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痰火點雪》~ 卷二 (6)
卷二 (6)
1. 和肺引子
治諸血後咳嗽多痰。
阿膠(炒珠,一錢),人參(五分),麥門冬(去心,一錢),山藥(一錢),貝母(八分),白茯苓(一錢),百合(一錢),杏仁(去皮、尖,八分),甘草(炙,八分)
上九味作一劑,入黃蠟一塊,水煎,食後服。
按:方意謂咯血後,肺氣已傷,用阿膠斂竅以益肺。去血過多,用人參補陽以生陰。脾不統血,故用山藥益脾以補腎。嗽而多痰,故用貝母清肺以消痰。茯苓者,所以滲濕,治痰之本,杏仁者,所以潤燥散肺之邪,而甘草者,所以瀉火益脾以和中也。
保和湯,治虛勞久嗽,肺燥成痿。
知母(去毛,蜜炒,一錢),貝母(八分),天門冬(去心、皮,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,麥門冬(去心,一錢),款冬花(八分),薏苡仁(一錢),百合(一錢),阿膠珠(一錢),當歸身(一錢),紫蘇葉(八分),薄荷葉(一錢),紫菀茸(一錢),桔梗(一錢),五味子(十五粒),生地黃(薑汁炒,一錢)
上十六味作一劑,姜引,水煎服。原有兜苓,今摘之。
保真湯,治諸虛百損,五勞七傷,骨蒸潮熱,咳嗽諸汗,諸血等症。
當歸身(一錢),人參(五分),生地黃(一錢),熟地黃(一錢),黃耆(蜜炒,一錢),白朮(土炒,八分),白茯苓(一錢),甘草(炙,八分),陳皮(去白,五分),白芍藥(一錢),天門冬(一錢),麥門冬(去心,一錢),黃柏(蜜炒,一錢),五味子(十五粒),柴胡(去蘆,一錢),地骨皮(一錢),知母(去毛,蜜炒,一錢)
上十七味作一劑,姜五斤,棗一枚,水煎食後服。
太平丸,治虛火嗽,肺痿肺癰,並宜服之。
天門冬(去心、皮,一兩),麥門冬(去心,一兩),知母(去毛,蜜炒,一兩),貝母(一兩),款冬花(五錢),杏仁(去皮、尖,五錢),京墨(五錢),桔梗(一兩),薄荷(一兩)
上十味,俱為細末,煉蜜為丸如彈子大,每細嚼一丸,薄荷湯下。
人參黃耆散,治虛勞客熱,肌肉消瘦,四肢倦怠,五心煩熱,口燥咽乾,頰赤心驚,日晡潮熱,夜多盜汗,胸脅不利,咳嗽膿血稠黏。
人參(五分),秦艽(一錢),白芍(一錢),白茯苓(一錢),黃耆(蜜炒,一錢),知母(去毛,蜜炒,一錢),桔梗(一錢),桑白皮(蜜炒,八分),紫菀(取茸,一錢),柴胡(一錢),鱉甲(醋炙,一錢),生地黃(薑汁蒸,一錢),天門冬(去心、皮,一錢)
上十二味,姜引,水煎服。
天門冬丸,治虛勞,吐血咯血,咳嗽喘急,大寧肺氣。
天門冬(去心、皮,一兩),杏仁(去皮、尖,五錢),貝母(一兩),茯苓(一兩),阿膠珠(一兩)
白話文:
【和肺引子】 用於治療各種出血後產生的咳嗽與多痰現象。
藥方包含:炒阿膠(1錢)、人參(5分)、麥門冬(去心,1錢)、山藥(1錢)、貝母(8分)、白茯苓(1錢)、百合(1錢)、杏仁(去皮、尖,8分)、甘草(炙,8分)。以上九種藥材作為一劑,加入一塊黃蠟,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解釋:此方認為出血後,肺部功能受損,使用阿膠以收斂並滋潤肺部。失血過多,用人參補充陽氣以生陰。脾臟無法正常控制血液,因此用山藥強化脾臟功能,同時補腎。咳嗽且多痰,因此使用貝母清肺並消除痰液。茯苓可以幫助排除濕氣,處理痰的根本問題,杏仁可以潤燥並散發肺部邪氣,而甘草則用來清熱、補脾並調和中焦。
【保和湯】 適用於治療虛弱、長期咳嗽、肺部乾燥導致萎縮的病症。
藥方包含:去毛蜜炒知母(1錢)、貝母(8分)、去心皮天門冬(1錢)、炙甘草(5分)、去心麥門冬(1錢)、款冬花(8分)、薏苡仁(1錢)、百合(1錢)、阿膠珠(1錢)、當歸身(1錢)、紫蘇葉(8分)、薄荷葉(1錢)、紫菀茸(1錢)、桔梗(1錢)、五味子(15粒)、薑汁炒生地黃(1錢)。以上十六種藥材作為一劑,薑作為引子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原本配方中有茯苓,但在此被省略。
【保真湯】 用於治療各種虛弱病態、身體損傷、五勞七傷、潮熱、咳嗽多汗、出血等症狀。
藥方包含:當歸身(1錢)、人參(5分)、生地黃(1錢)、熟地黃(1錢)、蜜炒黃耆(1錢)、土炒白朮(8分)、白茯苓(1錢)、炙甘草(8分)、去白陳皮(5分)、白芍藥(1錢)、天門冬(1錢)、去心麥門冬(1錢)、蜜炒黃柏(1錢)、五味子(15粒)、去蘆柴胡(1錢)、地骨皮(1錢)、去毛蜜炒知母(1錢)。以上十七種藥材作為一劑,薑5斤、棗一枚,用水煎煮後飯後服用。
【太平丸】 適用於治療虛火咳嗽、肺萎縮、肺結核,都適合服用。
藥方包含:去心皮天門冬(1兩)、去心麥門冬(1兩)、去毛蜜炒知母(1兩)、貝母(1兩)、款冬花(5錢)、去皮尖杏仁(5錢)、京墨(5錢)、桔梗(1兩)、薄荷(1兩)。以上十種藥材磨成細粉,用煉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,每次嚼服一丸,用薄荷湯送服。
【人參黃耆散】 適用於治療虛弱勞累導致的熱病,肌肉消瘦,四肢疲憊,五心煩熱,口乾咽燥,臉頰泛紅心悸,傍晚時刻潮熱,夜晚多盜汗,胸脅不適,咳嗽帶有濃稠血痰。
藥方包含:人參(5分)、秦艽(1錢)、白芍(1錢)、白茯苓(1錢)、蜜炒黃耆(1錢)、去毛蜜炒知母(1錢)、桔梗(1錢)、蜜炒桑白皮(8分)、去絨紫菀(1錢)、柴胡(1錢)、醋炙鱉甲(1錢)、薑汁蒸生地黃(1錢)、去心皮天門冬(1錢)。以上十二種藥材,薑作為引子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【天門冬丸】 用於治療虛弱勞損,吐血、咯血,咳嗽呼吸困難,能安撫肺氣。
藥方包含:去心皮天門冬(1兩)、去皮尖杏仁(5錢)、貝母(1兩)、茯苓(1兩)、阿膠珠(1兩)。以上五種藥材磨成細粉,用煉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,每日三次,含服融化。
【潤華膏】 適用於治療各種勞損咳嗽、肺萎縮呼吸困難,都能治療。
藥方包含:人參(5錢)、去心麥門冬(1兩)、阿膠珠(1兩)、款冬花(5錢)、紫蘇(5錢)、五味子(1兩)、去皮尖杏仁(5錢)、百藥煎(5錢)、貝母(1兩)、去筋膜粟殼(5錢)、烏梅肉(1兩)、桔梗(1兩)。以上十二種藥材磨成細粉,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,睡前含服融化。
【青蒿丸】 適用於治療骨蒸煩熱、鬼氣。
使用一把青蒿、一個豬膽、十四個去皮尖炒杏仁,加入一大杯童便,煎煮至剩五分之一,空腹溫服。
【青蒿煎】 適用於治療虛弱勞損盜汗、口乾煩躁,使用青蒿提取汁液熬成膏,加入人參粉末、麥冬粉末各一兩,熬至可製成丸,大小如梧桐籽,每次飯後用米湯送服二十粒。
【另一方】 適用於治療骨蒸煩熱、鬼疰,使用五寸長的青蒿,在八九月結籽時最適合,選用細嫩的青蒿放入大鍋中,用大火煎煮三大斗,去渣,清洗鍋底,再用小火煎煮至剩二大斗,加入一個豬膽,一同煎煮至一大斗,熄火待冷,用瓷器盛裝,每次服用前,取二三兩甘草,炙烤成粉末,加入煎煮的青蒿膏一起搗碎,乾杵成丸,空腹粥湯送服二十粒,逐漸增加至三十粒即可。
【另一方】 適用於治療虛弱勞損寒熱、肢體倦怠疼痛,不限男女,在八九月青蒿成熟時,採集數枝,浸泡在童便中三天,曬乾磨成粉末,每次兩錢,一個烏梅,煎湯服用。
【另一方】 適用於治療男女虛弱消瘦,細切三升青蒿,加入五升童便,共同煎煮至剩一升半,去渣,倒入瓷器中熬成膏,製成梧桐籽大小的丸,每次空腹溫酒送服二十粒。
【另一方】 適用於治療婦女骨蒸,煩熱汗出,口乾渴,氣喘,使用十兩天門冬、八兩麥門冬,均去心磨成粉末,用三斤生地黃提取汁液熬成膏,和丸梧桐籽大小,每次五十粒,用逍遙散湯煎煮後送服。
【另一方】 適用於治療傳染性肺結核,將王瓜(烘培)磨成粉末,每次滾水送服一錢。
【一方】 適用於治療虛弱勞損內熱,下焦虛熱,骨節煩疼,肌肉緊繃,小便不暢,大便頻繁,氣短吸氣,口乾熱淋,使用五合大麻子,研磨,加入二升水,分次服用四五劑即見效。
【一方】 適用於治療虛弱勞損,將糯米放入豬肚內蒸熟,搗成丸子,每日服用。
【河車丸】 適用於治療婦女肺結核、勞損咳嗽、虛損、潮熱等症狀。
使用幼年男子的胎盤一具,以長流清水洗淨熟煮,細切焙乾研磨,加上二兩山藥、一兩人參、半兩白茯苓,磨成粉末,用酒糊製成梧桐籽大小的丸,加入麝香養七天,每次服用三十五粒,溫鹽湯送服。
【集驗方】 適用於治療五勞七傷、吐血虛弱消瘦。
使用初生胎盤,長流清水洗淨去除污血,直到血水不再出現,用酒煮熟搗成泥,加入白茯神和丸梧桐籽大小,每次米湯送服一百粒,避免使用鐵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