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虫部第四十二卷 (20)

回本書目錄

虫部第四十二卷 (20)

1. 蝸牛

(《聖惠方》)鼻血不止:蝸牛(爆干)一枚,烏賊骨半錢,研末吹之。(《聖濟總錄》)撮口臍風:乃胎熱也。用蝸牛五枚去殼,研汁塗口,取效乃止。又方:用蝸牛十枚,(去殼,研爛),入蒔蘿末半分,研勻,塗之,取效,甚良。滴耳聾閉:蝸牛膏:用蝸牛一兩,石膽、鍾乳粉各二錢半。

為末,瓷盒盛之,火煅赤,研末,入片腦一字。每以油調一字,滴入耳中。無不愈者。(並《聖惠方》)蚰蜒入耳:蝸牛椎爛,置於耳邊,即出也。(《瑞竹堂方》)染須方:用蜒蚰四十九條,以京墨水養之三日,埋馬屎中一月,取出,以白絲頭試之,如即黑到尾,再入馬屎中埋七日,再取試之,性緩乃以捻鬚,庶不致黑皮膚也。

(《普濟方》)消渴引飲不止:崔元亮《海上方》:用蝸牛十四枚(形圓而大者),以水三合,密器浸一宿。取水飲之,不過三劑愈。《聖濟總錄》:用蝸牛(焙)半兩,蛤粉、龍膽草、桑根白皮(炒)各二錢半,研末。每服一錢,楮葉湯下。

蝸殼,

【主治】一切疳疾(頌)。牙䘌,面上赤瘡,鼻上酒齄,久痢下脫肛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舊二,新一。

一切疳疾:用自死蝸殼七枚(皮薄,色黃白者)洗淨,不得少有塵滓,日乾,內酥蜜於殼中。以瓷盞盛之,紙糊盞面,置炊飯上蒸之。下饙時,即坐甑中,仍裝飯又蒸,飯熟取出,研如水澱。漸漸與吃,一日令盡,取效止。(韋丹方)牙䘌作痛:蝸牛殼三十枚,燒研。日日揩之,良。

(《聖惠》)大腸脫肛:蝸牛殼去土研末,羊脂熔化調塗,送入即愈。(李延壽方)

白話文:

蝸牛

**止鼻血:**取一隻曬乾的蝸牛,加上半錢烏賊骨,磨成粉末,吹入鼻孔。

**治療嬰兒口部抽搐:**這通常是胎熱引起的。取五隻蝸牛,去除外殼,搗爛取汁,塗抹在嬰兒口部,直到症狀緩解。另一個方法是用十隻蝸牛(去殼,搗爛),加入半份蒔蘿末,混合均勻塗抹,效果很好。

**治療耳聾:**用蝸牛膏:取一兩蝸牛,加上二錢半的石膽、鍾乳粉,全部磨成粉末,放入瓷盒中,用火燒紅,再磨成粉末,加入少許冰片。每次用少量藥粉加香油調和,滴入耳中,效果很好。

**治療蚰蜒入耳:**將蝸牛搗爛,放在耳邊,蚰蜒就會自己爬出來。

**染鬚方法:**用四十九條蚰蜒,用墨汁飼養三天,埋在馬糞中一個月,取出後用白絲線測試,如果能馬上染黑到末端,就再埋入馬糞中七天,再次測試,如果效果緩和,就可以用來染鬚,這樣才不會讓皮膚也變黑。

**治療口渴不止:**崔元亮《海上方》記載,取十四隻較大且圓的蝸牛,用三合水浸泡一晚,取水飲用,通常服用三次即可痊癒。《聖濟總錄》記載,用半兩烤過的蝸牛,加上二錢半的蛤粉、龍膽草、炒過的桑樹根白皮,一起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楮葉湯送服。

蝸殼

**主要治療:**各種小兒疳積、牙齦腫痛、臉上的紅瘡、鼻子上的酒糟鼻、以及久瀉導致的脫肛。(李時珍認為有效)

附加藥方:

**治療各種小兒疳積:**用七個自然死亡的蝸牛殼(選擇皮薄,顏色黃白的),洗淨,確保沒有塵土,曬乾後,在殼中加入蜂蜜,放在瓷碗中,用紙糊住碗口,放在煮飯的鍋上蒸。煮好飯後,繼續放在鍋中蒸,等到下一鍋飯也煮好後,取出磨成水澱狀。慢慢餵給孩子吃,一天內吃完,可以達到效果。

**治療牙齦腫痛:**用三十個蝸牛殼燒成灰,每天擦拭牙齦,效果很好。

**治療脫肛:**將蝸牛殼去除雜質磨成粉末,用融化的羊脂調和塗抹,再將脫肛推回,即可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