煩熱消渴(糖尿病)。與左纏根合用,可以治療小兒因出麻疹而引起的眼睛疾病(出自李珣)。可以去除小兒驚嚇引起的發熱(出自宗奭)。可以安定魂魄,停止遺精、白濁,解除痘瘡引起的疔瘡毒,主要用於難產,可以幫助產下死胎和排出胎盤(出自李時珍)。
[發明] 李時珍說:珍珠進入肝經,所以能夠安定魂魄,使眼睛明亮,治療耳聾。
[附方] 舊有五個方子,新增六個方子。
**安定魂魄:**將珍珠磨成粉,取像豆子大小一粒,加入一小湯匙的蜂蜜,混合後服用,每天三次。尤其適合小孩子。(出自《肘後備急方》)
**突然失語:**將珍珠磨成粉,用雞冠血調和,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。取三四粒放在口中。(出自《肘後備急方》)
**灰塵入眼:**用大的珍珠在眼睛上擦拭,眼睛就會明亮。(出自《格古論》)
**婦女難產:**將珍珠磨成粉一兩,用酒送服,可以立即生產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
**胎盤不下:**將珍珠磨成粉一兩,用苦酒送服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
**胎兒死於腹中:**將珍珠磨成粉二兩,用酒送服,可以立即將死胎排出。(出自《外台秘要》)
**麻疹不出:**將七顆珍珠磨成粉,用新打的水調服。(出自《儒門事親》)
**痘瘡引起的疔瘡毒:**配方請見《本草綱目》穀部豌豆的章節。
**肝虛導致眼睛昏暗,視力模糊:**將珍珠磨成粉一兩,白蜜二合,鯉魚膽二枚,混合後用銅器煎至一半,用新棉布過濾,裝入瓶中。頻繁地點在眼睛上,直到痊癒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**青盲(眼疾導致失明):**配方與上面相同。
**小兒中風,手腳抽搐:**將珍珠磨成水飛細粉一兩,石膏末一錢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水七分煎至四分,溫服,每天三次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**眼睛長出頑固的翳障:**將珍珠一兩,地榆二兩,用水兩大碗煮乾,取出珍珠用醋浸泡五天,用熱水洗去醋味,研磨成細粉使用。每次點少許在眼睛上,以痊癒為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