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一卷 (9)
果部第三十一卷 (9)
1. 榧實
時珍曰:榧實、柀子治療相同,當為一物無疑。但《本經》柀子有毒,似有不同,亦因其能殺蟲蠱爾。汪穎以粗榧為柀子,終是一類,不甚相遠也。
【附方】舊一,新五。
寸白蟲:詵曰:日食榧子七顆,滿七日,蟲皆化為水也。《外臺秘要》:用榧子一百枚,去皮火燃,啖之,經宿蟲消下也。胃弱者啖五十枚。
好食茶葉面黃者:每日食榧子七枚,以愈為度。(楊起《簡便方》)
令發不落:榧子三個,胡桃二個,側柏葉一兩,搗浸雪水梳頭,發永不落且潤也。(《聖惠方》)
猝吐血出:先食蒸餅兩、三個,以榧子為末,白湯服三錢,日三服。(《聖濟總錄》)屍咽痛癢、語言不出:榧實半兩,蕪荑一兩,杏仁、桂各半兩,為末,蜜丸彈子大,含咽。(《聖濟總錄》)
棑華(《別錄》)
春月生採之。
藏器曰:即榧子華也。
【氣味】苦。
【主治】水氣,去赤蟲,令人好色,不可久服(《別錄》)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榧實和柀子這兩種東西,它們的療效是相同的,應該是同一種東西沒錯。但《本草經》說柀子有毒,似乎又有所不同,這應該是因為柀子能殺蟲的緣故吧。汪穎把粗榧當作柀子,它們終究是同一類的東西,差別不大。
【附方】舊有1個,新增5個。
對付寸白蟲:許詵說:每天吃七顆榧子,連續七天,蟲就會化成水消失。《外台秘要》記載:用一百顆榧子,去掉外皮後用火烤熟,吃下,過一夜蟲子就會被消滅並排出體外。胃比較虛弱的人,吃五十顆就可以了。
治療喜歡喝茶導致面色蠟黃的人:每天吃七顆榧子,吃到好轉為止。(出自楊起的《簡便方》)
讓頭髮不掉落:用三個榧子,兩個核桃,一兩側柏葉,一起搗碎後用雪水浸泡,用來梳頭,頭髮就會永遠不掉落而且潤澤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突然吐血:先吃兩三個蒸餅,然後將榧子磨成粉末,用白開水送服三錢,每天服用三次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治療因屍毒引起的咽喉腫痛、聲音沙啞:用半兩榧實,一兩蕪荑,半兩杏仁和桂,一起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丸子,含在口中慢慢吞服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棑華(出自《名醫別錄》)
在春季採摘。
陳藏器說:就是榧子的花。
【氣味】味道苦。
【主治】治療水腫,去除赤蟲,使人氣色好,但不宜長期服用(出自《名醫別錄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