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審視瑤函》~ 卷六 (5)
卷六 (5)
1. 因風症
上為細末。每服二錢或三錢。茶清調下。
加減地黃丸(治男婦肝臟積熱。肝虛目暗。膜入水輪。漏睛眵淚。眼見黑花。視物不明。混睛冷淚。翳膜遮障。及腎臟虛憊。肝受虛熱。及遠年近日。暴熱赤眼。風毒氣眼。並治之。兼治乾溼腳氣。消中消渴。及諸風氣等疾。由腎氣虛敗者。但服此能補肝益腎。驅風明目。神效。)
生地(乾者一斤),熟地(乾者一斤),石斛(去苗),防風(去蘆),枳殼(炒),牛膝(酒洗),杏仁(泡去皮尖麩炒黃入瓦器研去油各四兩)
上為細末。除杏霜另入。勿犯鐵器。煉蜜為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。空心以豆淋酒送下。或飯飲及青鹽湯亦可。忌一切動風毒等物。
豆淋酒法
黑豆半升。揀簸。炒令煙出。以酒三斤浸之。不用黑豆。用此酒煮獨活。即是紫湯也。
(唐丞相李恭。公在扈從蜀中日患眼。或澀。或生翳膜。或疼痛。或見黑花如豆大。雲氣纏繞不斷。或見如飛蟲翅羽。百方治之不效。有僧智深云。相公此病。由受風毒。夫五臟實則瀉其子。虛則補其母。母能令子實。子能令母虛。腎是肝之母。今腎受風毒。故致肝虛。肝虛則目中恍惚。五臟亦然。腳氣消中消渴諸風等症。皆由腎虛。地黃丸主之。)
蟬花無比散(治大小男婦。遠年近日。一切風眼氣眼攻注。眼目昏暗。瞼生風粟。或痛或癢。漸生翳膜遮睛。視物不明。及久患偏正頭風。牽搐兩眼。漸漸細小。連眶赤爛。小兒瘡疹入目。白膜遮睛。赤澀癮痛。常服驅風退翳明目。)
白茯苓,防風(去蘆),甘草(炙各四兩),蛇蛻(微炒一兩),赤芍藥(十三兩),蒼朮(泔水浸去皮切片炒十五兩),蟬蛻(去頭足翅一兩),白蒺藜(炒半斤),羌活,當歸,川芎,石決明(用鹽入東流水煮一伏時漉出搗如粉另入各三兩)
除石決粉。余共為細末攪勻。每服二三錢。食後米泔調下。或茶清亦可。忌食發風毒等物。
槐子丸(治肝虛風邪所攻。致目偏視。)
槐子仁(二兩),酸棗仁(去殼),蔓荊子,覆盆子,柏子仁,白蒺藜(炒去刺),車前子,牛蒡子,茺蔚子(各一兩)
上為細末。煉蜜為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四五十丸。空心白滾湯送下。
川芎石膏散(治風熱上攻頭目。昏眩痛悶。風痰喘嗽。鼻塞口瘡。煩渴淋閉。眼生翳膜。此藥清神利頭目。)
石膏(煅),防風,蘇薄荷,連翹(各一兩),桔梗,甘草,寒水石,滑石(飛過各二兩半),川芎,人參,荊芥穗,當歸,黃芩,大黃(炮),山梔仁(炒),白朮(制),菊花,赤芍(各五錢),縮砂仁(炒二錢五分),
除寒水石、石膏、滑石各研細另入。余共為細末攪勻。每服二三錢。食遠滾白湯調服。忌姜蒜辛熱等物。
白話文:
[因風症]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或三錢,用清茶調服。
加減地黃丸(此方用於治療男女因肝臟積熱、肝虛導致的眼睛昏暗、眼膜進入瞳孔、眼睛流膿分泌物、眼睛出現黑影、視力模糊、眼睛混濁流冷淚、眼翳遮蔽視線,以及腎臟虛弱、肝臟受到虛熱影響,還有無論是多年或近期的突發性紅眼病、風毒引起的眼疾。此方兼治手腳濕疹、糖尿病、各種風症等疾病。這些病症多是因為腎氣衰敗所致,服用此藥能補肝益腎、祛風明目,效果顯著。)
準備乾生地黃一斤、乾熟地黃一斤、石斛(去除莖)、防風(去除蘆葦頭)、枳殼(炒過)、牛膝(用酒洗過)、杏仁(泡過後去皮尖麩炒黃,再用瓦器研磨去除油脂),每樣各四兩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杏仁霜另外加入,注意不要使用鐵製器具。用煉製過的蜂蜜將藥末製成丸子,像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時用豆淋酒送服,或者用飯湯或淡鹽水送服亦可。忌食一切會引發風邪的食物。
豆淋酒法
準備黑豆半升,挑選乾淨後炒至冒煙,用三斤酒浸泡。不用黑豆,用此酒煮獨活,即為紫湯。
(唐朝宰相李恭,在蜀地時患上眼疾,眼睛時而乾澀,時而長翳膜,時而疼痛,時而看到像豆子大的黑影,或像雲霧般纏繞不斷,或像飛蟲翅膀。各種治療方法都不見效。有位僧人智深說,相公此病是因受風毒所致。五臟實則瀉其子,虛則補其母。母能使子實,子能使母虛。腎是肝之母,如今腎受風毒,所以導致肝虛。肝虛則眼睛昏花。五臟都是如此。手腳濕疹、糖尿病、各種風症等病症,都是由於腎虛所致,可用地黃丸治療。)
蟬花無比散(此方用於治療男女老少,無論是多年或近期的各種風眼、氣眼侵襲眼睛,導致眼睛昏暗、眼瞼長風粟、或痛或癢,漸漸長出眼翳遮蔽眼睛、視力模糊,以及長久患有偏頭痛,牽引眼部肌肉、導致眼睛逐漸縮小、眼眶紅腫潰爛、小兒出麻疹導致眼睛被白膜遮住、紅澀疼痛等症狀。常服此藥能祛風退翳,使眼睛明亮。)
準備白茯苓、防風(去除蘆葦頭)、甘草(炙過)各四兩,蛇蛻(微炒過)一兩,赤芍藥十三兩,蒼朮(用淘米水浸泡後去皮切片炒過)十五兩,蟬蛻(去除頭足翅膀)一兩,白蒺藜(炒過)半斤,羌活、當歸、川芎、石決明(用鹽水加入東流水煮一小時,撈出搗成粉末)各三兩。
除了石決明粉末,將其餘藥材研磨成細末,攪拌均勻。每次服用二三錢,飯後用米湯調服,或用清茶送服亦可。忌食會引發風邪的食物。
槐子丸(此方用於治療肝虛,受風邪侵襲導致眼睛斜視。)
準備槐子仁二兩、酸棗仁(去殼)、蔓荊子、覆盆子、柏子仁、白蒺藜(炒過去除刺)、車前子、牛蒡子、茺蔚子各一兩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子,像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服用四五十丸,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。
川芎石膏散(此方用於治療風熱侵襲頭部和眼睛,導致頭昏眼花、疼痛悶脹、風痰咳嗽、鼻塞口瘡、煩躁口渴、小便不暢、眼睛長翳膜。此藥能清神醒腦、對頭眼有益。)
準備煅石膏、防風、蘇薄荷、連翹各一兩,桔梗、甘草、寒水石、滑石(研磨後使用)各二兩半,川芎、人參、荊芥穗、當歸、黃芩、大黃(炮製過)、山梔仁(炒過)、白朮(炮製過)、菊花、赤芍各五錢,縮砂仁(炒過)二錢五分。
將寒水石、石膏、滑石分別研磨成細末,另外加入。將剩餘藥材研磨成細末攪拌均勻。每次服用二三錢,在飯後用溫開水送服。忌食生薑、大蒜等辛辣燥熱的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