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念祖
《醫學從眾錄》~ 卷七 (1)
卷七 (1)
1. 卷七
2. 泄瀉
泄瀉之症有五,而總不離於濕。初起只以平胃散加豬苓、澤瀉治之,他方皆不逮也。又有五更天將明時,必洞瀉一二次,名曰脾腎泄,難治。蓋以腎旺於亥子,今腎大虛,閉藏失職,故五更之時而特甚也。亦謂之脾者,以泄瀉之時,一定不移,五行之土,猶五常之信也,四神丸加味主之。
大抵初瀉與瀉之未甚,宜利水,次補脾;久瀉大瀉,宜補腎,以胃關煎、八味丸之類為主,兼服補中益氣湯,以升其下陷之氣。蓋以腎為胃關,二便開合,皆腎所主也。
白話文:
腹瀉的病症有五種,但總歸離不開濕氣的問題。剛開始發作時,只要用平胃散加上豬苓、澤瀉來治療,其他方劑都比不上。還有一種情況是,每天清晨快天亮時,一定會腹瀉一到兩次,這種稱為脾腎泄,很難治療。這是因為腎氣在亥時和子時最旺盛,現在腎氣大虛,失去了閉藏的功能,所以到了清晨時就會特別嚴重。之所以說它和脾有關,是因為腹瀉的時間固定不變,就像五行中的土一樣,有著固定的信義。這種情況,可以用四神丸加減藥味來治療。
大體來說,剛開始腹瀉或者腹瀉還不嚴重的時候,應該用利水的方法,接著再補脾;腹瀉很久或者腹瀉很嚴重的時候,應該補腎,可以用胃關煎、八味丸之類的方劑為主,同時服用補中益氣湯,來提升下陷的氣。這是因為腎是胃的關卡,大小便的開合都由腎來主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