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念祖

《醫學從眾錄》~ 卷六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2)

1. 腫症

薛氏加減腎氣丸

熟地(四兩),茯苓(三兩),牛茱肉,山藥,丹皮,牛膝,澤瀉,車前,肉桂(各一兩),附子(五錢)

煉蜜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三錢,開水送下,一日兩服。如素稟陽盛,三焦多火,煩渴,面赤喘嗽,脈滑實,此濕熱相因,陰虛之證,去桂、附,加麥冬主之。《醫學心悟》云:下焦濕熱,去桂、附,加黃柏、蛤蜊粉最妙。

麻黃附子湯(方見《金匱》)

去附子加杏子、石膏,名杏子湯。

又《明醫指掌》云:腫勢太盛,內而膀胱,外而陰囊,相連緊急,阻塞道路。雖加利水之劑,苦無一線之通,病何由去。必開大便以逐其水,隨下而隨補,則病已去而脾無恙。漸為調理,庶可得生。慎毋守利水之舊規也。如腫勢未盛,還以利水為上策。

按:此法惟少年體壯,可以偶用,否則不可輕試。

白話文:

薛氏加減腎氣丸

用熟地黃四兩、茯苓三兩、山茱萸肉、山藥、牡丹皮、牛膝、澤瀉、車前子、肉桂各一兩,以及附子五錢。

將這些藥材煉製成蜂蜜丸,大小像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開水送服,一天服用兩次。如果平素體質陽氣旺盛,三焦火氣大,出現煩躁口渴、臉色潮紅、喘氣咳嗽、脈象滑實等症狀,這是濕熱和陰虛相互影響的表現,應該去掉肉桂和附子,改為加入麥門冬來治療。《醫學心悟》這本書說:下焦濕熱,去掉肉桂和附子,加入黃柏和蛤蜊粉效果最好。

麻黃附子湯(這個方子出自《金匱要略》)

去掉附子,加入杏仁和石膏,就叫做杏子湯。

另外,《明醫指掌》這本書說:如果腫脹的勢頭太過猛烈,腫脹從內部的膀胱一直延伸到外面的陰囊,兩者之間緊密相連,阻塞了排泄的通道。即使使用利水的藥物,也難以開通一絲縫隙,病情怎麼能夠好轉?必須要通過疏通大便來排出體內的水濕,隨著水濕的排出,同時也要進行補益,這樣病症才能去除,脾胃也不會受到損傷。之後再慢慢地調理,或許可以存活。千萬不要固守著傳統的利水方法。如果腫脹的勢頭不嚴重,還是以利水為首要的治療方法。

按:這種通過瀉下大便來排水的治療方法,只有身體強壯的年輕人才可以偶爾使用,否則不能輕易嘗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