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菜部第二十六卷 (26)

回本書目錄

菜部第二十六卷 (26)

1.

氣發無常處,及射工毒,丸服之,或搗末醋和塗之,隨手有驗(蘇恭)。

治風毒腫及麻痹,醋研敷之。撲損瘀血,腰痛腎冷,和生薑研塗貼之。又治心痛,酒調服之(《日華》)。研末作醬食,香美,通利五臟(孟詵)。研末水調,塗頂囟,止衄血(吳瑞)。溫中散寒,豁痰利竅,治胃寒吐食,肺寒咳嗽,風冷氣痛,口噤唇緊,消散癰腫瘀血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芥子,功與菜同。其味辛,其氣散,故能利九竅,通經絡,治口噤、耳聾、鼻衄之證,消瘀血、癰腫、痛痹之邪。其性熱而溫中,故又能利氣豁痰,治嗽止吐,主心腹諸痛。白芥子辛烈更甚,治病尤良。見後本條。

【附方】舊八,新十六。

感寒無汗:水調芥子末填臍內,以熱物隔衣熨之,取汗出妙。(楊起《簡便單方》)。

身體麻木:芥菜子末,醋調塗之。(《濟生秘覽》)。

中風口噤,舌本縮者:用芥菜子一升研,入醋二升,煎一升,敷頷頰下,效。(《聖惠方》)。

小兒唇緊:用馬芥子搗汁曝濃,揩破,頻塗之。(崔氏《纂要方》)。

喉痹腫痛:芥子末,水和敷喉下,干即易之。又用辣芥子研末,醋調取汁,點入喉內。

待喉內鳴,卻用陳麻骨燒煙吸入,立愈。(並《聖惠方》)。

耳卒聾閉:芥子末,人乳汁和,以綿裹塞之。(《外臺秘要》)。

雀目不見:真紫芥菜子,炒黑為末,用羊肝一具,分作八服。每用芥末三錢,捻肝上,筍籜裹定,煮熟冷食,以汁送下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

目中翳膜:芥子一粒,輕手挼入眼中。少頃,以井華水、雞子清洗之。(《總錄》)。

眉毛不生:芥菜子、半夏等分,為末,生薑自然汁調搽,數次即生。(孫氏《集效方》)。

鬼疰勞氣:芥子三升,研末,絹袋盛,入三斗酒中七日,溫服,一日三次。(《廣濟方》)。

熱痰煩運:方見白芥。

霍亂吐瀉:芥子搗細,水和敷臍上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

反胃吐食:芥子末,酒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上氣嘔吐:芥子末,蜜丸梧子大,井華水寅時下七丸,申時再服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臍下絞痛:方同上。

腰脊脹痛:芥子末調酒,貼之立效。(《摘玄方》)。

走注風毒作痛:用小芥子末,和雞子白塗之。(《聖惠》)。

一切癰腫:豬膽汁和芥子末貼之,日三上。豬脂亦可。(《千金翼》)。

癰腫熱毒:家芥子末同柏葉搗塗,無不愈者,大驗。得山芥更妙。(《千金翼》)。

熱毒瘰癧:小芥子末,醋和貼之。看消即止,恐損肉。(《肘後》)。五種瘻疾:芥子末,以水、蜜和敷,干即易之。(《廣濟方》)。

射工中人有瘡:用芥子末和苦酒厚塗之。半日痛即止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婦人經閉不行,至一年者,臍腹痛,腰腿沉重,寒熱往來:用芥子二兩,為末。每服二錢,熱酒食前服。(《仁存方》)。

白話文:

芥子,氣味發散無常,能治療射傷中毒。可製成丸劑服用,或研磨成末與醋混合塗抹患處,效果很快(蘇恭)。

可治療風毒腫脹及麻痺,方法是研磨後用醋調和敷貼。治療跌打損傷瘀血、腰痛腎寒,則需與生薑一起研磨後塗貼。還可治療心痛,用酒調服(《日華子本草》)。研磨成末做成醬食用,香美可口,能通利五臟(孟詵)。研磨成末用水調和,塗抹在頭頂囟門處,能止鼻出血(吳瑞)。芥子具有溫中散寒、豁痰利竅的功效,可治療胃寒嘔吐、肺寒咳嗽、風寒氣痛、口噤唇緊,以及消散癰腫瘀血(李時珍)。

李時珍說:芥子的功效與芥菜相似。它味辛、氣散,因此能通利九竅、疏通經絡,治療口噤、耳聾、鼻出血等症狀,以及消散瘀血、癰腫、痹痛等邪氣。芥子性溫熱,又能溫中利氣、豁痰,治療咳嗽、嘔吐,以及心腹諸痛。白芥子辛烈之性更甚,治療疾病的效果更好。

古方八個,新增十六個。

治療感寒無汗:用水調和芥子末填塞肚臍內,用熱物隔著衣服熨燙,直到出汗為止,效果很好(楊起《簡便單方》)。

治療身體麻木:用芥菜子研磨成末,用醋調和塗抹(《濟生秘覽》)。

治療中風口噤、舌頭後縮:用一升芥菜子研磨成末,加入二升醋,煎煮至一升,敷在頷下及頰部,效果顯著(《聖惠方》)。

治療小兒唇緊:用馬芥子搗碎取汁,曬濃,塗抹在破損處,反覆塗抹(崔氏《纂要方》)。

治療喉嚨腫痛:用芥子末用水調和敷在喉嚨下方,乾了就換新的。或者用辣芥子研磨成末,用醋調和取汁,滴入喉嚨內。待喉嚨發出聲音後,再用陳麻骨燒煙吸入,即可痊癒(《聖惠方》)。

治療突然耳聾:用芥子末和人乳汁混合,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(《外臺秘要》)。

治療雀盲(一種眼疾):用真紫芥菜子炒黑研磨成末,取羊肝一具,分成八份。每次取芥末三錢,放在羊肝上,用筍殼包好,煮熟冷卻後食用,用汁水送服(《聖濟總錄》)。

治療眼中翳膜:取一粒芥子,輕輕揉入眼中。片刻後,用井水、雞蛋清清洗(《聖濟總錄》)。

治療眉毛不生:用芥菜子、半夏等量研磨成末,用生薑汁調和塗抹,幾次就能長出眉毛(孫氏《集效方》)。

治療鬼疰勞氣:用三升芥子研磨成末,用絹袋裝好,放入三斗酒中浸泡七天,溫服,每日三次(《廣濟方》)。

治療熱痰煩悶:詳見白芥子條目。

治療霍亂嘔吐腹瀉:將芥子搗碎,用水調和敷在肚臍上(《聖濟總錄》)。

治療反胃嘔吐:用芥子末,用酒送服一勺,每日三次(《千金方》)。

治療上氣嘔吐:用芥子末製成蜜丸,梧子大小,用井水在寅時服用七丸,申時再服一次(《千金方》)。

治療臍下絞痛:方法同上。

治療腰脊脹痛:用芥子末調酒敷貼,立刻見效(《摘玄方》)。

治療走注風毒疼痛:用小芥子末和雞蛋清塗抹(《聖惠方》)。

治療一切癰腫:用豬膽汁和芥子末調和敷貼,每日三次。豬油也可(《千金翼方》)。

治療癰腫熱毒:用家芥子末和柏葉搗碎塗抹,效果很好,用山芥子效果更好(《千金翼方》)。

治療熱毒瘰癧:用小芥子末和醋調和敷貼。觀察腫塊消退情況,以免損傷肌肉(《肘後備急方》)。

治療五種瘻疾:用芥子末,用水、蜜調和敷貼,乾了就換新的(《廣濟方》)。

治療射傷中毒:用芥子末和苦酒厚塗患處,半天疼痛就會停止(《千金方》)。

治療婦女經閉一年以上,伴有臍腹疼痛、腰腿沉重、寒熱往來:用二兩芥子研磨成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熱酒送服,飯前服用(《仁存方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