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1)

1. 卷之三

立方如臨戎。古人品彙少而銖兩多,是為勁兵,為正兵,飛龍翔鳥,直逼中軍。今人銖兩減,而品彙漸增,是為疑兵,為奇兵,聲東擊西,多多益善。然士非精銳,握奇不逢,風后猝遇虎豹之敵,奇正皆難策應,欲乘驕蹈險,置諸死地而能生,得乎?茲簡其材略,可備緩急者,兼收詳註,仿景岳補、和、攻、散、寒、熱、固、因八陣,各陣列名若干,凡百執事,知己知彼,法吾言而慎行之,則方從圓用,百戰百勝矣。

盧汀不塵子漫題

白話文:

用藥方就像帶兵打仗一樣。古時候藥材種類少,但用量重,就像精銳部隊,正面進攻,如飛龍翔鳥般直逼敵軍中樞。現在藥材種類多,但用量少,就像疑兵,出奇制勝,聲東擊西,越多越好。然而,如果士兵不是精銳,又不能靈活運用奇兵,一旦遇到強敵,無論奇兵還是正兵都難以應付,還想冒險犯難,置之死地而後生,可能嗎?現在我將一些可應急的藥方簡化整理,並詳細註解,仿效張景岳補、和、攻、散、寒、熱、固、因八陣的排兵佈陣,每一陣列出一些方劑名稱,希望所有用藥的人,能夠了解自己的情況和藥物的作用,依照我說的原則謹慎用藥,就能夠靈活運用藥方,百戰百勝。

盧汀不塵子隨筆題記

2. 補陣

存亡之幾,介在真元,虧而不盈,何以為用。匯補方:

白話文:

生死存亡的關鍵,在於真元是否充足。真元虧損而無法補足,那要如何發揮作用呢?以下是匯集各種補益真元的方法:

3. 四君子湯一

人參,白朮(略漂去油,曬乾,蜜拌炒),茯苓(人乳漬,蒸甘草蜜炙,或劑片蜜拌炒)

目色枯瘁,聲息低微,開視無力,脈來濡小,此方主之。

萬動以氣為主,血其配也。氣治則生,氣凝則病,氣亂則危,氣絕則死。夫人目見上症,但氣虛耳。虛不難知:目色枯瘁望而知,聲息低微聞而知,開視無力、脈來濡小問與切而知。如是亟宜補氣。上方人參清而潤,能補五臟元氣。白朮辛而溫,能補五臟母氣。茯苓淡潔,滲留中之濁氣。

甘草甘平,和乖戾之客氣。四藥雖庸,而調停得中,猶不偏不易之君子也,故曰四君子。

詩曰:從來國老樂清平,白朮參苓備養生,簡遍藥籠無此物,燮調端不近人情。

白話文:

眼睛看起來乾枯憔悴,說話聲音低弱微小,睜眼看東西時感到無力,脈象摸起來細軟無力,這種情況就適合用這個方子來治療。

人體的各種活動都是以氣為主,血是輔助的。氣順暢則身體健康,氣凝滯則會生病,氣亂則危險,氣絕則死亡。人如果出現上述這些症狀,其實就是氣虛而已。氣虛不難判斷:眼睛乾枯憔悴,看一眼就知道;說話聲音低弱微小,聽一下就知道;睜眼無力、脈象細軟無力,問診和把脈就能知道。像這種情況,應該趕緊補氣。這個方子裡,人參性質清潤,能夠補養五臟的元氣。白朮味道辛溫,能夠補養五臟的母氣。茯苓味道淡薄而潔淨,能夠排除體內停留在中焦的濁氣。

甘草味道甘平,能夠調和不協調的客氣。這四味藥雖然都很常見,但搭配起來卻能調和中正,就像不偏不倚的君子一樣,所以稱之為四君子。

詩說:從古以來甘草就樂於天下太平,白朮、人參和茯苓是用來養生的好藥,如果藥箱裡沒有這些藥,那麼調和陰陽就難以達到,難免不近人情。

4. 四物湯二

當歸,地黃(醇酒蒸曬極熟),芍藥(酒炒),芎藭(酒蒸熟)

血榮氣自華,血行疾弗作。一或不然,則營乎中者反出於外,向云不足,今敗而燥,燥而風欲動矣。乃目赤不退,加癢與淚,合主四物味厚之品以養肝,肝氣和而血自歸經。分而言之,當歸辛香微苦,可活其血滯。地黃甘苦微寒,可滋其血燥。血冷則凝,芎藭能行。血熱則走,芍藥能斂。

對症而用,固調元之金丹也。若上下失血太多,氣息幾微之際,一杯不可妄投。

詩曰:芎藭苗長青於豆,芍藥花開雅似蓮,之子當歸懷慶地,贈伊相謙麗人前。

白話文:

當歸、熟地黃(用醇酒蒸曬到極熟)、白芍(用酒炒過)、川芎(用酒蒸熟),這四味藥組成的方劑(四物湯),能使血液充盈,氣色自然就會紅潤光彩;血液循環順暢,疾病自然不會產生。如果血液循環不暢,那麼原本應該在體內滋養的精華,反而會向外散失。先前說的血液不足,現在就變成血虧而乾燥,乾燥到極致就容易生風。就會出現眼睛紅腫不退,還會發癢和流淚的症狀。這時要用四物湯這種味道厚重的藥來滋養肝臟,肝氣調和,血液自然就會回到正常的運行軌道。

分開來說,當歸味道辛香,略帶苦味,可以活血化瘀。熟地黃味道甘甜,帶點苦味,屬性微寒,可以滋養血液的乾燥。血液寒冷容易凝滯,川芎可以幫助血液運行。血液燥熱容易亂走,白芍可以收斂。

根據病症來使用,這確實是調養身體的金丹妙藥。但是,如果身體上下大量失血,氣息非常微弱的時候,就不能隨便亂用這帖藥。

有首詩這樣形容四物湯的藥材:川芎的幼苗長得像豆子一樣翠綠,芍藥開花像蓮花一樣高雅,你(指服藥的人)的當歸來自懷慶地區,將它送給你這個美麗的人,希望你永遠謙和有禮。

5. 八珍湯三

即合上二方。

血氣俱虛者,進此方。

生人所倚賴者,氣血而已。氣血固百骸父母,曷可使其俱虛。須四君四物合劑平補。形氣既舒,妖氛不入。故人、珍斯八者曰八珍。

白話文:

將前面兩個方劑合併起來,就是這個八珍湯。

這個方子適合氣血都虛弱的人服用。

人所賴以生存的,就是氣和血而已。氣血是身體各部位的父母,怎麼可以讓它們都虛弱呢?所以需要用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合併起來,進行平和的補養。當身體的氣機和血脈都舒暢了,邪氣就難以入侵。所以人們珍視這八味藥,稱之為八珍。

6. 十全大補湯四

八珍加黃耆、肉桂,薑、棗佐煎。

肌瘦色枯,睛陷視昏,此虛損肉極,欲成癆瘵,急宜大補氣血。經曰:氣主煦之。血主濡之,故於八珍中加甘溫之黃耆以助陽固衛,加辛溫之肉桂以暖陰益榮。榮衛充實,邪不攻自退矣。再進而論,十物雖大補,必虛勞血微燥,有痰飲,煎投乃得。若只肉極睛昏,而無別弊,須五味、附子、鹿茸易茯苓、芎、芍,庶藥真十全,而病萬不一失。《金匱》曰:虛者十補,勿一瀉之,其斯之謂乎。

詩曰:四物四君,時呼八珍,再添耆桂,十補全真。

白話文:

這是用八珍湯為基礎,加上黃耆、肉桂,再用薑、棗輔助煎煮而成的藥方。

如果病人出現肌肉消瘦、臉色枯槁、眼睛凹陷、視力模糊等症狀,代表身體虛損嚴重,已經到了極限,有變成癆病的危險,必須趕快大補氣血。中醫經典說:「氣的功能是溫煦身體,血的功能是滋潤身體」,所以在八珍湯的基礎上,加入甘溫的黃耆,來幫助陽氣、鞏固體表防禦能力;加入辛溫的肉桂,來溫暖陰血、增強滋養功能。當身體的氣血充足,邪氣自然就會退散。

更進一步來說,雖然十全大補湯是大補藥方,但必須要病患是屬於虛勞體質、血虛稍微乾燥,或是帶有痰飲等情況,煎煮服用才能有效。如果只是單純肌肉消瘦、眼睛昏花,沒有其他毛病,就應該將藥方中的茯苓、川芎、芍藥換成五味子、附子、鹿茸,這樣才能讓藥效真正達到十全大補,而且萬無一失。《金匱要略》說:「虛證應該用十倍的補藥來治療,絕對不能使用瀉法」,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
詩詞說:「四物湯加上四君子湯,就成了八珍湯,再加入黃耆和肉桂,就成了十全大補湯,藥效非常完整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