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邦博

《脈訣乳海》~ 卷三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5)

1. 又歌曰

寸部脈緊一條弦,胸中急痛狀繩牽。

寸部脈弦,則宗氣不行,為寒引經絡,故胸中急痛,狀若繩牽也。

按脈經云,寸口脈弦,心下愊愊微頭痛,心下有水氣,宜服甘遂丸,針期門瀉之。又云,脈弦上寸口者,宿食。又云寸口脈弦者,則脅下拘急而痛,其人嗇嗇惡寒也。又曰,寸口弦,胃中拘急。

關中有弦寒在胃。

若關中有弦,主寒痰,令飲停於胃口。

按脈經云,關脈弦,胃中寒,心下厥逆,此以胃氣虛故耳,宜服茱萸湯,溫調飲食,針胃管補之。又云,關上弦,胃中有寒,心下拘急。

下焦停水滿丹田。

若弦脈見於尺部,則丹田無暖氣,而失運化之機,故水停下焦,而滿於丹田也。

按脈經云,尺中弦,少腹臍下拘急。又云,尺脈弦,小腹疼,小腹及腳中拘急。宜服建中湯當歸湯,針氣海瀉之。

白話文:

寸部的脈象摸起來像一條緊繃的弦,表示胸口會突然劇烈疼痛,感覺像被繩子拉扯一樣。

寸部脈象呈現弦脈,代表宗氣運行不順暢,是寒邪侵入經絡所導致的,所以胸口會突然疼痛,感覺像是被繩子拉住一樣。

《脈經》說,寸口的脈象如果是弦脈,會感到心下部位悶悶不舒服,並且有輕微頭痛,心下會有水氣,適合服用甘遂丸,並針刺期門穴來洩除邪氣。另外又說,寸口脈出現弦脈,是宿食沒有消化造成的。還說,寸口脈是弦脈,表示脅肋部位會緊繃疼痛,患者會感到微微怕冷。還有說,寸口脈是弦脈,代表胃部會感到拘急不舒服。

關部出現弦脈,表示胃部有寒氣。

如果關部的脈象是弦脈,主要表示有寒痰,會導致飲食物停留在胃口。

《脈經》說,關脈如果是弦脈,表示胃中有寒氣,會導致心下部位厥逆(手腳冰冷),這是因為胃氣虛弱的緣故,適合服用茱萸湯,溫補身體並調整飲食,針刺胃管穴來補氣。另外又說,關部出現弦脈,表示胃中有寒氣,心下會感到拘急不舒服。

下焦(小腹)會因為水液停滯而脹滿。

如果弦脈出現在尺部,表示丹田(下腹)沒有溫暖的氣,失去運化功能,所以水液停留在下焦,造成丹田脹滿。

《脈經》說,尺部出現弦脈,表示少腹(小腹)以及肚臍下方會感到拘急不舒服。另外又說,尺脈是弦脈,表示小腹疼痛,小腹以及腳部會感到拘急。適合服用建中湯或當歸湯,並針刺氣海穴來洩除邪氣。

2. 緊脈指法主病

六緊者,陽也。指下尋之,三關通度,按之有餘,舉之甚數,狀若洪弦曰緊,主風氣,伏陽上衝,化為狂病。

緊者,陽木也。何為陽木?以其脈帶弦長也。指下尋之,三關通度,脈道長矣。按之有餘,邪氣有餘也。舉指甚數,熱邪在陽分也。狀若洪弦者,洪為陽明,弦為少陽,洪弦相合,此名為緊。緊為太陽,諸緊為寒。夫既曰寒,而曰風氣伏陽者,何也?如水穴論,帝曰:「人傷於寒,而傳為熱者,何也?」岐伯曰:「夫寒甚則熱生也。」又如冬傷於寒,春必溫病是也。蓋以初感其寒,伏久則化而為熱也。故主病曰風氣伏陽。夫既曰弦為少陽,洪為陽明,緊為太陽,則為三陽合病。重陽者狂,故曰風氣伏陽上衝,化為狂病。潔古曰:「此太陽少陽相合,主伏陽上衝而為狂病。治之之法,宜以黃連瀉心湯。」此言深為得理,學者宜玩味之。諸家言緊脈,或云如切繩,或云如轉索,皆不過形容其左右無常耳。戴起宗乃摭拾諸說,以為或轉在左,或轉在右,且以兩股三股,糾合徽纆以為緊,安有是理也哉?不通甚焉。

按脈經云:「緊脈數如切繩狀,一曰如轉索之無常。」劉氏云:「數而帶弦為緊。」脈影云:「緊者,其來之且急,去之且速,按舉急大如轉索無常。」又曰:「動靜無常,如紉單線。」診翼曰:「緊者有力而不緩也,其來勁急,按之長,舉之若牽繩轉索之狀,為邪風擊搏,伏於榮衛之間。」

白話文:

緊脈,屬於陽性。用手指按脈搏時,能感覺到寸關尺三處脈位都可觸及,按下去時感覺脈搏強而有力,抬起手指時脈搏跳動快速,脈象像洪脈和弦脈結合的樣子,這種脈象稱為緊脈。緊脈主要代表體內有風邪、陽氣潛伏上衝,嚴重時會轉化為狂病。

緊脈,五行屬陽木。為什麼說是陽木呢?因為這種脈象帶有弦脈的長形特徵。用手指按脈搏時,寸關尺三處脈位都可觸及,脈的長度比較長。按下去時感覺脈搏強勁有力,代表體內邪氣旺盛。抬起手指時脈搏跳動快速,代表熱邪在陽分。脈象像洪脈和弦脈結合,洪脈屬陽明,弦脈屬少陽,兩者結合就是緊脈。緊脈屬太陽,各種緊脈都代表寒邪。既然說緊脈代表寒,又說風氣和潛伏的陽氣,這是為什麼呢?就像《內經》水穴篇討論的那樣,黃帝問:「人受寒邪侵襲,為什麼會轉變成熱病呢?」岐伯回答說:「寒邪太過,就會產生熱。」又像冬天感受寒邪,春天就容易發生溫熱病一樣。這是因為一開始是感受寒邪,潛伏久了就會轉變成熱邪。所以說緊脈代表風氣和潛伏的陽氣。既然弦脈屬少陽,洪脈屬陽明,緊脈屬太陽,那緊脈就是三陽經同時發病。三陽經同時病發,陽氣過盛會導致狂病,所以說風氣和潛伏的陽氣上衝,會轉化為狂病。金元時期的醫家李杲說:「緊脈是太陽和少陽經合併發病,導致潛伏的陽氣上衝,引起狂病。治療的方法,應該用黃連瀉心湯。」他的觀點非常合理,值得醫學研究者仔細思考。其他醫家對於緊脈的描述,有的說是像切割的繩子,有的說是像轉動的繩索,這些都只是形容緊脈跳動時左右不規則的樣子。戴起宗蒐集這些說法,認為緊脈可能轉向左邊,也可能轉向右邊,甚至認為脈象像兩股或三股繩索扭在一起,這實在是沒有道理的,是完全不了解緊脈的本質。

《脈經》說:「緊脈跳動快速,像切割的繩子,又像轉動的繩索,沒有固定規律。」劉氏說:「脈象跳動快而且帶有弦脈的特徵,就是緊脈。」《脈影》說:「緊脈的來勢急促,去勢也很快,按下去和抬起來都感覺脈搏急促而有力,像轉動的繩索一樣沒有規律。」又說:「脈搏跳動沒有固定規律,像穿線一樣。」《診翼》說:「緊脈有力但不遲緩,來勢強勁而急促,按下去時感覺脈搏長,抬起來時感覺像拉繩子轉繩索一樣,這是因為邪風侵襲,潛伏在榮衛之間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