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一卷 (23)
果部第三十一卷 (23)
1. 枳椇
問其故。肱曰:消渴消中皆脾弱腎敗、土不制水而成疾。今穎臣脾脈極熱而腎氣不衰,當由果實、酒物過度,積熱在脾,所以食多而飲水。水飲既多,溺不得不多,非消非渴也。麝香能制酒果花木,棘枸亦勝酒(屋外有此木,屋內釀酒多不佳)。故以此二物為藥,以去其酒果之毒也。
棘枸實如雞距,故俗謂之雞距,亦曰癩漢指頭。食之如牛乳,本草名枳椇,小兒喜食之。籲!古人重格物,若肱蓋得此理矣,醫云乎哉?
木汁
【氣味】同枳椇。
【附方】新一。
腋下狐氣:用桔枸樹鑿孔,取汁一、二碗,用青木香、東桃、西柳、七姓婦人乳,一處煎一、二沸。就熱,於五月五日雞叫時洗了,將水放在十字路口,速回勿顧,即愈。只是他人先遇者,必帶去也。桔枸樹即梨棗樹也。(胡濙《衛生易簡方》)
木皮
【氣味】甘,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五痔,和五臟(《唐本》)。
白話文:
關於「枳椇」的探討
有人問他(病人)生病的原因。醫生說:無論是消渴症還是消中症,都是因為脾臟虛弱、腎臟衰敗,導致脾土無法控制水分而產生的疾病。現在這個穎臣的脾脈很熱,但腎氣並沒有衰弱,應該是因為他過度食用果實、飲酒等,導致熱積在脾臟,所以才會吃得多又喝水多。喝水既然多,小便自然也多,這並非是消渴症。麝香能抑制酒、果實、花木的毒性,枳椇也能勝過酒的影響(房屋外有這種樹木,屋內釀的酒通常都不好)。因此用這兩樣東西來作為藥物,以去除他體內的酒和果實的毒素。
枳椇的果實像雞的腳爪,所以俗稱雞距,也叫癩漢指頭。吃起來像牛奶,本草學裡叫它枳椇,小孩子很喜歡吃。唉!古人重視格物致知,看來這位醫生大概明白了這個道理了,這真能稱得上醫理啊!
枳椇的汁液
【氣味】與枳椇果實相同。
【附方】以下是一個新的藥方。
腋下狐臭:將枳椇樹鑽孔,取出汁液一到兩碗,加入青木香、東邊的桃枝、西邊的柳枝,以及七個不同姓氏婦女的乳汁,一起煎煮一到兩次沸騰。趁熱,在五月五日雞叫時用來洗腋下,然後將洗過的水倒在十字路口,趕快回家不要回頭看,病就會好。只是如果有人先遇到這水,病氣就會被帶走。枳椇樹就是梨棗樹。(出自胡濙《衛生易簡方》)
枳椇的樹皮
【氣味】味甘,性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治療痔瘡,調和五臟。(出自《唐本草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