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針灸聚英》~ 卷四上 (11)
卷四上 (11)
1. 玉龍賦
夫參博以為要;輯簡而舍煩;總玉龍以成賦;信金針以獲安。
原夫卒暴中風,頂門、百會;腳氣連延,里絕、三交;頭風鼻淵,上星可用;耳聾腮腫,聽會偏高;攢竹、頭維,治目疼頭痛;乳根、腧府,療氣嗽痰哮;風市、陰市,驅腿腳之乏力;陰陵、陽陵,除膝腫之難熬。
二白醫痔漏;間使剿瘧疾;大敦去疝氣;膏肓補虛勞;天井治瘰瘰癮疹;神門治呆癡笑咷。咳嗽風痰,太淵、列缺宜刺;尫羸喘促,璇璣、氣海當知。期門、大敦,能治堅痃疝氣;勞宮、大陵,可療心悶瘡痍。心悸虛煩刺三里;時疫㾬瘧尋後谿。絕骨、三里、陰交,腳氣宜此;睛明、太陽、魚尾,目證憑茲。
老者便多,命門兼腎俞而著艾;婦人乳腫,少澤與太陽之可推。身柱蠲嗽,能除膂痛;至陽卻疸,善治神疲。長強、承山,灸痔最妙;豐隆、肺腧,痰嗽稱奇。風門主傷冒寒邪之嗽;天樞理感患脾泄之危。風池、絕骨,而療乎傴僂;人中、曲池,可治其痿傴。期門刺傷寒未解,經不再傳。
鳩尾針癇癲已發,慎其妄施。陰交、水分、三里,蠱脹宜刺;商丘、解谿、丘墟,腳痛堪追。尺澤理筋急之不用;腕骨療手腕之難移。肩脊痛兮,五樞兼於背縫;肘攣疼兮,尺澤合於曲池。風濕搏於兩肩,肩髃可療;壅熱盛乎三焦,關衝最宜。手臂紅腫,中渚、液門要辨;脾虛黃疸,腕骨、中脘何疑。
傷寒無汗,攻復溜宜瀉;傷寒有汗,取合谷當隨。欲調飽滿之氣逆,三里可勝;要起六脈之沉匿,復溜稱神。照海、支溝,通大便之秘;內庭、臨泣,理小腹之䐜。天突、膻中醫喘嗽;地倉、頰車療口喎。迎香攻鼻窒為最;肩井除臂痛如拿。二間治牙疼;中魁理翻胃而即瘥。百勞止虛汗。
通里療心驚而即瘥。大小骨空,治眼爛能止冷淚;左右太陽,醫目疼善除血翳。心俞、腎俞,治腰腎虛乏之夢遺;人中、委中,除腰脊痛閃之難制。太谿、崑崙、申脈,最療足腫之迍;湧泉、關元、豐隆,為治屍勞之例。印堂治其驚搐;神庭理乎頭風。大陵、人中頻瀉,口氣全除;帶脈、關元多灸,腎敗堪攻。
腿腳重疼,針髖骨、膝關、膝眼;行步艱楚,刺三里、中封、太衝。取內關於照海,醫腹疾之塊;搐迎香於鼻內,消眼熱之紅。肚痛秘結,大陵合外關於支溝;腿風濕痛,居髎兼環跳於委中。上脘、中脘,治九種之心痛;赤帶、白帶,求中極之異同。又若心虛熱壅,少衝明於濟奪。
目昏血溢,肝俞辨其實虛。當心傳之玄要,究手法之疾徐。或值挫閃疼痛之不定,此為難擬定穴之可祛。輯管見以便誦讀;幸高明而無哂諸。
俗以玉龍歌為扁鵲所撰。蓋後人依託為之者。玉龍賦又總輯其要旨爾。
白話文:
要掌握針灸的精髓,就要從簡要之處著手,捨棄繁瑣的細節。這篇《玉龍賦》總結了針灸的要點,相信針灸能帶來健康。
像是突然中風,可以針刺頭頂的百會穴;腳氣蔓延,要針刺腳踝的三陰交穴;頭痛、鼻塞,可以針刺上星穴;耳聾、腮幫子腫,可以針刺聽會穴;攢竹穴和頭維穴,可以治療眼睛痛、頭痛;乳根穴和腧府穴,可以治療氣喘、咳嗽、痰多;風市穴和陰市穴,可以消除腿腳乏力的狀況;陰陵泉穴和陽陵泉穴,可以消除膝蓋腫痛的困擾;二白穴可以治療痔瘡、肛漏;間使穴可以治療瘧疾;大敦穴可以治療疝氣;膏肓穴可以補虛勞;天井穴可以治療瘰癧和皮膚紅疹;神門穴可以治療癡呆、傻笑。咳嗽、風痰,可以針刺太淵穴和列缺穴;身體瘦弱、氣喘急促,應該知道要針刺璇璣穴和氣海穴。期門穴和大敦穴,可以治療堅硬的疝氣;勞宮穴和大陵穴,可以治療心悶和瘡痍。心悸、心煩可以針刺足三里穴;流行性疾病、瘧疾可以尋找後谿穴;絕骨穴、足三里穴、陰交穴,這些穴位適合治療腳氣;睛明穴、太陽穴、魚尾穴,這些穴位可以治療眼睛的疾病。
年紀大的人容易頻尿,可以艾灸命門穴和腎俞穴;婦女乳房腫脹,可以按摩少澤穴和太陽穴;身柱穴可以治療咳嗽,也可以消除背痛;至陽穴可以去除黃疸,也可以治療精神疲憊;長強穴和承山穴,艾灸對治療痔瘡最有效;豐隆穴和肺俞穴,對治療痰多咳嗽很有效;風門穴主要治療因受寒引起的咳嗽;天樞穴可以調理因脾虛引起的腹瀉;風池穴和絕骨穴,可以治療駝背;人中穴和曲池穴,可以治療肢體痿軟無力;期門穴可以治療傷寒未癒,且病情不再加重;鳩尾穴可以治療已發作的癲癇,但要謹慎施針。陰交穴、水分穴、足三里穴,這些穴位適合治療腹部脹大;商丘穴、解谿穴、丘墟穴,這些穴位可以追溯治療腳痛;尺澤穴可以治療筋脈拘攣,但不要頻繁使用;腕骨穴可以治療手腕難以活動的狀況。肩膀和脊椎疼痛,可以針刺五樞穴和背縫之間的穴位;手肘彎曲疼痛,可以針刺尺澤穴和曲池穴;風濕侵犯雙肩,可以針刺肩髃穴來治療;體內熱氣過盛,關衝穴最合適;手臂紅腫,要區分中渚穴和液門穴;脾虛導致黃疸,要針刺腕骨穴和中脘穴。
傷寒沒有汗,可以瀉復溜穴;傷寒有汗,應該針刺合谷穴。想要調和飽脹的氣逆,足三里穴可以勝任;想要讓沉伏的脈象顯現出來,復溜穴很神奇。照海穴和支溝穴,可以疏通便秘;內庭穴和臨泣穴,可以調理腹部脹滿。天突穴和膻中穴可以治療喘息咳嗽;地倉穴和頰車穴可以治療口歪。迎香穴治療鼻塞最有效;肩井穴可以消除手臂的疼痛。二間穴可以治療牙痛;中魁穴可以治療吃了就吐的病症。百勞穴可以止虛汗;通里穴可以治療心悸。大骨空穴和小骨空穴可以治療眼睛紅腫流淚;左右太陽穴可以治療眼睛疼痛、消除血翳。心俞穴和腎俞穴,可以治療腰腎虛弱、頻繁遺精;人中穴和委中穴,可以消除腰脊疼痛難以動彈的情況。太谿穴、崑崙穴、申脈穴,最適合治療足部腫脹;湧泉穴、關元穴、豐隆穴,可以用來治療因虛勞引起的疾病。印堂穴可以治療驚風抽搐;神庭穴可以治療頭痛。頻繁瀉大陵穴和人中穴,可以消除口臭。多灸帶脈穴和關元穴,可以治療腎虛衰敗。腿腳沉重疼痛,可以針刺髖骨、膝關穴和膝眼穴;行走困難,可以針刺足三里穴、中封穴和太衝穴。取內關穴和照海穴,可以治療腹部的腫塊。用藥物刺激迎香穴,可以消除眼睛的發紅發熱。肚子痛又便秘,可以針刺大陵穴、合外關穴和支溝穴。腿部風濕疼痛,可以針刺居髎穴、環跳穴和委中穴。上脘穴和中脘穴可以治療九種心痛。赤白帶下,可以尋求中極穴的不同。如果心虛熱盛,少衝穴可以明確如何濟奪(指治療方法)。
眼睛昏花、出血,要辨別肝俞穴的虛實。要了解針灸的奧妙,探究手法的快慢。有時遇到挫傷疼痛位置不確定,這種情況很難確定穴位,但可以嘗試治療。編輯這些淺見,方便誦讀,希望高明之人不要嘲笑。
俗稱《玉龍歌》為扁鵲所作,其實是後人假託的。而這篇《玉龍賦》總結了它的要旨。
2. 攔江賦
擔截之中法數何?有擔有截,起沉疴。我今作此攔江賦,何用三車五幅歌?
先將八法為定例,流注之中分次第:心胸之病內關擔,臍下公孫用法攔;頭部須還尋列缺,痰涎壅塞及咽乾;噤口喉風針照海,三稜出血刻時安;傷寒在表並頭痛,外關瀉動自然安;眼目之證諸疾苦,更用臨泣使針擔。
後谿專治督脈病,癲狂此穴治還輕;中脈能除寒與熱,頭風偏正及心驚;耳鳴鼻衄胸中滿,好用金針此穴尋;但遇癢麻虛即補,如逢疼痛瀉而迎;更有傷寒真妙訣,三陰須要刺陽經;無汗更將合谷補,復溜穴瀉好用針;倘若汗多流不絕,合谷補收效如神;四日太陰宜細辨,公孫照海一般行。
再用內關施截法,七日期門可用針;但治傷寒皆用瀉,要知素問坦然明。流注之中分造化,常將木火土金平。水數虧兮宜補肺,水之氾濫土能平。春夏井滎宜刺淺,秋冬經合更宜深。天地四時同此數,三才常用記心胸。天地人部次第入,仍調各部一般勻。夫弱婦強亦有克,婦弱夫強亦有刑。
皆在本經擔與截,瀉南補北亦須明。經絡明時知造化,不得師傳枉用心。不遇至人應不授,天寶豈可付非人?按定氣血病人呼,重搓數十把針扶,戰提搖起向上使,氣自流行病自無。
上攔江賦不知誰氏所作,今自淩氏所編集寫本針書表錄於此。
白話文:
要問「擔法」、「截法」的奧妙之處是什麼?其實就是利用「擔法」和「截法」來治療久病難癒的疾病。我現在寫下這篇《攔江賦》,不再需要吟唱那些三車五幅的歌訣。首先將八種治療法則訂為準則,在氣血運行中區分順序。心胸的疾病,可用內關穴來「擔」;肚臍以下的疾病,用公孫穴來「攔」。頭部的疾病,要尋找列缺穴;若是痰多、咽喉乾燥,或者口噤、喉風等急症,針刺照海穴,並配合三稜針出血,就能馬上緩解。如果是傷寒表證伴隨頭痛,用外關穴來瀉,自然就能痊癒。眼睛的各種疾病,可用臨泣穴來「擔」。
後谿穴專門治療督脈的疾病,癲癇等疾病用此穴治療能減輕。中脈穴能去除寒熱,也能治療偏頭痛、正頭痛以及心悸。耳鳴、流鼻血、胸悶,可用金針在此穴尋找治療。遇到發癢、麻木等虛症,要補;遇到疼痛等實症,要瀉。還有一個治療傷寒的絕妙方法,就是三陰經的病要針刺陽經。如果沒有汗,要補合谷穴,瀉復溜穴效果很好。如果出汗不止,補合谷穴就能使汗停止,效果如同神效。四日太陰病,要仔細辨別,公孫穴和照海穴可配合使用。
再用內關穴施用「截法」,七日期門穴可以用針刺。但凡治療傷寒,都用瀉法,要知道《素問》已經說得很明白了。在氣血運行之中,要分辨陰陽變化,經常以木、火、土、金來平衡。如果水液不足,就要補肺;如果水液泛濫,可以用土來平息。春夏之季,宜淺刺井、滎穴,秋冬之季,宜深刺經、合穴。天地的運行與四時相同,將天、地、人三部分經常記在心中。天地人三部要依次針刺,並且調整各部的平衡。如果丈夫體弱妻子強壯,就會有相剋;如果妻子體弱丈夫強壯,也會有刑傷。
這些都在本經的「擔」法與「截」法中,要明白「瀉南補北」的道理。明白經絡的道理就能了解陰陽造化,得不到師父傳授也是枉費心機。如果不是遇到有道之人就不傳授,天寶秘訣怎麼可以交給不懂的人呢?按住病人的氣血,讓病人呼吸,用手掌搓數十次,然後扶住針。提針時,要戰動、搖動,並且向上使勁,這樣氣血就能自然運行,疾病也就能痊癒。
以上這篇《攔江賦》不知道是誰寫的,現在由凌氏將它編輯成冊,並記錄在這本針灸書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