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谷部第二十三卷 (13)
谷部第二十三卷 (13)
1. 薏苡
時珍曰:薏苡仁屬土,陽明藥也,故能健脾益胃。虛則補其母,故肺痿、肺癰用之。筋骨之病,以治陽明為本,故拘攣筋急風痹者用之。土能勝水除濕,故泄痢水腫用之。按:古方小續命湯注云:中風筋急拘攣,語遲脈弦者,加薏苡仁。亦扶脾抑肝之義。又《後漢書》云:馬援在交趾常餌薏苡實,云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也。
又張師正《倦遊錄》云:辛稼軒忽患疝疾,重墜大如杯。一道人教以薏珠用東壁黃土炒過,水煮為膏服,數服即消。程沙隨病此,稼軒授之亦效。《本草》薏苡乃上品養心藥,故此有功。
頌曰:薏苡仁,心肺之藥多用之。故範汪治肺癰,張仲景治風濕、胸痹,並有方法。《濟生方》治肺損咯血,以熟豬肺切,蘸薏苡仁末,空心食之。薏苡補肺,豬肺引經也。趙君猷言屢用有效。
【附方】舊七,新七。
薏苡仁飯,治冷氣:用薏苡仁舂熟,炊為飯食。氣味欲如麥飯乃佳。或煮粥亦好。(《廣濟方》)
薏苡仁粥,治久風濕痹,補正氣,利腸胃,消水腫,除胸中邪氣,治筋脈拘攣:薏苡仁為末,同粳米煮粥,日日食之,良。(《食醫心鏡》)
風濕身疼,日晡劇者,張仲景麻黃杏仁薏苡仁湯主之:麻黃三兩,杏仁二十枚,甘草、薏苡仁各一兩,以水四升,煮取二升,分再服。(《金匱要略》)。
水腫喘急:用郁李仁三兩(研)。以水濾汁,煮薏苡仁飯,日二食之。(《獨行方》)。沙石熱淋,痛不可忍:用玉秫,即薏苡仁也,子、葉、根皆可用,水煎熱飲。夏月冷飲。以通為度。(《楊氏經驗方》)。
消渴飲水:薏苡仁煮粥飲,並煮粥食之。
周痹緩急偏者:薏苡仁十五兩,大附子十枚(炮),為末。每服方寸匕,日三。(張仲景方)。
肺痿,咳唾膿血:薏苡仁十兩(杵破),水三升,煎一升,酒少許,服之。(《梅師》)。
肺癰咳唾,心胸甲錯者:以淳苦酒煮薏苡仁令濃,微溫頓服。肺有血,當吐出愈。(《範汪方》)。
肺癰咯血:薏苡仁三合(搗爛),水二大盞,煎一盞,入酒少許,分二服。(《濟生》)
喉卒癰腫:吞薏苡仁二枚,良。(《外臺》)。
癰疽不潰:薏苡仁一枚,吞之。(姚僧坦方)。
孕中有癰:薏苡仁煮汁,頻頻飲之。(《婦人良方補遺》)。
牙齒䘌痛:薏苡仁、桔梗生研末。點服。不拘大人、小兒。(《永類方》)。
根
【氣味】甘,微寒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下三蟲(《本經》)。煮汁糜食甚香,去蛔蟲,大效(弘景)。煮服,墮胎(藏器)。治卒心腹煩滿及胸脅痛者,銼煮濃汁,服三升乃定(蘇頌。出《肘後方》)。搗汁和酒服,治黃疸有效(時珍)。
【附方】舊二,新二。
黃疸如金:薏苡根煎湯頻服。
白話文:
薏苡
李時珍說:薏苡仁屬性歸土,是陽明經的藥物,所以能健脾益胃。虛弱時補益其母臟(脾),所以肺痿、肺癰都可用它來治療。筋骨疾病,以治療陽明經為根本,所以筋攣、筋急、風濕痹痛都可用它。土能克水,除濕,所以泄瀉、水腫也可用它。古方小續命湯注釋記載:中風導致筋急拘攣,說話遲緩,脈象弦細的人,可以加入薏苡仁。這也是扶助脾胃、抑制肝氣的意思。《後漢書》記載:馬援在交趾地區常服用薏苡仁,說它能輕身減慾,以抵抗瘴氣。
張師正的《倦遊錄》記載:辛棄疾突然患疝氣,腫脹嚴重,像個杯子那麼大。一位道人教他用薏苡仁與東壁的黃土炒過,用水煮成膏服用,服用了幾次就消腫了。程沙也患有這種病,辛棄疾把這個方法教給他,也同樣有效。《本草》記載薏苡仁是上等養心的藥物,所以才有此功效。
頌曰:薏苡仁是治療心肺疾病常用的藥物。因此,範汪用它治療肺癰,張仲景用它治療風濕、胸痹,都有各自的方法。《濟生方》治療肺損咯血的方法是:用煮熟的豬肺切片,蘸薏苡仁粉末,空腹食用。薏苡仁補肺,豬肺引導藥力到達肺經。趙君猷說這個方法多次使用都有效。
薏苡仁飯,治療冷氣:將薏苡仁舂爛煮熟,做成飯食用。味道要像麥飯才好。或者煮成粥也很好。(《廣濟方》)
薏苡仁粥,治療久患風濕痹痛,補益正氣,通利腸胃,消腫,去除胸中邪氣,治療筋脈拘攣:將薏苡仁磨成粉末,與粳米一起煮粥,每天食用,效果很好。(《食醫心鏡》)
風濕身痛,日暮加劇者,張仲景的麻黃杏仁薏苡仁湯主治:麻黃三兩,杏仁二十枚,甘草、薏苡仁各一兩,加水四升,煮到剩下二升,分二次服用。(《金匱要略》)
水腫喘促:用郁李仁三兩(研磨),用水濾取汁液,用此汁煮薏苡仁飯,一天吃兩次。(《獨行方》)沙石引起的熱淋,疼痛難忍:用玉秫(薏苡仁),子、葉、根都可以用,水煎熱飲。夏天可以冷飲。以通暢為度。(《楊氏經驗方》)
消渴多飲:用薏苡仁煮粥飲用,也可煮粥食用。
周身痹痛,時緩時急,疼痛部位不定的:薏苡仁十五兩,大附子十枚(炮製)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(約3克),一天三次。(張仲景方)
肺痿,咳嗽吐膿血:薏苡仁十兩(搗碎),加水三升,煎成一升,加少許酒,服用。(《梅師》)
肺癰咳嗽吐膿血,心胸憋悶:用純米酒煮薏苡仁直到濃稠,稍溫服下。肺中有積血,會隨著嘔吐排出而痊癒。(《範汪方》)
肺癰咯血:薏苡仁三合(搗爛),加水兩大杯,煎成一杯,加入少許酒,分二次服用。(《濟生》)
喉嚨突然腫痛:吞服薏苡仁兩枚,效果很好。(《外臺》)
癰疽不潰:吞服薏苡仁一枚。(姚僧坦方)
孕期患癰疽:用薏苡仁煮汁,經常服用。(《婦人良方補遺》)
牙齒腫痛:薏苡仁、桔梗生研磨成粉末。點敷患處。大人小孩皆可。(《永類方》)
薏苡根
【氣味】甘,微寒,無毒。
【主治】驅除蛔蟲等腸道寄生蟲(《本經》)。煮汁做成粥食用,很香,能驅除蛔蟲,療效很好(陶弘景)。煮服,能墮胎(王冰)。治療突然發生的心腹脹滿以及胸脅疼痛,將薏苡根搗碎煮濃汁,服用三升就能止痛(蘇頌,出自《肘後方》)。搗爛取汁和酒一起服用,治療黃疸有效(李時珍)。
黃疸如金黃色:用薏苡根煎湯,經常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