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谷部第二十三卷 (2)

回本書目錄

谷部第二十三卷 (2)

1.

【主治】益氣,補不足(《別錄》)。治熱,壓丹石毒發熱,解苦瓠毒(《日華》)。作飯食,安中利胃宜脾(《心鏡》)。涼血解暑(時珍。《生生編》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按:孫真人云:稷,脾之谷也。脾病宜食之。氾勝之云:燒黍稷則瓠死,此物性相制也。稷米、黍穰,能解苦瓠之毒。《淮南萬畢術》云:祠塚之黍,啖兒令不思母。此亦有所厭耶?

【附方】新四。

補中益氣:羊肉一腳,熬湯,入河西稷米、蔥、鹽,煮粥食之。(《飲膳正要》)。

卒啘不止:粢米粉,井華水服之良。(《肘後》)。

癰疽發背:粢米粉熬黑,以雞子白和塗練上,剪孔貼之,干則易,神效。(葛氏方)。

闢除瘟疫,令不相染:以穄米為末,頓服之。(《肘後方》)

【主治】心氣痛,產難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新二。

心氣疼痛:高粱根煎湯溫服,甚效。

橫生難產:重陽日取高粱根(名瓜龍)陰乾,燒存性,研末。酒服二錢,即下。

白話文:

稷:

稷米具有益氣、補虛的功效,可以治療發熱、丹砂中毒引起的發熱以及苦瓠中毒。食用稷米粥可以滋養脾胃。稷米還具有涼血解暑的功效。

古人認為稷是脾胃之穀,脾胃虛弱者宜食之。稷米和黍穰可以解苦瓠毒。也有人認為,用黍祭祀後,讓孩子食用,可以使孩子不再想念母親。

治療方法:

  • 補中益氣:用羊肉熬湯,加入河西稷米、蔥、鹽,煮粥食用。
  • 止咳:用稷米粉,用井水服用。
  • 治療癰疽發背:將稷米粉熬成黑色,與雞蛋清混合塗在布上,剪個洞貼在患處,乾了就換,效果很好。
  • 預防瘟疫:將稷米磨成粉末服用。

稷根:

稷根可以治療心痛和難產。

治療方法:

  • 心痛:用高粱根煎湯溫服,效果很好。
  • 難產:重陽節採摘高粱根(也稱瓜龍),陰乾後燒成灰,研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,可以促進分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