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一卷 (16)
果部第三十一卷 (16)
1. 椰子
《一統志》云:瓊州有嚴樹,搗其皮葉,浸以清水,和以粳釀,或入石榴花葉,數日成酒,能醉人。又《梁書》云:頓遜國有酒樹,似安石榴,取花汁貯杯中,數日成酒。蓋此類也。又有文章草,可以成酒。
椰子瓤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益氣(《開寶》)。治風(汪穎)。食之不飢,令人面澤(時珍。出《異物志》)。
椰子漿
【氣味】甘,溫,無毒。
珣曰:多食,冷而動氣。
時珍曰:其性熱,故飲之者多昏如醉狀。《異物志》云:食其肉則不飢,飲其漿則增渴。
【主治】止消渴。塗頭,益發令黑(《開寶》)。治吐血水腫,去風熱(李珣)。
【發明】震亨曰:椰子生海南極熱之地,土人賴此解夏月毒渴,天之生物,各因其材也。
椰子皮
【修治】頌曰:不拘時月採其根皮,入藥炙用。一云:其實皮亦可用。
【氣味】苦,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止血,療鼻衄,吐逆霍亂,煮汁飲之(《開寶》)。治猝心痛,燒存性,研,以新汲水服一錢,極驗(時珍。出龔氏方)。
殼
【主治】楊梅瘡筋骨痛。燒存性,臨時炒熱,以滾酒泡服二、三錢,暖覆取汗,其痛即止,神驗(時珍)。
白話文:
《一統志》說:海南有一種嚴樹,將它的樹皮和葉子搗爛,用清水浸泡,再加入粳米釀製,或加入石榴花葉,幾天後就能製成酒,喝了會醉人。另外《梁書》也記載:頓遜國有一種酒樹,外型像安石榴,取其花汁裝在杯中,幾天後也能變成酒。大概說的就是這類植物。還有一種文章草,也能用來釀酒。
椰子肉
【味道】味甘,性平,沒有毒性。
【功效】能夠補氣(《開寶本草》記載)。能治療風病(汪穎認為)。吃了不會感到飢餓,能使人容顏光澤(李時珍認為。《異物志》也有提到)。
椰子汁
【味道】味甘,性溫,沒有毒性。
李珣說:多喝椰子汁,會導致身體寒冷而使氣機運行不順。
李時珍說:椰子汁的性質是熱性的,所以喝的人常常會像喝醉酒一樣。《異物志》說:吃椰子肉不會感到飢餓,喝椰子汁反而會更口渴。
【功效】能止渴,能治療消渴症。用來塗抹頭部,可以使頭髮烏黑(《開寶本草》記載)。能治療吐血、水腫,去除風熱(李珣認為)。
【說明】朱震亨說:椰子生長在海南極其炎熱的地方,當地人靠它來解除夏天因熱而引起的口渴,上天所創造的生物,都是各有用途。
椰子皮
【炮製】蘇頌說:不論什麼季節都可以採集它的根皮,入藥時要烤過使用。有人說:椰子的果皮也可以使用。
【味道】味苦,性平,沒有毒性。
【功效】能止血,治療流鼻血、嘔吐腹瀉,將它煮成汁飲用(《開寶本草》記載)。能治療突然發作的心痛,將它燒成炭後研成粉末,用新打來的井水服用一錢,效果很好(李時珍認為。出自龔氏的藥方)。
椰子殼
【功效】能治療楊梅瘡引起的筋骨疼痛。將椰子殼燒成炭,趁熱炒一下,用熱酒泡開,服用二三錢,蓋上被子取汗,疼痛就會立刻停止,非常有效(李時珍認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