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虫部第三十九卷 (17)

回本書目錄

虫部第三十九卷 (17)

1. 五倍子

一切諸瘡:五倍子、黃柏等分,為末。敷之。(《普濟方》)

一切腫毒:五倍子,炒紫黑色,蜜調,塗之。《簡便》:治一切腫毒,初起無頭者。五倍子、大黃、黃柏等分,為末。新汲水調塗四圍,日三、五次。

一切癬瘡:五倍子(去蟲)、白礬(燒過)各等分。為末。搽之。干則油調。(《簡便方》)

癩頭軟癤及諸熱瘡:用五倍子七個,研末,香油四兩,熬至一半,布絞去渣,搽之。三、四遍即可。勿以水洗之。(《普濟方》)

風癩濕爛:五倍子末,津調塗之。(同上)

頭瘡熱瘡,風濕諸毒:用五倍子、白芷等分,研末。摻之,膿水即干。如干者,以清油調塗。(《衛生易簡》)

瘡口不收:五倍焙,研末。以臘醋腳調,塗四圍,效。

一切金瘡:五倍子、降真香等分,炒,研末。敷之,皮肉自痊。名啄合山。(《拔萃方》)

金瘡出血不止者:五倍子末貼之。若閉氣者,以五倍子末二錢,入龍骨末少許,湯服,立效。(談野翁方)

杖瘡腫痛:五倍子,去穰,米醋浸一日,慢火炒黃,研末,乾摻之。不破者,醋調塗之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
手足皸裂:五倍子末,同牛骨髓,填納縫中,即安也。(《醫方大成》)

雞骨哽咽:五倍子末,摻入喉中,即化下。(《海上名方》)

小兒脫肛:五倍子為末。先以艾絨卷倍子末成筒,放便桶內,以瓦盛之。令病者坐於桶上,以火點著,使藥煙燻入肛門,其肛自上。隨後將白礬為末,復搽肛門,其肛自緊,再不復脫。

魚口便毒:五倍子不拘多少,以淨瓦器盛之,用陳醋熬成膏,用綿布攤貼之。如干即換,三五次即愈。偏墜氣痛:用五倍子一個,放食鹽少許在內,以火紙包定,用水浸濕,放文武火灰內,煨存性。為末,酒調服。

染烏鬚髮:《聖濟總錄》:用針砂八兩(米醋浸五日,炒略紅色,研末)。五倍子、百藥煎、沒石子各二兩,訶黎勒皮三兩,研末各包。先以皂莢水洗髭鬚,用米醋打蕎麥麵糊,和針砂末敷上,荷葉包,過一夜,次日取去。以蕎麥糊四味敷之,一日洗去即黑。《杏林摘要》:用五倍子一斤研末,銅鍋炒之,勿令成塊。

如有煙起,即提下攪之。從容上火慢炒,直待色黑為度。以濕青布包扎,足踏成餅,收貯聽用。每用時,以皂角水洗淨鬚髮。用五倍子一兩,紅銅末(酒炒)一錢六分,生白礬六分,訶子肉四分,沒石子四分,硇砂一分,為末。烏梅、酸榴皮煎湯。調勻碗盛,重湯煮四、五十沸,待如飴狀。

以眉掠刷於鬚髮上,一時洗去,再上包住。次日洗去,以核桃油潤之。半月一染,甚妙。

中河豚毒:五倍子、白礬末等分,以水調下。(出《事林廣記》)

百藥煎

【修治】時珍曰:用五倍子為粗末。每一斤,以真茶一兩煎濃汁,入酵糟四兩,擂爛拌和,器盛置糠缸中罯之,待發起如發麵狀即成矣。捏作餅丸,曬乾用。

白話文:

五倍子

各種瘡:將五倍子和黃柏磨成粉末,混合均勻後敷在患處。

各種腫毒:將五倍子炒至紫黑色,然後用蜂蜜調和,塗在腫毒上。對於剛開始發作、沒有膿頭的腫毒,將五倍子、大黃、黃柏磨成粉末,用剛汲取的新水調勻後塗在腫毒周圍,每天塗三到五次。

各種癬瘡:將去除蟲子的五倍子和燒過的白礬等份磨成粉末,塗抹在患處。如果太乾,可以用油調和。

癩頭、軟癤和各種熱瘡:用七個五倍子磨成粉末,加入四兩香油熬煮至一半時,用布過濾掉藥渣,然後塗在患處,塗抹三四次即可。注意不要用水清洗。

風癩引起的濕爛:將五倍子磨成粉末,用口水調和後塗抹在患處。

頭瘡、熱瘡、風濕引起的各種毒:將五倍子和白芷等份磨成粉末,撒在患處,可以使膿水乾燥。如果太乾,可以用清油調和後塗抹。

瘡口不收口:將五倍子烘焙後磨成粉末,用陳年醋腳調和後塗抹在瘡口周圍,效果很好。

各種外傷:將五倍子和降真香等份炒過後磨成粉末,敷在傷口上,可以使皮肉自行痊癒,這個藥方叫做「啄合山」。

外傷出血不止:將五倍子粉末直接敷在傷口上止血。如果傷者呼吸急促,可以用兩錢五倍子粉末加入少量龍骨粉末,用熱湯送服,效果立竿見影。

跌打損傷腫痛:將五倍子去除內部的瓤,用米醋浸泡一天,然後用小火炒黃,磨成粉末後直接撒在患處。如果沒有破皮,可以用醋調和後塗抹。

手足皸裂:將五倍子粉末和牛骨髓混合後,填入裂縫中,即可痊癒。

雞骨卡住喉嚨:將五倍子粉末撒入喉嚨,雞骨就會溶解並滑下。

小兒脫肛:將五倍子磨成粉末。先用艾絨包裹五倍子粉末做成筒狀,放在便桶內,用瓦片墊底。讓患兒坐在便桶上,點燃艾絨,讓藥煙薰入肛門,脫出的肛門就會自行收回。之後再用白礬粉末塗抹肛門,肛門就會收緊,不再脫出。

魚口便毒(肛門附近膿腫):將五倍子不限數量,放在乾淨的瓦器中,用陳醋熬成膏狀,用棉布攤開後貼在患處,膏藥乾燥後及時更換,三五次即可痊癒。

偏墜氣痛(疝氣):取一個五倍子,在裡面放入少量食鹽,用火紙包好,用水浸濕後放入文武火灰中煨燒至藥性保存。然後磨成粉末,用酒調服。

染黑鬚髮:《聖濟總錄》記載:將八兩針砂(用米醋浸泡五日後,炒至微紅色,磨成粉末),兩兩五倍子、百藥煎、沒石子和三兩訶黎勒皮,分別磨成粉末包好。先用皂角水清洗鬍鬚,然後用米醋調和蕎麥麵糊,混合針砂粉末敷在鬍鬚上,用荷葉包住,過一夜後取下。第二天,再用蕎麥糊和剩下的四味藥粉塗抹,一天後洗去,鬍鬚就會變黑。《杏林摘要》記載:將一斤五倍子磨成粉末,用銅鍋炒,不要使其結塊。當有煙冒出時,立即將鍋端下攪拌。然後再慢慢加熱翻炒,直到顏色變黑。用濕青布包住,用腳踩成餅狀,收起來備用。每次使用時,用皂角水洗淨鬚髮。取一兩五倍子,加入一錢六分用酒炒過的紅銅粉、六分生白礬、四分訶子肉、四分沒石子、一分硇砂,磨成粉末。用烏梅和酸榴皮煎湯調和後盛在碗中,隔水蒸煮四五十次,直到變成濃稠的糖漿狀。用眉筆將藥膏刷在鬚髮上,過一會兒洗去,再塗一次包好。第二天洗淨,然後用核桃油潤澤。每半個月染一次,效果很好。

中河豚毒:將五倍子粉末和白礬粉末等份混合,用水調和後服下。

百藥煎

【製作方法】李時珍說:將五倍子磨成粗末,每一斤五倍子用一兩濃茶汁,加入四兩發酵過的酒糟,搗爛混合均勻,裝在容器中放入糠缸裡悶著,等它發酵的像發麵一樣就好了。然後捏成餅或者丸狀,曬乾後即可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