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九卷 (12)
草部第十九卷 (12)
1. 蒲黃
產後血瘀:蒲黃三兩。水三升,煎一升,頓服。(《梅師方》)。
兒枕血瘕:蒲黃三錢。米飲服。(《產寶》)。
產後煩悶:蒲黃方寸匕,東流水服,極良。(《產寶》)。
墜傷撲損:瘀血在內,煩悶者。蒲黃末,空心溫酒服三錢。(《塞上方》)。
關節疼痛:蒲黃八兩,熟附子一兩。為末。每服一錢,涼水下,日一。(《肘後方》)。
陰下濕癢:蒲黃末,敷三、四度瘥。(《千金方》)。
聤耳出膿:蒲黃末,摻之。(《聖惠》)。
口耳大衄:蒲黃、阿膠(炙)各半兩。每用二錢,水一盞,生地黃汁一合,煎至六分,溫服。急以帛系兩乳,止乃已。(《聖惠方》)。
耳中出血:蒲黃炒黑研末,摻入。(《簡便方》)。
滓大明曰:蒲黃中篩出赤滓,名曰蒲萼也。
【主治】炒用澀腸,止瀉血、血痢,妙(大明)。
白話文:
產後血瘀:用三兩蒲黃,加三升水煎成一升,一次喝下。
孩子枕部血腫:用三錢蒲黃,用米湯送服。
產後煩躁:用一小撮蒲黃,用生水送服,效果很好。
跌打損傷:內有瘀血,感到煩躁的,用蒲黃研成粉末,空腹溫酒送服三錢。
關節疼痛:用八兩蒲黃、一兩炮製過的附子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涼水送服,每日一次。
陰部濕癢:用蒲黃研成粉末,敷患處三到四次即可痊癒。
耳朵流膿:用蒲黃研成粉末,塞入耳中。
鼻腔或耳朵大量出血:用蒲黃和炙甘草各半兩,每次服用二錢,加一碗水和半碗生地黃汁,煎至六分,溫服。同時用布條綁住兩乳,止血後即可解開。
耳朵出血:把蒲黃炒黑研成粉末,塞入耳中。
蒲黃中篩出的紅色雜質,叫做蒲萼。
炒過的蒲黃能澀腸止瀉,治療出血和血痢,效果極佳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