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菜部二十八卷 (3)

回本書目錄

菜部二十八卷 (3)

1.

【主治】金瘡牙痛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新一。

牙痛:秋茄花干之,旋燒研塗痛處,立止。(《海上名方》)。

根及枯莖葉

【主治】凍瘡皴裂,煮湯漬之,良(《開寶》)。

散血消腫,治血淋下血,血痢陰挺,齒䘌口蕈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新九。

血淋疼痛:茄葉熏干為末,每服二錢,溫酒或鹽湯下。隔年者尤佳。(《經驗良方》)。

腸風下血:方同上,米飲下。

久痢不止:茄根燒灰、石榴皮等分。為末。以沙糖水服之。(《簡便單方》)

女陰挺出:茄根燒存性,為末。油調在紙上,捲筒安入內,一日一上。(《乾坤生意》)

口中生蕈:用醋漱口,以茄母燒灰、飛鹽等分,米醋調稀,時時擦之。(《摘玄方》)

牙齒䘌痛:茄根搗汁,頻塗之。陳茄樹燒灰敷之。先以露蜂房煎湯漱過。(《海上名方》)

牙痛取牙:茄科以馬尿浸三日,曬炒為末。每用點牙即落,真妙。(鮑氏方)

夏月趾腫,不能行走者:九月收茄根懸檐下,逐日煎湯洗之。(《簡便》)。

白話文:

茄花

【主治】可以治療外傷造成的傷口和牙痛。(李時珍記載)

【附方】新增一則:

牙痛:將秋天的茄花曬乾,然後燒成灰研磨成粉,塗在疼痛的部位,可以立刻止痛。(《海上名方》)

茄根及枯莖葉

【主治】可以治療凍瘡和皮膚皸裂,用煮好的湯汁浸泡患處,效果很好。(《開寶本草》記載)

可以散瘀血、消腫,治療小便出血、大便出血、血痢、子宮脫垂、牙齦腫痛和口腔潰瘍。(李時珍記載)

【附方】新增九則:

小便出血疼痛:將茄葉烘乾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酒或鹽水送服。用隔年的茄葉效果更好。(《經驗良方》)

腸風下血:方法同上,用米湯送服。

長期腹瀉不止:將茄根燒成灰,與石榴皮等量混合磨成粉,用砂糖水送服。(《簡便單方》)

女性子宮脫垂:將茄根燒成灰並保留其藥性,磨成粉後用油調和,塗在紙上捲成筒狀,塞入陰道內,一天一次。(《乾坤生意》)

口腔潰瘍:用醋漱口後,將茄子的老枝燒成灰,與飛鹽等量混合,用米醋調稀,時常擦拭患處。(《摘玄方》)

牙齦腫痛:將茄根搗爛取汁,頻繁塗抹患處。也可以將陳年的茄樹燒成灰敷在患處。先用露蜂房煎湯漱口。(《海上名方》)

拔牙:將茄科植物用馬尿浸泡三天,曬乾後炒製磨成粉。每次用一點塗在要拔的牙齒上,牙齒就會脫落,效果非常神奇。(鮑氏方)

夏天腳趾腫脹,無法行走:九月時收集茄根懸掛在屋簷下,每天煎湯清洗患處。(《簡便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