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繼洲

《針灸大成》~ 卷十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 (14)

1. 治小兒諸驚推揉等法

第二十五、看地驚:因乳食受驚,或夜眠受嚇,或飲食冷熱,兩眼看地,一驚便死,口歪,手拈拳,頭垂不起是也。推三關三十,天河水二百,赤鳳搖頭一十,推脾土八下,按弦搓摩,煅繞臍、囟門各四壯,喉下二壯,用皂角燒灰為末,入童便及尿鹼,用火焙乾,將囟門貼之,即醒。

第二十六、丫凳驚:兩手如丫凳坐樣。推三關一百,二扇門、飛經走氣各一十,分陰陽、運八卦各五十,曲池、虎口各四壯,若子時起可救,只宜溫拭之,煅大口紋,即安。

第二十七、坐地驚:如坐地樣。推三關、揉委中、揉臍、鞋帶各一百,二扇門一十,用桃皮、生薑、飛鹽、香油、散韶粉和拭,即安,兩膝、兩關、龜尾用火煅之。

第二十八、軟腳驚:軟腳向後亂舞。揉臍,煅螺螄骨上側縫各二壯,繞臍四壯,喉下三壯。

第二十九、直手驚:雙手一撤便死,直手垂下。先推眉心,用火煅四壯,推三關,運曲池各五十,揉一窩風一百,後煅總筋、手背上各四壯。

第三十、迷魂驚:昏沉不知人事,不識四方。推三關、運八卦、推肺經、清天河水各一百,補脾土五百,鳳凰展翅一十,掐天心、眉心、人中、頰車,後煅心演、總筋,鞋帶各一壯。

第三十一、兩手驚:兩手丫向前。先將兩手掐之,後煅心演、總筋、囟門即愈。

第三十二、肚痛驚:哭聲不止,手抱腹,身展轉。推三關、補脾土、二扇門、黃蜂入洞、推大腸經、揉臍、揉龜尾各一百,次月便發,肚腹氣急,臍中燒一炷香,即愈;不愈,繞臍四壯。

白話文:

治小兒諸驚推揉等法

第二十五、看地驚:嬰兒因哺乳、飲食或夜間受驚嚇,或飲食冷熱不當,導致眼神向下看地,一受驚嚇就昏迷,口歪,拳握,頭低垂。治療方法:推揉三關穴三十次,推揉天河水穴二百次,揉動赤鳳穴(搖頭)十次,推揉脾土穴八下,按壓、搓摩弦脈,在肚臍和囟門各煅燒四壯,喉嚨下方煅燒二壯。用皂角灰末加入童尿和尿鹼,用火焙乾,敷貼在囟門,即可清醒。

第二十六、丫凳驚:兩手像丫凳一樣坐著。治療方法:推揉三關穴一百次,推揉二扇門穴和飛經走氣穴各十次,推揉分陰陽穴和運八卦穴各五十次,在曲池穴和虎口穴各煅燒四壯。如果是在子時發病,則只需溫熱擦拭,在人中穴煅燒,即可痊癒。

第二十七、坐地驚:嬰兒坐在地上。治療方法:推揉三關穴、委中穴、肚臍穴和鞋帶穴各一百次,推揉二扇門穴十次,用桃皮、生薑、鹽、香油、散韶粉調和後擦拭患兒身體,即可痊癒。同時用火在兩膝蓋、兩關節、龜尾穴煅燒。

第二十八、軟腳驚:嬰兒腿軟,向後亂踢。治療方法:推揉肚臍穴,在螺螄骨(耳後骨)上側縫隙處各煅燒二壯,繞肚臍煅燒四壯,喉嚨下方煅燒三壯。

第二十九、直手驚:雙手伸直下垂,即將昏迷。治療方法:先推揉眉心穴,用火煅燒四壯,推揉三關穴,推揉曲池穴五十次,揉一窩風穴一百次,然後在總筋穴和手背上各煅燒四壯。

第三十、迷魂驚:昏迷不醒,不辨方向。治療方法:推揉三關穴、運八卦穴、肺經穴、清天河水穴各一百次,補脾土穴五百次,推揉鳳凰展翅穴十次,掐按天心穴、眉心穴、人中穴、頰車穴,然後在心演穴、總筋穴、鞋帶穴各煅燒一壯。

第三十一、兩手驚:兩手向前伸開如丫狀。治療方法:先掐按兩手,然後在心演穴、總筋穴、囟門穴煅燒即可痊癒。

第三十二、肚痛驚:嬰兒哭鬧不止,抱腹蜷縮,身體翻滾。治療方法:推揉三關穴、補脾土穴、二扇門穴、黃蜂入洞穴、大腸經穴、肚臍穴、龜尾穴各一百次。如果是在次月發病,肚子脹痛,臍中放一炷香即可痊癒;若不痊癒,則繞肚臍煅燒四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