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虫部第四十卷 (10)

回本書目錄

虫部第四十卷 (10)

1. 蜘蛛

頦下結核:大蜘蛛不計多少,好酒浸過,同研爛,澄去滓。臨臥時服之,最效。(《醫林集要》)

瘰癧結核,無問有頭、無頭。用大蜘蛛五枚,日乾,去足細研,酥調塗之,日再上。(《聖惠方》)

鼠瘻腫核已破出膿水者:蜘蛛二七枚,燒研,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便毒初起:大黑蜘蛛一枚,研爛,熱酒一碗,攪服,隨左右側臥取利。不退再服,必效。(《壽域》)

疔腫拔根:取戶邊蜘蛛,杵爛,醋和,先挑四畔血出,根稍露,敷之,干即易。一日夜根拔出,大有神效。(《千金方》)

腋下狐臭:大蜘蛛一枚,以黃泥入少赤石脂末,及鹽少許,和勻裹蛛,煅之為末,入輕粉一字,醋調成膏。臨臥敷腋下,明早登廁,必泄下黑汁也。(《三因方》)

蜂蠍螫傷:蜘蛛研汁塗之,並以生者安咬處吸其毒。(《廣利方》)

蜈蚣咬傷:同上(《孫真人》)。

蛇虺咬傷:蜘蛛搗爛敷之,甚效。

一切惡瘡:蜘蛛曬,研末,入輕粉,麻油塗之。(《直指方》)

蛻殼,

【主治】蟲牙、牙疳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舊一,新一。

蟲牙有孔:蜘蛛殼一枚,綿裹塞之。(《備急》)牙疳出血:蜘蛛殼,為末,入胭脂、麝香少許,敷之。(《直指方》)

網,

【主治】喜忘,七月七日取置衣領中,勿令人知(《別錄》)。以纏疣贅,七日消落,有驗(蘇恭)。療瘡毒,止金瘡血出。炒黃研末,酒服,治吐血(時珍。出《聖惠方》)。

【發明】

時珍曰:按:侯延慶《退齋雅聞錄》云:凡人卒暴吐血者,用大蜘蛛網,搓成小團,米飲吞之,一服立止。此乃孫紹先所傳方也。又《酉陽雜俎》云:裴旻山行,見山蜘蛛垂絲如匹布。引弓射殺,斷其絲數尺收之。部下有金瘡者,剪方寸貼之,血立止也。觀此,則蛛網蓋止血之物也。

【附方】新四。

積年諸瘡:蜘蛛膜貼之,數易。(《千金方》)

反花瘡疾:同上。

肛門鼠痔:蜘蛛絲,纏之,即落。

疣瘤初起:柳樹上花蜘蛛絲纏之,久則自消。(《簡便方》)

白話文:

蜘蛛

**下巴淋巴結核:**用許多大蜘蛛,用好酒浸泡後一起搗爛,濾掉渣滓。睡前服用,效果很好。

**瘰癧結核(無論是否有膿頭):**用五隻大蜘蛛,曬乾後去除腳,研磨成細末,用酥油調和後塗抹在患處,每天塗兩次。

**鼠瘻腫核(已破潰流膿):**用十四隻蜘蛛,燒成灰研末,敷在患處。

**便毒初期:**用一隻大黑蜘蛛,搗爛後用一碗熱酒攪拌服用,然後向左右側臥以幫助藥效發揮。如果沒有消退,再次服用,必定有效。

**疔瘡拔根:**取住家附近的蜘蛛,搗爛後用醋調和。先挑開疔瘡周圍的皮膚放出淤血,使疔瘡的根部稍微露出,然後敷上藥膏,藥膏乾燥後就更換。一天一夜後疔瘡的根部就會被拔出,非常有效。

**腋下狐臭:**取一隻大蜘蛛,用黃泥加入少許赤石脂粉末和少量鹽,混合均勻後包裹住蜘蛛,煅燒成灰。再加入少許輕粉,用醋調和成膏狀。睡前塗抹在腋下,第二天早上如廁時,會排出黑色液體。

**蜂蠍螫傷:**將蜘蛛研磨成汁塗抹在傷處,也可以直接用活蜘蛛按在被咬的地方,讓牠吸出毒液。

**蜈蚣咬傷:**處理方法同上。

**毒蛇咬傷:**將蜘蛛搗爛後敷在傷處,效果很好。

**各種惡瘡:**將蜘蛛曬乾,研磨成粉末,加入輕粉,用麻油調和後塗抹在患處。

蜘蛛蛻下的殼

**主治:**蟲牙、牙齦潰爛。(李時珍記錄)

**相關配方:**舊有一個,新有一個。

**蟲牙有孔洞:**用一枚蜘蛛殼,用棉花包裹後塞入牙洞中。

**牙齦潰爛出血:**將蜘蛛殼研磨成粉末,加入少許胭脂和麝香,敷在患處。

蜘蛛網

**主治:**健忘。農曆七月初七取蜘蛛網放在衣領中,不要讓人知道。(《別錄》記載)用蜘蛛網纏繞疣(肉贅),七天就會脫落,效果顯著。(蘇恭記載)可以治療瘡毒,止金瘡出血。將蜘蛛網炒黃研末,用酒送服,可治療吐血。(李時珍記載。出自《聖惠方》)

說明:

李時珍說:根據侯延慶《退齋雅聞錄》記載,凡是突然吐血的人,可以用大蜘蛛網,搓成小團,用米湯送服,一服就止血。這是孫紹先傳下來的方子。又《酉陽雜俎》記載,裴旻在山中行走,看到山蜘蛛垂下的絲像布一樣。他用弓箭射殺蜘蛛,剪下數尺蜘蛛絲收起來。部下有人受了刀傷,剪下蜘蛛絲貼在傷口上,血立刻止住。由此可見,蜘蛛網是止血的物品。

**相關配方:**新有四個。

**多年老瘡:**用蜘蛛網膜貼在患處,多更換幾次。

**反花瘡:**處理方法同上。

**肛門鼠痔:**用蜘蛛絲纏繞,痔就會脫落。

**疣瘤初起:**用柳樹上的花蜘蛛的絲纏繞疣瘤,時間久了就會自行消失。(《簡便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