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菜部二十八卷 (5)

回本書目錄

菜部二十八卷 (5)

1. 壺盧

腹脹黃腫:用亞腰壺盧連子燒存性,每服一個,食前溫酒下。不飲酒者,白湯下。十餘日見效。(《簡便方》)
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為茹耐飢(思邈)。

蔓、須、花

【主治】解毒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新一。

預解胎毒:七、八月,或三伏日,或中秋日,剪壺盧須如環子腳者,陰乾,於除夜煎湯浴小兒,則可免出痘。(唐瑤《經驗方》)

【主治】齒齦或腫或露,齒搖疼痛,用八兩同牛膝四兩,每服五錢,煎水含漱,日三、四次(《御藥院方》)。

白話文:

**腹脹黃腫:**用形狀像葫蘆,中間收縮的葫蘆連同裡面的籽,燒到保留藥性(燒成炭),每次服用一個,在吃飯前用溫熱的酒送服。不喝酒的人,用白開水送服。十幾天就會見效。(出自《簡便方》)

【味道】甘甜,性平,沒有毒性。

【主要功效】可以當作食物耐飢餓。(出自孫思邈的說法)

蔓、鬚、花

【主要功效】可以解毒。(出自李時珍的說法)

【附加藥方】新增一個藥方。

預防新生兒胎毒:在農曆七、八月,或是三伏天,或是中秋節,剪下葫蘆的鬚,形狀像指環,陰乾,在除夕夜煎湯給小孩洗澡,就可以避免出天花。(出自唐瑤《經驗方》)

【主要功效】牙齦紅腫或外露,牙齒搖動疼痛,用葫蘆子八兩,加上牛膝四兩,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煎服後含在口中漱口,每天三、四次。(出自《御藥院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