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仁宇

《審視瑤函》~ 卷五 (2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26)

1. 金針辨義

古人云金針者,貴之也,金為五金之總名,銅鐵金銀皆是也。《本草》云:馬啣鐵無毒,可作針。以馬屬午屬火。火剋金,能解鐵毒,故用以作針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說的「金針」,是因為它珍貴。這裡的「金」是指各種金屬的總稱,像是銅、鐵、金、銀都包含在內。《本草》這本書說:「馬嚼子的鐵沒有毒,可以用來做針。」這是因為馬在五行中屬火,火可以剋金,能化解鐵的毒性,所以才用鐵來做針。

2. 煮針法

煮針一法,《素問》原無,今世用之,欲溫而澤也,是法有益而無害,故從之。

危氏書,用烏頭、巴豆各一兩,硫黃、麻黃各五錢,木鱉子、烏梅各十個,將針入水,用砂鍋內或礶內煮一日,洗擇之,再用止痛藥沒藥、乳香、當歸、花蕊石各五錢,又如前水煮一日,取出,用皂角水洗,再於犬肉內煮一日,仍用瓦屑打磨淨,端直,松子油塗之,常近人氣為妙。

金針柄以紫檀花梨木或犀角為之,長二寸八九分,如弓弦粗,兩頭鑽眼,深三四分,用上好赤金子,抽粗絲,長一寸,用乾麵調生漆嵌入柄眼內,外餘六分許,略尖,不可太鋒利,恐損瞳神,以鵝毛管套收,平日收藏匣內,臨用時始取出之。

白話文:

煮針法

煮針這種方法,《黃帝內經》原本沒有記載,現在世人使用它,是為了讓針具溫潤光滑。這種方法有益而無害,所以就採用了。

危氏的醫書記載,用烏頭、巴豆各一兩,硫黃、麻黃各五錢,木鱉子、烏梅各十個,將針放入水中,用砂鍋或罐子煮一天,洗淨挑選後,再用止痛藥沒藥、乳香、當歸、花蕊石各五錢,像先前一樣加水煮一天,取出,用皂角水洗淨,再放入狗肉中煮一天,仍然用瓦片屑打磨乾淨,使針端正筆直,塗上松子油,經常放在人身邊讓它沾染人氣為最好。

金針的針柄用紫檀木、花梨木或犀牛角製作,長度約二寸八九分,像弓弦一樣粗細,兩頭鑽孔,深度約三四分,用上好的純金,抽成粗絲,長度約一寸,用乾麵調和生漆,嵌入針柄的孔中,外露約六分,稍微尖銳,但不可太鋒利,以免損傷眼睛,用鵝毛管套起來收藏在匣子裡,要用的時候再取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