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二十一卷 (15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二十一卷 (15)

1. 宋《圖經》外類

小兒群

頌曰:生施州,叢高一尺以來,春夏生苗葉,無花,冬枯。其根味辛,性涼,無毒。同左纏草(即旋花根)焙乾,等分為末。每酒服一錢。治淋疾,無忌。

獨腳仙

頌曰:生福州,山林旁陰泉處多有之。春生苗,葉圓,上青下紫,腳長三、四寸,秋冬葉落。夏連根葉採,焙為末。酒煎半錢服。治婦人血塊。

撮石合草

頌曰:生眉州平田中,莖高二尺以來,葉似谷葉,十二月萌芽,二月有花,不結實。其苗味甘,無毒。二月採,療金瘡。

露筋草

頌曰:生施州,株高三尺以來,春生苗,隨即開花,結子碧綠色,四時不凋。其根味辛、澀,性涼,無毒。主蜘蛛、蜈蚣傷。焙研,以白礬水調貼之。

白話文:

[宋《圖經》外類]

小兒群:產於施州,植株高約一尺,春夏長出枝葉,不開花,冬天枯萎。根部辛辣味,性涼,無毒。與左纏草(旋花根)等量烘乾磨成粉末,每次用酒送服一錢,治療淋病,沒有禁忌。

獨腳仙:產於福州,多生長在山林旁陰濕泉水邊。春天長出圓形葉子,上部青色,下部紫色,莖高三到四寸,秋冬葉子脫落。夏季連根帶葉採收,烘乾磨成粉末,用酒煎服半錢,治療婦女血塊。

撮石合草:產於眉州平原田地,莖高約二尺,葉子像穀類植物的葉子,十二月發芽,二月開花,不結果實。植株味甘,無毒。二月採收,治療刀傷。

露筋草:產於施州,植株高約三尺,春天長出枝葉,隨即開花,結出碧綠色的果實,四季常青。根部辛辣而澀,性涼,無毒。主治蜘蛛、蜈蚣咬傷。烘乾研磨成粉,用白礬水調成糊狀敷貼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