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科綱要》~ 卷下 (10)
卷下 (10)
1. 千捶膏
治癰瘍高腫將欲成膿,及陽發初起,來勢迅速者。又乳瘍、乳發、胸臂腹皮諸癰,內挾肝膽相火,不能用四溫丹及溫煦薄貼者,宜以此膏黏於清涼薄貼上用之,未成可消,已成即提膿高腫,易於針潰,捷驗異常。
蓖麻子(去殼取淨白肉一斤),大天南(臘月牛膽汁制透六錢),乳香,沒藥(制去油各三兩),急性子(一兩),銀硃,血竭(各二兩),上好麝香(三錢)
以上先以蓖麻子置石臼中捶極細,綿稠如醬,乃入後七味,俱各先研細末,緩緩杵勻,瓷器密收聽用。
【方解】,此方以蓖麻為君,銀硃、急性子等為佐,消腫退毒,捷於影響。陽發瘍患初起貼之,消者八九。恆有一貼此膏,而腫塊即退移於膏藥之旁者,以此知是膏並可作移毒用。古書稱蓖麻能墮胎云云,亦以其流動而過甚言之。然壽頤習用此膏,即孕婦癰瘍皆不避忌,確未有因此墮胎者,以此知古說之未可盡信。亦猶古今本草皆云凡食蓖麻者一生不可食大豆,犯此忌者必脹死;而壽頤在七八齡時,有人贈此種子,云是外國豆,蒔之後圃,秋收輒數十斤,炒熟之,闔家作為消閒食品者凡六七年,不知是蓖麻子,亦不知忌食豆也,然全家幸未嘗一病。迨弱冠時,始知向之所謂外國豆者,原來即是蓖麻之俗名。又其後研究醫藥,乃見有忌豆之說,於是悟到凡百醫書,大都人云亦云,未必皆為確論。姑附識於此,以見此物之真。後有君子,欲於醫藥中求實在效力,不可不從經驗閱歷四字上,有一番精細工夫。若彼此懵懵,徒於故紙堆中尋生活,亦安往而不誤己誤人也耶。
白話文:
這個叫做「千捶膏」的藥膏,可以用來治療癰瘡腫脹,尤其是在剛開始要化膿,或是陽性發作初期,來勢洶洶的狀況。另外,像是乳房癰瘡、乳房腫脹、胸部、手臂、腹部皮膚上的癰瘡,如果這些癰瘡是因為肝膽火氣旺盛,不適合使用溫熱的藥丸或貼布,就可以把這個藥膏黏在清涼的藥布上使用。如果還沒化膿,可以消腫;如果已經化膿,可以幫助膿液集中,使腫脹隆起,方便用針刺破,效果非常快速明顯。
藥膏的成分有:去殼的蓖麻子肉一斤、用臘月牛膽汁炮製過的大天南星六錢、乳香、沒藥(去除油脂)各三兩、急性子一兩、銀硃、血竭各二兩、上好麝香三錢。
製作方法是:先將蓖麻子放在石臼中搗爛,直到變成像濃稠醬料一樣,然後加入其他七味藥材,這些藥材都要先研磨成細粉,再慢慢攪拌均勻,最後放入密封的瓷器中保存備用。
【藥方解說】這個藥方以蓖麻子為主要成分,銀硃、急性子等為輔助,可以快速消腫退毒,效果顯著。在癰瘡剛開始發作時貼上,通常可以消腫八九成。有時候貼了這個藥膏,腫塊會轉移到藥膏旁邊,這表示這個藥膏也可以用來轉移毒素。古書說蓖麻子會導致墮胎,那是因為它有流動的特性,說法有點誇張。但是,我(壽頤)使用這個藥膏,即使孕婦長了癰瘡,也沒有避諱使用,確實沒有發生過墮胎的情況,這說明古人的說法不一定完全可信。這就像古今的藥草書籍都說,吃過蓖麻的人一輩子都不能吃大豆,否則會脹死;而我七八歲時,有人送我這種種子,說是外國豆,種在家裡後院,秋天收成幾十斤,炒熟後全家當作零食吃了六七年,不知道那是蓖麻子,也不知道不能吃豆子的禁忌,但全家平安無事。等到我成年後,才知道以前所謂的外國豆,其實就是蓖麻子的俗稱。後來研究醫學,才看到有不能吃豆子的說法,這才明白醫書上的說法,很多是人云亦云,不一定都是確切的理論。這裡順便記錄一下,讓大家了解蓖麻子的真相。後來的學者,如果想在醫藥中找到實際的療效,必須在經驗和閱歷上下功夫。如果只是彼此糊塗,在古書中尋找答案,很容易就會誤己誤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