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五卷 (24)
木部第三十五卷 (24)
1. 楝
每空心酒下五十丸。《得效方》楝實丸:治一切疝氣腫痛,大有神效。用川楝子(酒潤取肉)一斤,分作四分:四兩用小麥一合,斑蝥四十九個,同炒熟,去蝥;四兩用小麥一合,巴豆四十九枚,同炒熟,去豆;四兩用小麥一合,巴戟肉一兩,同炒熟,去戟;四兩用小茴香一合,食鹽一兩,同炒熟,去鹽。加破故紙(酒炒)一兩,廣木香(不見火)一兩,為末,酒煮麵糊丸梧桐子大。
每服五十丸,鹽湯空心下,日三服。《直指方》楝實丸:治外腎脹大,麻木痛破,及奔豚疝氣。用川楝子四十九個,分七處切取肉:七個用小茴香五錢同炒,七個用破故紙二錢半同炒,七個用黑牽牛二錢半同炒,七個用食鹽二錢同炒,七個用蘿蔔子二錢半同炒,七個用巴豆十四個同炒,七個用斑蝥十四個(去頭、足)同炒。揀去蘿蔔子、巴豆、斑蝥三味不用。
入青木香五錢,南木香、官桂各二錢半,為末,酒煮麵糊丸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前用鹽湯下,一日三服。臟毒下血:苦楝子炒黃為末,蜜丸梧桐子大。米飲每吞十丸至二十丸。(《經驗方》)。腹中長蟲:楝實以淳苦酒漬一宿,綿裹,塞入穀道中三寸許,日二易之。(《外臺秘要》)。
耳猝熱腫:楝實五合,搗爛,綿裹塞之,頻換。(《聖惠方》)。腎消膏淋,病在下焦:苦楝子、茴香等分。炒為末。每溫酒服一錢。(《聖惠方》)。小兒五疳:川楝子肉、川芎藭等分,為末,豬膽汁丸。米飲下。(《摘玄方》)。
根及木皮
【氣味】苦,微寒,微毒。
大明曰:雄者根赤有毒,吐瀉殺人,不可誤服。雌者入服食,每一兩可入糯米五十粒同煎,殺毒。若瀉者,以冷粥止之。不瀉者,以熱蔥粥發之。
【主治】蛔蟲,利大腸(《別錄》)。苦酒和,塗疥癬甚良(弘景)。治遊風熱毒,風疹惡瘡疥癩,小兒壯熱,並煎湯浸洗(大明)。
【附方】舊四,新六。
消渴有蟲:苦楝根白皮一握切焙,入麝香少許,水二碗,煎至一碗,空心飲之,雖困頓不妨。下蟲如蛔而紅色,其渴自止。消渴有蟲,人所不知。(洪邁《夷堅志》)
小兒蛔蟲:楝木皮削去蒼皮,水煮汁,量大小飲之。
《斗門方》:用為末,米飲服二錢。《集簡方》:用根皮,同雞卵煮熟,空心食之。次日蟲下。《經驗方》抵聖散:用苦楝皮二兩,白蕪荑半兩,為末。每以一、二錢,水煎服之。《簡便方》:用楝根白皮(去粗)二斤切,水一斗,煮取汁三升,沙鍋熬成膏。五更初,溫酒服一匙,以蟲下為度。
小兒諸瘡:惡瘡、禿瘡、蠼螋瘡、浸淫瘡,並宜楝樹皮或枝燒灰敷之。乾者豬脂調。(《千金方》)。
口中瘻瘡:東行楝根細銼,水煮濃汁,日日含漱,吐去勿咽。(《肘後方》)。
白話文:
[楝]
楝實(果實)
- 每次空腹飲酒時服用五十顆丸藥。《得效方》的楝實丸:能治療各種疝氣腫痛,效果極佳。配方是:川楝子(用酒浸泡後取肉)一斤,分成四份。第一份四兩,加入小麥一合、斑蝥四十九個,一起炒熟,去除斑蝥;第二份四兩,加入小麥一合、巴豆四十九枚,一起炒熟,去除巴豆;第三份四兩,加入小麥一合、巴戟肉一兩,一起炒熟,去除巴戟肉;第四份四兩,加入小茴香一合、食鹽一兩,一起炒熟,去除食鹽。再加入用酒炒過的破故紙一兩、不經火的廣木香一兩,磨成粉末,用酒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淡鹽水在空腹時服用,一天三次。
- 《直指方》的楝實丸:能治療外腎腫大,麻木疼痛破裂,以及奔豚疝氣。配方是:川楝子四十九個,分成七份,切開取肉。七個和五錢小茴香一起炒,七個和二錢半破故紙一起炒,七個和二錢半黑牽牛一起炒,七個和二錢食鹽一起炒,七個和二錢半蘿蔔子一起炒,七個和十四個巴豆一起炒,七個和十四個去頭、足的斑蝥一起炒。取出後,去除蘿蔔子、巴豆、斑蝥這三味藥不用。加入五錢青木香、二錢半南木香和二錢半官桂,磨成粉末,用酒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在飯前用淡鹽水送服,一天三次。
- 如果患有臟腑毒素導致下血:將苦楝子炒黃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用米湯吞服十到二十丸。(《經驗方》)
- 如果腹中有寄生蟲:將楝實用純苦酒浸泡一晚,用棉布包裹,塞入肛門約三寸深,每天更換兩次。(《外臺秘要》)
- 如果耳朵突然發熱腫脹:將五合楝實搗爛,用棉布包裹塞入耳朵,經常更換。(《聖惠方》)
- 如果患有腎臟虛耗,出現小便淋漓不盡,病在下焦:將苦楝子和茴香等量,炒後磨成粉末,每次用溫酒服用一錢。(《聖惠方》)
- 如果小兒患有五疳:將川楝子肉和川芎等量,磨成粉末,用豬膽汁做成丸藥,用米湯送服。(《摘玄方》)
楝根及木皮
- 【氣味】苦,稍微寒涼,有微毒。
- 大明說:雄性的楝樹根是紅色的,有毒,會導致嘔吐腹瀉甚至死亡,不能誤服。雌性的楝樹根可以用於藥用,每次一兩可以加入五十粒糯米一起煎煮,可以解毒。如果服用後腹瀉,可以用冷粥止瀉。如果沒有腹瀉,可以用熱蔥粥發汗。
- 【主治】能驅除蛔蟲,使大腸通暢(《別錄》)。用苦酒調和,外塗治療疥癬效果很好(弘景)。能治療遊走性熱毒、風疹、惡瘡、疥癩,以及小兒高熱,都可以煎湯浸泡洗浴(大明)。
- 【附方】原先有四個,現在新增六個。
- 治療糖尿病,有寄生蟲:將一握苦楝根的白皮切碎焙乾,加入少量麝香,用兩碗水煎至一碗,空腹飲用,即使身體疲憊也不妨礙。會排出像蛔蟲一樣的紅色寄生蟲,口渴症狀也會自然停止。糖尿病有寄生蟲是人們不知道的。(洪邁《夷堅志》)
- 治療小兒蛔蟲:將楝木皮削去粗糙的外皮,用水煮汁,根據孩子的大小決定服用量。
- 《斗門方》:將楝根磨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二錢。《集簡方》:用楝樹根皮,和雞蛋一起煮熟,空腹食用。第二天就會排出寄生蟲。《經驗方》抵聖散:用苦楝皮二兩、白蕪荑半兩,磨成粉末。每次用一到二錢,用水煎服。《簡便方》:用楝根白皮(去除粗糙外皮)二斤切碎,用一斗水煮取三升汁液,在沙鍋中熬成膏狀。每天清晨,用溫酒服用一匙,以排出寄生蟲為度。
- 治療小兒各種瘡瘍:惡瘡、禿瘡、蠼螋瘡、浸淫瘡,都可以用楝樹皮或樹枝燒成灰敷在患處。如果皮膚乾燥,可以用豬油調和。(《千金方》)
- 治療口腔瘻管:將向東方向生長的楝樹根細切,用水煮成濃汁,每天含漱,吐出不要吞嚥。(《肘後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