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三卷 (27)

回本書目錄

果部第三十三卷 (27)

1. 附錄諸果

蕳(音間)子,又曰:賈思勰《齊民要術》云:藤,生交趾、合浦。緣樹木,正二、月花,四、五月熟,實如梨,赤如雞冠,核如魚鱗。生食,味淡泊。

山棗,又曰:《寰宇志》云:出廣西肇慶府。葉似梅,果似荔枝,九月熟,可食。

隈支,又曰:宋祁《益州方物圖》云:生邛州山谷中。樹高丈餘,枝修而弱。開白花。實大若雀卵,狀似荔枝,肉黃膚甘。

靈床上果子(《拾遺》)

藏器云:入夜譫語,食之即止。

白話文:

蕳子

又叫做:賈思勰在《齊民要術》中說:這種藤蔓植物,生長在交趾、合浦一帶。它會攀緣著樹木生長,農曆二、三月開花,四、五月果實成熟,果實像梨子,紅色像雞冠,果核像魚鱗。生吃的話,味道很淡。

山棗

又叫做:《寰宇志》中記載:產於廣西肇慶府。葉子像梅樹葉,果實像荔枝,農曆九月成熟,可以食用。

隈支

又叫做:宋祁在《益州方物圖》中說:生長在邛州的山谷裡。樹高一丈多,樹枝細長而柔軟。開白色的花。果實大約像麻雀蛋,形狀像荔枝,果肉黃色,味道甘甜。

靈床上果子

(出自《拾遺》)

陳藏器說:晚上說胡話時,吃了這種果子就會停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