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鱗部第四十四卷 (35)

回本書目錄

鱗部第四十四卷 (35)

1. 鮑魚

預闢瘟疫:鮑魚頭燒灰方寸匕,合小豆七枚末,米飲服之,令瘟疫氣不相染也。(《肘後方》)

䱒魚

【氣味】咸,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小兒頭瘡出膿水。以麻油煎熟,取油頻塗(時珍)。

穿鮑繩,

【主治】眯目去刺,煮汁洗之,大良(蘇恭)。

白話文:

鮑魚

**預防瘟疫:**將鮑魚頭燒成灰,取約一指甲蓋的量,混合七顆磨成粉的小豆,用米湯送服,這樣可以使人不受瘟疫之氣的傳染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

䱒魚(可能為鮑魚的別稱或相似物種)

**氣味:**味道鹹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

**主治:**可以治療小兒頭部生瘡並流膿水。將䱒魚用麻油煎熟,取油頻繁塗抹患處。(李時珍說)

穿鮑繩(推測為鮑魚殼上的孔洞或周圍的結構)

**主治:**可以治療眼睛被異物刺入引起的視物模糊,將其煮汁清洗眼睛,效果很好。(蘇恭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