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針灸聚英》~ 卷四下 (3)
卷四下 (3)
1. 六十六穴陰陽二經相合相生養子流注歌
滿腹痛連心。醫法當遵治,中衝急下針。 勞宮(滎火):衄血並黃疸,胃翻心痛攻,大便兼尿血。急急刺勞宮。 大陵(俞土):善笑還悲泣,狂言病莫禁,心胸如熱悶。當下大陵針。 間使(經金):嘔吐卒心痛,心懸懸若飢,失心語不出。間使實能醫。 曲澤(合水):逆氣身潮熱,煩心唇口乾。 問君何以治?曲澤下針安。
上六十六穴歌。竇桂芳原有七言葉句,今錄五言者,便於記誦也。其治證相同耳。
白話文:
肚子痛到心臟都連帶不舒服,治療方法要謹遵古法。中衝穴要快速下針;勞宮穴(屬火,滎穴)針刺能治鼻出血和黃疸;胃部翻騰,心痛發作,大便和尿液帶血,要迅速刺勞宮穴;大陵穴(屬土,俞穴)可用於治療善於發笑又忽然悲泣,胡言亂語,無法控制的狂躁症,以及心胸鬱悶發熱的情況,需立即針刺大陵穴;間使穴(屬金,經穴)可以治療突然嘔吐、心痛、心悸感覺像飢餓,以及失心瘋說不出話的症狀。曲澤穴(屬水,合穴)可以治療逆氣、身體發熱、心煩、口乾唇燥,可用針刺曲澤穴來治療。
以上是六十六穴歌,原竇桂芳版本有七字句,現在改成五字句,方便記憶,但治療的病症相同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