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二卷 (5)

回本書目錄

果部第三十二卷 (5)

1. 蜀椒

百蟲入耳:川椒碾細,浸醋灌之,自出。(危氏方)

毒蛇咬螫:以閉口椒及葉,搗封之,良。(《肘後方》)

蛇入人口:因熟取涼,臥地下,有蛇入口,不得出者。用刀破蛇尾,納生椒二、三粒,裹定,須臾即自退出也。(《聖惠方》)

小兒暴驚,啼哭絕死:蜀椒、左顧牡蠣各六銖,以酢漿水一升,煮五合。每灌一合。(《千金方》)

舌謇語吃:川椒,以生面包丸。每服十粒,醋湯送下。(《救急方》)

痔漏脫肛:每日空心嚼川椒一錢,涼水送下,三、五次即收。(同上)

腎風囊癢:川椒、杏仁研膏,塗掌心,合陰囊而臥,甚效。(《直指方》)

椒目

【氣味】苦,寒,無毒。權曰:苦、辛,有小毒。

【主治】水腹脹滿,利小便(蘇恭)。治十二種水氣,及腎虛耳猝鳴聾,膀胱急(甄權)。止氣喘(震亨)。

【發明】權曰:椒氣下達,故椒目能治腎虛耳鳴。用巴豆、菖蒲同碾細,以松脂、黃蠟溶和為挺,納耳中抽之。治腎氣虛,耳中如風水鳴,或如打鐘磬之聲,猝暴聾者。一日一易,神驗。

宗奭曰:椒目治盜汗有功。將目微炒碾細,用半錢,以生豬上唇煎湯一合,睡時調服,無不效。蓋椒目能行水,又治水蠱也。

震亨曰:諸喘不止,用椒目炒碾二錢,白湯調服二、三服以上劫之,後乃隨痰、火用藥。

時珍曰:椒目下達,能行滲道,不行穀道,所以能下水燥濕、定喘消蠱也

【附方】新六。

水氣腫滿:椒目炒,搗如膏,每酒服方寸匕。(《千金方》)

留飲腹痛:椒目二兩,巴豆一兩(去皮心)。熬搗,以棗膏和丸麻子大。每服二丸,吞下其痛即止。又方:椒目十四枚,巴豆一枚,豉十六枚,合搗為二丸。服之,取吐利。(《肘後方》)

痔漏腫痛:椒目一撮,碾細。空心水服三錢,如神。(《海上方》)

崩中帶下:椒目炒碾細,每溫酒服一勺。(《金匱鉤玄》)

眼生黑花:年久不可治者。椒目(炒)一兩,蒼朮(炒)一兩。為末,醋糊丸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醋湯下。(《本事方》)

【氣味】辛,熱,無毒。

【主治】奔豚、伏梁氣,及內外腎釣,並霍亂轉筋,和艾及蔥碾,以醋拌罨之(大明)。殺蟲,洗腳氣及漆瘡(時珍)。

【氣味】辛,熱,微毒。

【主治】腎與膀胱虛冷,血淋色瘀者,煎湯細飲。色鮮者勿服(時珍。出《證治要訣》)。

白話文:

蜀椒

  • **各種蟲子跑進耳朵:**將川椒磨成細末,用醋浸泡後滴入耳中,蟲子就會自己跑出來。(出自危氏的藥方)
  • **被毒蛇咬傷:**用閉口椒(未成熟的蜀椒)及其葉子搗爛敷在傷口上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
  • **蛇鑽入口中:**如果因睡著而有蛇鑽入口中卻出不來,可將蛇尾割開,塞入兩三顆生蜀椒,包好,過一會兒蛇就會自己退出來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  • **小孩子突然驚嚇、哭鬧到快要斷氣:**用蜀椒和左顧牡蠣各六銖,加入一升醋漿水煮成五合,每次灌服一合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
  • **說話結巴:**用川椒包在生麵團裡做成丸子,每次服用十粒,用醋湯送服。(出自《救急方》)
  • **痔瘡和脫肛:**每天空腹嚼服一錢川椒,用涼水送服,三到五次就會好轉。(同上)
  • **腎臟虛弱導致陰囊搔癢:**將川椒和杏仁研磨成膏狀,塗在手掌心,然後捂住陰囊睡覺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直指方》)

椒目

  • **味道:**苦,性寒,無毒。有醫家認為:味苦、辛,有小毒。
  • 主要治療:
  • 腹部因水腫脹滿,可以利尿(蘇恭)。
  • 治療十二種水腫疾病,以及腎虛導致的耳鳴耳聾,膀胱急迫(甄權)。
  • 可以止氣喘(震亨)。
  • 醫家觀點:
  • 甄權認為椒的氣往下走,所以椒目能治療腎虛耳鳴。可以將巴豆和菖蒲磨成細末,加入松脂和黃蠟融化混合做成條狀,塞入耳中取出,治療腎氣虛導致的耳中如風鳴水響、或像敲鐘打磬的聲音,以及突發性耳聾,每天更換一次,效果神奇。
  • 宗奭認為椒目治療盜汗有效。將椒目稍微炒一下磨成細末,用半錢,加入生豬上唇煎煮成湯一合,睡前服用,幾乎都有效。因為椒目可以利水,也可以治療因水引起的蠱病。
  • 震亨認為各種喘症不止,可以用炒過的椒目磨成粉,用白開水調服二三錢以上,可以暫時緩解,之後再根據痰或火的症狀用藥。
  • 李時珍認為椒目往下走,可以疏通排泄水液的通道,但不走大腸,所以能去除體內濕氣、止喘、消除因蟲積引起的腹脹。
  • 附加藥方:
  • **水腫腹脹:**椒目炒過,搗成膏狀,每次用酒服下一小勺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
  • **腹部留有積液疼痛:**椒目二兩,巴豆一兩(去皮心),一起熬煮搗爛,用棗膏做成麻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兩丸,吞下後疼痛就會停止。另一個藥方:椒目十四枚,巴豆一枚,豆豉十六枚,一起搗成兩丸,服用後會產生嘔吐或腹瀉效果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
  • **痔瘡腫痛:**椒目一小撮,磨成細末。空腹用水送服三錢,效果神奇。(出自《海上方》)
  • **婦女崩漏帶下:**椒目炒過磨成細末,每次用溫酒送服一勺。(出自《金匱鉤玄》)
  • **眼睛出現黑影,久治不癒:**椒目(炒過)一兩,蒼朮(炒過)一兩,磨成粉,用醋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醋湯送服。(出自《本事方》)

蜀椒葉

  • **味道:**辛,性熱,無毒。
  • 主要治療:
  • 治療奔豚、伏梁等氣逆疾病,以及內外腎臟的疾病,還有霍亂引起的抽筋,可以和艾葉、蔥一起搗爛,用醋拌勻敷在患處(大明)。
  • 可以殺蟲,洗腳氣和漆瘡(李時珍)。

蜀椒根

  • **味道:**辛,性熱,有微毒。
  • 主要治療:
  • 治療腎臟和膀胱虛寒,導致血淋且尿色暗紅,可以煎湯慢慢飲用。如果尿色鮮紅則不要服用(李時珍。出自《證治要訣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