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太醫院編

《刺灸心法要訣》~ 卷八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1)

1. 卷八

2. 灸難產穴歌

橫逆難產灸奇穴,婦人右腳小指尖。炷如小麥灸三壯,下火立產效通仙。

【注】,婦人橫產,子手先出,諸符藥不效者,灸此。其穴在右腳小趾爪甲外側尖上,即至陰穴也。灸三壯,艾炷如小麥,下火立產。

白話文:

婦女橫位難產時,有個神奇的穴道可以用艾灸來幫助生產,這個穴道就在婦人右腳小腳趾的趾甲外側尖端。艾灸時,用像小麥大小的艾炷,灸三壯,點燃後很快就能幫助生產,效果非常神奇。

(說明:婦人橫位生產,胎兒的手先出來,各種符咒或藥物都無效時,可以用這個方法。這個穴位在右腳小腳趾的指甲外側尖端,也就是至陰穴。用像小麥大小的艾炷灸三壯,點火後很快就能幫助生產。)

3. 針子戶穴歌

子戶能刺衣不下,更治子死在腹中,穴在關元右二寸,下針一寸立時生。

【注】,胞衣不出,子死腹中,宜刺子戶穴,針入一寸。其穴在任脈經之關元穴傍右二寸。

白話文:

子戶穴能夠用針刺來幫助胎盤順利娩出,還能治療胎兒死在腹中的情況。這個穴位在肚臍下方關元穴的右邊兩寸處,下針一寸深,就能立刻讓胎兒出生。

【註解】如果胎盤無法娩出,或是胎兒死在腹中,就應該針刺子戶穴,針刺入一寸深。這個穴位在任脈經的關元穴旁邊右邊兩寸的位置。

4. 灸遺精穴歌

精宮十四椎之下,各開三寸是其鄉。左右二穴灸七壯,夜夢遺精效非常。

【注】,遺精灸精宮穴,其穴在脊之十四椎下,左右傍開各三寸,灸七壯。

白話文:

精宮穴位於第十四椎骨下方,左右兩側各旁開三寸的地方。左右兩邊的穴位都用艾灸灸七次,對治療夜間遺精有非常好的效果。

【註】 治療遺精可以灸精宮穴,此穴位於脊椎第十四椎骨下方,左右兩邊各旁開三寸處,灸七次。

5. 灸癆蟲穴歌

鬼眼一穴灸癆蟲,墨點病人腰眼中,擇用癸亥亥時灸,勿令人知法最靈。

【注】,勞瘵日久不愈,互相傳染,因內有勞蟲,宜灸鬼眼穴。穴在腰間兩旁,正身直立,有微隱處,用墨點記,合面而臥,以小艾炷灸七壯,或九壯十一壯,多寡量人,蟲即吐瀉而也,急取燒燬遠棄,可免復傳。擇癸亥日夜半,六神皆聚,亥時灸之,勿使病人預知,恐屍神有覺也。

白話文:

腰間兩側的鬼眼穴,是專門用來灸治勞瘵病(肺結核)的,患者腰部那微凹處,用墨點標記起來。讓患者臉朝下趴著,用小艾絨柱灸七、九或十一壯,次數多寡視個人情況調整,這樣體內的勞蟲就會吐出或從排泄物排出。要趕快將吐出或排泄物燒毀並丟棄到遠處,才不會再次傳染。最好選擇在癸亥日的午夜,也就是亥時進行灸療,這時人體的精氣神最為集中,而且絕對不能讓患者事先知道,以免體內的屍神察覺。

6. 灸痞根穴歌

十二椎下痞根穴,各開三寸零五分,二穴左右灸七壯,難消痞塊可除根。

【注】,痞塊灸痞根穴,其穴在脊之十二椎下,旁開三寸半。痞塊多在左則灸左,在右則灸右,如左右俱有,左右俱灸之。

白話文:

在第十二胸椎下方,左右各開三寸五分的地方,就是痞根穴。左右兩邊的穴道各灸七個艾炷,難以消除的痞塊就可以去除病根。

【註解】痞塊這種病症,可以用灸痞根穴來治療,這個穴道在脊椎第十二胸椎下方,左右兩旁各開三寸半的地方。痞塊如果多長在左邊,就灸左邊的穴道;如果長在右邊,就灸右邊的穴道;如果左右兩邊都有,就左右兩邊的穴道都灸。

7. 灸肘尖穴歌

肘尖端處是奇穴,男女瘰癧堪灸也,左患灸右右灸左,並灸風池效更捷。

【注】,肘尖奇穴灸瘰癧,左患灸右,右患灸左。如初起時,男先灸左,女先灸右,兼灸風池穴尤效。風池穴在腦後顳顬穴後,髮際陷中。

白話文:

肘尖的頂端有一個奇特的穴位,不論男女,長了瘰癧(淋巴結核)都可以用艾灸來治療。如果左邊患病就灸右邊,右邊患病就灸左邊,同時配合灸風池穴,效果會更好。

註解:

肘尖這個奇特的穴位,可以用艾灸治療瘰癧,左邊患病灸右邊,右邊患病灸左邊。如果剛開始發病,男性先灸左邊,女性先灸右邊,同時灸風池穴效果尤其好。風池穴在後腦勺靠近太陽穴的位置,髮際線凹陷的地方。

8. 灸鬼哭穴歌

中惡振噤鬼魅病,急灸鬼哭神可定,兩手大指相併縛,穴在四處之騎縫。

【注】,鬼哭穴,灸鬼魅狐惑,恍惚振噤等證。取穴:將兩手大指相併縛定,用艾炷於兩甲角反甲後肉四處騎縫。著火灸之,則患者哀告我自去為效。

白話文:

突然得了像中邪一樣的惡病,身體顫抖、牙關緊閉,好像被鬼魅纏身,趕快用艾灸鬼哭穴就能讓神志安定下來。方法是將兩手的大拇指併攏綁在一起,穴位就在大拇指指甲兩側,四個指甲角的邊緣交界處。

【說明】鬼哭穴,是用來灸治被鬼怪狐妖迷惑、精神恍惚、身體顫抖等症狀的。取穴方法是,把兩手大拇指併攏綁好,用艾絨做成艾炷,放在兩個大拇指指甲角後面的四個邊緣交界處,點火施灸。如果有效,病患就會哀求說自己要離開了。

9. 灸中惡穴歌

屍疰客忤中惡病,乳後三寸量准行,男左女右艾火灸,邪祟驅除神自寧。

【注】,灸屍疰、客忤、中惡等證。其穴在乳後三寸,男左女右灸之。

白話文:

對於因為屍疰、客忤、中惡等原因引起的疾病,可以取用乳頭後方三寸的位置進行艾灸。男性取左邊,女性取右邊,這樣可以驅除邪祟,使精神自然安寧。

(註:此處說明是針對屍疰、客忤、中惡等病症進行艾灸。穴位在乳頭後方三寸處,男性灸左邊,女性灸右邊。)

10. 灸疝氣穴歌

疝氣偏墜灸為先,量口兩角折三尖,一尖向上對臍中,兩尖下垂是穴邊。

【注】,灸疝痛偏墜奇穴法,用稈心一條,量患人口兩角為則,折為三段如△字樣,以一角安臍中心,兩角安臍下兩傍,尖畫處是穴。左患灸右,右患灸左,左右俱患,左右俱灸。艾炷如粟米大,灸四壯。

白話文:

治療疝氣(俗稱墜腸)偏墜,首先要用艾灸。方法是用一根稻草的莖心,量取患者嘴巴兩邊嘴角之間的距離,然後將稻草莖心折成三段,變成一個三角形。把三角形的一個角對準肚臍中心,另外兩個角則向下垂放在肚臍兩旁,這三個角的尖端所指的地方就是穴位。

艾灸時,如果疝氣發生在左邊,就灸右邊的穴位;如果疝氣發生在右邊,就灸左邊的穴位;如果兩邊都有疝氣,就兩邊的穴位都灸。艾炷的大小像小米粒一樣,每次灸四壯(即灸四次)。

11. 灸翻胃穴歌

翻胃上下灸奇穴,上在乳下一寸也,下在內踝之下取,三指稍斜向前者。

【注】,灸翻胃奇穴,上穴在兩乳下一寸;下穴在內踝下用手三指稍斜向前排之,即是穴也。

白話文:

治療翻胃(指胃部不適,食物難以消化或反胃)有一個奇特的穴位,可以上下施灸。上穴在兩乳頭下方一寸的地方,下穴在腳內踝下方,用手三指稍微斜向前排開的地方。

【說明】 灸這個治療翻胃的奇穴,上穴位於兩乳頭下方一寸;下穴位於腳內踝下方,用手三指稍微斜向前排列,那個位置就是穴位所在。

12. 灸腸風穴歌

腸風諸痔灸最良,十四椎下奇穴鄉,各開一寸宜多灸,年深久痔效非常。

【注】,灸腸風諸痔奇穴。其穴在脊十四椎下,傍各開一寸。年深者,灸之最效。

白話文:

治療腸風痔瘡,用艾灸效果最好,這個奇穴位於第十四節脊椎骨下方,左右各開一寸的地方。這個穴位適合多灸,對於多年難癒的痔瘡,效果特別顯著。

【說明】,這個穴位是艾灸治療腸風和各種痔瘡的奇穴。穴位在脊椎第十四節下方,左右各開一寸的位置。對於病程較久的痔瘡,用艾灸這個穴位效果最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