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二十一卷 (6)
草部第二十一卷 (6)
1. 桑花
(《日華》)
【釋名】桑蘚(《綱目》)、桑錢。
【集解】大明曰:生桑樹上白蘚,如地錢花樣。刀刮取炒用。不是桑椹花也。
【氣味】苦,暖,無毒。
【主治】健脾澀腸,止鼻洪吐血,腸風,崩中帶下(大明)。治熱咳(時珍)。
【附方】新一。
大便後血:桑樹上白蘚花,水煎服,或末服。亦止吐血。(《聖惠方》)
【附錄】艾納
時珍曰:艾納,生老松樹上綠苔衣也。一名松衣。和合諸香燒之,煙清而聚不散。別有艾納香,與此不同。又嶺南海島中,檳榔木上有苔,如松之艾納。單爇極臭,用合泥香,則能髮香,如甲香也。《霏雪錄》云:金華山中多樹衣,僧家以為蔬,味極美。
白話文:
[桑花]
解釋名稱: 也叫桑蘚或桑錢。
產地與採集: 桑花是大明所說的,生長在桑樹上的白色苔蘚,樣子像地錢的花紋。用刀刮取後炒過使用,它不是桑葚的花。
味道與性質: 味苦,性溫,沒有毒性。
主要功效: 能夠健脾、收澀腸道,止住鼻出血和吐血,治療腸風、婦女崩漏和帶下病。還能治療熱咳。
附加藥方: 一個新藥方。
治療大便出血: 用桑樹上白色的苔蘚花,用水煎服,或者研成粉末服用。也能止吐血。
[附錄] 艾納
補充說明: 艾納是生長在老松樹上的綠色苔蘚,又叫松衣。把它和各種香料混合燒,煙會很清澈並且聚而不散。另外還有一種艾納香,和這裡說的艾納不同。嶺南一帶海島的檳榔樹上也有苔蘚,樣子像松樹上的艾納。單獨燒非常臭,但和泥香混合使用,就能發出香氣,像甲香一樣。《霏雪錄》記載,金華山中有很多樹衣,僧人把它當作蔬菜,味道很鮮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