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菜部第二十七卷 (11)

回本書目錄

菜部第二十七卷 (11)

1. 苦菜

時珍曰:按:《洞天保生錄》云:夏三月宜食苦蕒,能益心和血通氣也。又陸文量《菽園雜記》云:凡病痔者,宜用苦苣菜,或鮮或干,煮至熟爛,連湯置器中,橫安一板坐之,先熏後洗,冷即止。日洗數次,屢用有效。

【附方】新六。

血淋尿血:苦蕒菜一把,酒、水各半,煎服。(《資生經》)。

血脈不調:苦蕒菜曬乾,為末。每服二錢,溫酒下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。

喉痹腫痛:野苦蕒搗汁半盞,燈心以湯浸,捻汁半盞,和勻服。(《普濟方》)。

對口惡瘡:野苦蕒擂汁一鍾,入薑汁一匙,和酒服,以渣敷,一、二次即愈。(唐瑤《經驗方》)。

中沙蝨毒,沙蝨在水中,人澡浴則著人身,鑽入皮里。初得皮上正赤,如小豆、黍、粟,摩之痛如刺,三日後寒熱發瘡毒,若入骨殺人,嶺南多此:即以茅葉刮去,以苦菜汁塗之,佳。(《肘後方》)。

壺蜂叮螫:苦蕒汁塗之,良。(《摘玄方》)

【主治】赤白痢及骨蒸,並煮服之(《嘉祐》)。

治血淋,利小便(時珍)。

花、子
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去中熱,安心神(宗奭)。黃疸疾,連花、子研細二錢,水煎服,日二次,良(汪穎)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《洞天保生錄》記載,夏季三個月適合食用苦蕒菜,能幫助心臟、調和血液、暢通氣血。另外陸文量在《菽園雜記》中說,凡是患有痔瘡的人,適合使用苦苣菜,無論是新鮮或曬乾的,煮到軟爛,連同湯汁倒入容器中,橫放一塊木板坐在上面,先用蒸氣薰,之後再清洗,等冷了就停止。每天清洗數次,多次使用會有效。

【附錄的藥方】共六個。

血尿:用一把苦蕒菜,加入一半酒、一半水一起煎煮服用。(出自《資生經》)。

血脈不調:將苦蕒菜曬乾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酒送服。(出自《衛生易簡方》)。

咽喉腫痛:將野生苦蕒菜搗爛取汁半杯,用湯浸泡燈芯草後擠出汁半杯,混合均勻後服用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。

對口瘡(一種長在口周圍的惡性瘡):將野生苦蕒菜搗爛取汁一杯,加入一匙薑汁,和酒一起服用,並將藥渣敷在患處,一兩次就會痊癒。(出自唐瑤的《經驗方》)。

中了沙蝨的毒,沙蝨生長在水中,人洗澡時會附著在身上,鑽入皮膚內。剛開始皮膚會發紅,像小豆、小米或粟米一樣,摸起來痛如針刺,三天後會發冷發熱並長出毒瘡,如果侵入骨頭會致命,嶺南地區有很多這種情況。可以用茅草葉刮掉沙蝨,然後塗抹苦菜汁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。

被胡蜂叮咬:塗抹苦蕒菜汁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摘玄方》)。

【主要功效】治療赤白痢疾和骨蒸病(一種虛勞發熱的疾病),都用煎煮服用的方式。(出自《嘉祐》)。

治療血尿,有利小便的功效。(李時珍說)。

花和種子

【味道】甘甜,性平,無毒。

【主要功效】去除體內熱氣,安定心神。(出自宗奭)。治療黃疸病,將花和種子一起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煎服,每天兩次,效果很好。(出自汪穎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