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三 (14)
卷之三 (14)
1. 又方三十六
當歸,地黃,五味,鹿膠,人參,黃耆,山藥,茯神麥冬,柏仁,棗仁,葳蕤仁,甘草,黃精(蜜蒸),龍眼肉
心統萬幾,人身之君主。倘失德且不自愛重,則令由下出,十二官次第解體。亟宜歸、地、五味、鹿膠、龍眼肉養其榮,人參、黃耆、山藥、茯神、甘草益其衛,柏仁、棗仁、蕤仁、麥冬、黃精蠲其燥。如是則乾綱整,政教日新。再相傳輔德,遂良玉燭調光,無用憂心慍群小矣。稟氣素虧,無能寧處。及病後思慮焦勞,驚悸不寐,自汗夢亂,服此覺勝前方。
詩曰:五月蕤實地長耆,鹿山參麥草離離,龍涎柏棗香焚夜,當定精神致九思。
白話文:
又方三十六
用當歸、地黃、五味子、鹿膠、人參、黃耆、山藥、茯神、麥門冬、柏子仁、酸棗仁、葳蕤仁、甘草、黃精(用蜂蜜蒸過)、龍眼肉。
心是統管全身的樞紐,是人體的主宰。如果心失去了德行,又不愛惜自己,就會導致下屬失職,十二官系統也會一個接一個地解體。因此,要趕緊用當歸、地黃、五味子、鹿膠、龍眼肉來滋養心血,用人參、黃耆、山藥、茯神、甘草來增強心的防禦能力,用柏子仁、酸棗仁、蕤仁、麥門冬、黃精來去除心的燥熱。這樣,心就能恢復正常運作,身體的各個方面也會日益更新。如果能持續這樣輔助心的德行,就能使陰陽調和,身體安康,不再需要擔心心緒不寧或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。如果本身體質就虛弱,無法使心安定,或者病後思慮過度、勞心傷神,導致心悸、失眠、自汗、做惡夢等症狀,服用這個藥方會感覺比之前好很多。
詩中說:五月時,葳蕤果實成熟,地黃生長,黃耆茂盛;鹿膠、山藥、人參、麥門冬、甘草也各自分佈;龍眼、柏子仁、酸棗仁的香味在夜晚燃燒;這樣就能使精神安定,思慮周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