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虫部第三十九卷 (19)
虫部第三十九卷 (19)
1. 五倍子
腸風下血:百藥煎二兩,半生用,半炒存性,為末,飯丸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米飲下。名聖金丸。(王璆《百一選方》)
大腸氣痔作痛下血:百藥煎末,每服三錢,稀粥調服,日二次。(《集簡》)。
腸風臟毒下血者:用百藥煎(燒存性)、烏梅(連核燒過)、白芷(不見火)為末,水糊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米飲下。(《濟生》)
酒痢下血:百藥煎、五倍子、陳槐花等分,焙研末,酒糊丸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米飲送下。(《本事方》)
下痢脫肛:百藥煎一塊,陳白梅三個,木瓜一握,以水一碗,煎半碗。日二服。(《聖濟總錄》)
男婦血淋:用真百藥煎、車前子(炒)、黃連各三錢半,木香二錢,滑石一錢,為末。空心燈草湯服二錢,日二服。(《普濟方》)
消暑止渴:百藥煎、臘茶等分為末,烏梅肉搗和,丸芡子大。每含一丸。名水瓢丸。(《事林廣記》)
五倍子內蟲
【主治】赤眼爛弦,同爐甘石末乳細,點之(時珍)。
白話文:
五倍子
**腸道出血:**用百藥煎二兩,一半生用,一半炒過保留藥性,磨成粉末,用米飯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米湯送服,這個藥丸叫做聖金丸。
**大腸因氣痔而疼痛出血:**用百藥煎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稀粥調服,一天服用兩次。
**因腸風或內臟毒素引起的出血:**用百藥煎(燒到保留藥性)、烏梅(連核燒過)、白芷(不經過火處理)磨成粉末,用水調成糊狀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**因喝酒引起的痢疾出血:**用百藥煎、五倍子、陳槐花等量,烘烤後磨成粉末,用酒調成糊狀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**下痢導致脫肛:**用百藥煎一塊,陳白梅三個,木瓜一把,加一碗水,煎成半碗。一天服用兩次。
**男女血淋(小便帶血):**用真正的百藥煎、炒過的車前子、黃連各三錢半,木香二錢,滑石一錢,磨成粉末。空腹時用燈芯草湯送服二錢,一天服用兩次。
**消暑止渴:**用百藥煎、臘茶等量磨成粉末,加入搗爛的烏梅肉,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。每次含服一丸,這個藥丸叫做水瓢丸。
五倍子內蟲
【主要治療】:紅眼病、眼瞼潰爛,與爐甘石粉末一同研磨細後,用乳汁調和點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