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刺灸心法要訣》~ 卷五 (3)
卷五 (3)
1. 三焦經循行歌
手經少陽三焦脈,起自小指次指端,兩指岐骨手腕表,上出臂外兩骨間,肘後臑外循肩上,少陽之後交別傳,下入缺盆膻中分,散絡心包膈里穿。支者膻中缺盆上,上項耳後耳角旋,屈下至出䪼仍注頰;一支出耳入耳前,卻從上關交曲頰,至目銳眥乃盡焉。
【注】,手少陽三焦之脈,起於手小指次指外側之端關衝穴,從關衝上出兩指之間液門、中渚穴,循手腕表陽池穴也。從陽池出臂外兩骨之間,外關、支溝、會宗、三陽絡、四瀆、天井等穴,上貫肘,清冷淵穴也,從清冷淵穴循臂臑外,上肩循消濼、臑會、肩髎、天髎穴,從天髎穴而交出足少陽經之後,入缺盆,布膻中,散絡心包,下膈內而循行之分,皆屬三焦經也。其支者,從膻中上外出缺盆,上項天牖穴,從天牖穴循系耳後翳風、瘈脈、顱息穴,從顱息直上出耳上角角孫穴、絲竹空穴也。由角孫、絲竹空穴繞耳以屈下至䪼和髎、耳門穴也。其本支之別,支者從耳後出走耳前,過足少陽經客主人穴之前,交頰至目銳之外眥,以交於足少陽膽經也。
白話文:
手少陽三焦經的脈絡,起於小指旁邊的無名指指尖,接著沿著兩指間的骨縫上行至手腕背面,再向上經由手臂外側兩骨之間,到達手肘後方及上臂外側,沿著肩膀向上,然後交會在少陽經的後方,再向下進入缺盆,分散到膻中,並聯絡心包,穿過膈膜。
其中一支脈從膻中向上經過缺盆,再向上到頸部後方,繞到耳後,沿著耳朵的邊緣旋轉,彎下來到達耳垂下方,接著延伸到臉頰。另一支脈從耳朵出來,到耳朵前面,再從上關穴交會到臉頰,最後到達眼睛外側的眼角,終止於此。
【註釋】 手少陽三焦經的脈絡,起於手小指旁邊的無名指外側指端,也就是關衝穴。從關衝穴向上經過兩指之間的液門穴和中渚穴,沿著手腕背面,也就是陽池穴,繼續向上。從陽池穴出來,經過手臂外側兩骨之間的許多穴位,像是外關穴、支溝穴、會宗穴、三陽絡穴、四瀆穴、天井穴等,向上貫穿手肘,到達清冷淵穴。從清冷淵穴沿著上臂外側,向上到肩膀,經過消濼穴、臑會穴、肩髎穴、天髎穴等。從天髎穴交會到足少陽經的後方,進入缺盆,分佈於膻中,聯絡心包,向下穿過膈膜,這些都是屬於三焦經的循行路徑。
其中一支脈,從膻中向上出缺盆,再向上到頸部後方的天牖穴。從天牖穴沿著耳朵後方,經過翳風穴、瘈脈穴、顱息穴,從顱息穴直上到耳朵上角的角孫穴、絲竹空穴。由角孫穴和絲竹空穴繞著耳朵彎下來,到達耳垂下方的和髎穴、耳門穴。
另一支脈的分支,從耳朵後方出來到耳朵前面,經過足少陽經的客主人穴之前,交會到臉頰,到達眼睛外側的眼角,與足少陽膽經相連。
2. 三焦經穴歌
手少三焦所從經,二十二穴起關衝,液門中渚陽池歷,外關支溝會宗逢,三陽絡入四瀆內,注於天井清冷中,消濼臑會肩髎穴,天天牖經翳風,瘈脈顱息角耳門,和髎上行絲竹空。
白話文:
手少陽三焦經,它所經過的路線共有二十二個穴位,從關衝穴開始,依序是液門、中渚、陽池,接著是外關、支溝、會宗,再到三陽絡,然後進入四瀆,注入天井、清冷淵,再到消濼、臑會、肩髎等穴位,接著是天髎、天牖、翳風,最後經過瘈脈、顱息、角孫、耳門,然後到和髎,再往上走就到絲竹空穴。
3. 三焦經分寸歌
無名外側端關衝,液門小次指陷中,中渚液門上一寸,陽池腕前表陷中,外關腕後二寸陷,關上一寸支溝名,外關一寸會宗平,斜上一寸三陽絡,肘前五寸四瀆稱,天井肘外大骨後,肘上一寸骨罅中。
井上一寸清冷淵,消濼臂肘分肉端,臑會肩端前二寸,肩臑上陷中看,天肩井後一寸,天牖耳下一寸間,翳風耳後尖角陷,瘈脈耳後青脈看,顱息青絡脈之上,角孫耳上發下間,耳門耳前缺處陷,和橫動脈耳前,欲覓絲竹空何在,眉後陷中仔細觀。
【注】,關衝穴,在手四指外側端,去爪甲角如韭葉許,是其穴也。從關衝上行手小指次指岐骨間陷中,握拳取之,液門穴也。從液門上行一寸陷中,中渚穴也。從中渚由四指本節直上,行手表腕上陷中,陽池穴也。從陽池上行手腕後二寸,兩骨間陷中,外關穴也。從外關上行一寸,兩骨間陷中,支溝穴也,從支溝外開一寸,會宗穴也。以支溝會宗二穴相併平直,空中相離一寸也。從會宗內斜上行一寸,臂上大交脈,三陽絡穴也。從三陽絡上行肘前五寸外廉陷中,四瀆穴也。從四瀆斜外一行,肘外大骨尖後,肘上一寸,兩筋叉骨罅中,屈肘拱胸取之,天井穴也。
從天井上行一寸,伸肘舉臂取之,清冷淵穴也。從清冷淵上行,肩下臂外肘上分肉間,消濼穴也。從消濼上行,臑外去肩端三寸宛宛中,臑會穴也。從臑會上行,肩端臑上陷中,斜舉臂取之,肩髎穴也,從肩髎上行肩,缺盆中直,是少陽經之肩井穴;後一寸,天髎穴也。從天髎上行,頸大筋外缺盆上,手太陽經天容穴後,足太陽經天柱穴前,足少陽膽經完骨穴下,髮際中上斜俠耳後一寸,天牖穴也。從天牖上行,耳後尖角陷中,按之引耳中痛,翳風穴也。
從翳風上行,耳後中間雞足青絡脈中,瘈脈穴也。從瘈脈行耳後上間青絡脈中,顱息穴也。從顱息上行,耳上上間,髮際下開口有空,角孫穴也。從角孫繞行耳前,起肉當耳缺處陷中,耳門穴也。從耳門行耳前,兌發下橫動脈中,和髎穴也(兌發下即鬢角也)。從和髎上行眉後陷中,絲竹空穴也。
白話文:
三焦經穴位歌訣
無名指外側指甲邊的關衝穴,小指和無名指指縫間的凹陷處是液門穴,液門穴上一寸是中渚穴,手腕背側的凹陷處是陽池穴,手腕背後兩寸凹陷處是外關穴,外關穴上一寸是支溝穴,支溝穴外開一寸是會宗穴,會宗穴斜上一寸是三陽絡穴,肘前五寸的地方是四瀆穴,肘外側大骨頭後方,肘上一寸骨縫中是天井穴,天井穴上一寸是清冷淵穴,手臂外側肘部分肉間是消濼穴,肩端前二寸是臑會穴,肩膀的凹陷處是肩髎穴,肩井穴後一寸是天髎穴,耳朵下方一寸是天牖穴,耳後尖角凹陷處是翳風穴,耳後青色脈絡處是瘈脈穴,瘈脈上方青色脈絡處是顱息穴,耳朵上方髮際下的凹陷處是角孫穴,耳朵前方缺口處是耳門穴,耳前的動脈處是和髎穴,眉毛後方的凹陷處是絲竹空穴。
【註解】
關衝穴在手第四指外側端,距離指甲角像韭菜葉子寬度的地方。從關衝穴向上,在小指和無名指指骨分叉間的凹陷處,握拳時取穴,這是液門穴。從液門穴向上走一寸的凹陷處,是中渚穴。從中渚穴沿著第四指的掌指關節向上,到達手腕背面的凹陷處,這是陽池穴。從陽池穴向上兩寸,在兩骨之間的凹陷處,這是外關穴。從外關穴向上走一寸,在兩骨之間的凹陷處,這是支溝穴。從支溝穴向外一寸,是會宗穴。支溝穴和會宗穴兩穴平行,相隔一寸。從會宗穴向內斜上一寸,在手臂上的大交脈處,是三陽絡穴。從三陽絡穴向上五寸,在肘前外側凹陷處,是四瀆穴。從四瀆穴斜向外走,在肘外側大骨尖後方,肘上一寸,兩條筋分開的骨縫中,彎曲手肘,讓胸部拱起,這時取穴,是天井穴。
從天井穴向上走一寸,伸直手臂,抬起手臂取穴,這是清冷淵穴。從清冷淵穴向上,在肩膀下,手臂外側,肘部上方分肉處,是消濼穴。從消濼穴向上,在肩膀外側距離肩膀端點三寸凹陷處,是臑會穴。從臑會穴向上,在肩端上方凹陷處,斜舉手臂取穴,這是肩髎穴。從肩髎穴向上,在肩膀的凹陷處,正對缺盆,是少陽經的肩井穴。肩井穴後一寸是天髎穴。從天髎穴向上,在頸部大筋外側,缺盆上方,手太陽經的天容穴後方,足太陽經的天柱穴前方,足少陽膽經的完骨穴下方,髮際向上斜向耳朵後方一寸,是天牖穴。從天牖穴向上,在耳朵後尖角凹陷處,按壓時會牽引耳朵內部疼痛,是翳風穴。
從翳風穴向上,在耳朵後方中間,像雞爪形的青色脈絡處,是瘈脈穴。從瘈脈穴向上,在耳後上方的青色脈絡處,是顱息穴。從顱息穴向上,在耳朵上方,髮際下方,張嘴時有空隙的地方,是角孫穴。從角孫穴繞到耳朵前方,在耳朵缺口處,有肉隆起的地方凹陷處,是耳門穴。從耳門穴到耳朵前方,在鬢角下方的橫動脈處,是和髎穴(鬢角下方是指鬢角)。從和髎穴向上,在眉毛後方的凹陷處,是絲竹空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