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居中

《痰火點雪》~ 卷一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2)

1. 附:捷方

急勞發熱,身體痠痛。用秦艽、柴胡各一兩,甘草五錢,為末,每五錢,白湯下。

虛損骨蒸。用天靈蓋如梳大、炙黃,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,分三服,起死回生也。

骨蒸咳嗽,多睡勞乏,嘔逆痰壅,以苦耽即燈籠草搗煮服之。

骨蒸煩熱。及一切虛勞煩熱。並用地仙散,地骨皮二兩,防風一兩,甘草半兩,每用五錢,生薑五片,水煎服。

虛勞苦渴,骨節煩熱,或寒熱。用枸杞根白皮切五升,麥門冬一升水二斗,小麥二升,熬至麥熟去渣,每服一升,口渴即飲。骨蒸發熱,雄黃末一兩,入童便一升,研如乳,乃取黃理石一板方圓一尺者,炭火燒至三食頃,濃淋汁石上,置薄氈於上,患者脫衣坐之,衣被圍住,勿令泄氣,三五度瘥。

骨蒸勞病,外寒內熱,附骨而蒸也。其根在五腑六臟之中,必因患後得之,飲食無味,或皮燥無光,蒸盛之時,四肢漸細,足趺腫起。石膏十斤,研如乳粉,每水服方寸匕,日再,以身涼為度。

小兒骨蒸,體瘦心煩。天靈蓋酥炙,黃連等分研末,每服半錢,米湯下。

白話文:

**急性勞累發熱,身體痠痛:**用秦艽、柴胡各一兩,甘草五錢,磨成粉末,每次用五錢,用白開水送服。

虛弱導致的骨蒸(潮熱): 用像梳子大小的天靈蓋,烤黃後,加水五升,煮到剩二升,分三次服用,效果很好。

**骨蒸咳嗽,嗜睡疲勞,噁心痰多:**用苦耽(即燈籠草)搗爛煮水服用。

**骨蒸煩熱,以及所有虛勞引起的煩熱:**都用「地仙散」,地骨皮二兩,防風一兩,甘草半兩,每次用五錢,加生薑五片,用水煎服。

**虛勞口渴,骨節煩熱,或者忽冷忽熱:**用枸杞根白皮切成五升,麥門冬一升,水二斗,加入小麥二升,一起熬煮到小麥熟透後去除藥渣,每次服用一升,口渴就喝。

**骨蒸發熱:**用雄黃末一兩,加入一升童子小便,研磨成乳狀,然後取一塊方形黃理石板,用炭火燒到三餐飯的時間,將藥汁濃淋在燒熱的石頭上,放上薄氈,讓患者脫掉衣服坐在上面,用衣被圍住,不要讓熱氣散掉,做個三五次就會好。

**骨蒸勞病,外冷內熱,是熱氣從骨頭內往外蒸發:**它的病根在五臟六腑之中,一定是生病後引起的,會食慾不振,或者皮膚乾燥沒有光澤,發熱嚴重時,四肢會逐漸消瘦,腳背會腫起來。用石膏十斤,磨成粉末狀,每次用水服用一小勺,一天兩次,以身體涼爽為度。

**小兒骨蒸,身體消瘦,心煩意亂:**將天靈蓋用酥油烤過,和黃連等分研成粉末,每次服用半錢,用米湯送服。

2. 附:拙見治驗

一太學之子,年十六歲,患骨蒸勞熱。召余診視,六脈微數,乃陰虛火動也。余用滋陰降火湯,加地骨皮、柴胡,水煎童便同服數劑,熱略退後,每劑加炒黑乾薑三分全愈。

白話文:

有一個太學生的兒子,年紀十六歲,得了骨蒸勞熱的病。請我去看診,把脈後發現六脈微弱且跳動快速,這是屬於陰虛火旺的症狀。我開了滋陰降火湯的藥方,並加入了地骨皮、柴胡,用水煎好後和童子小便一起服用,吃了幾帖藥後,發燒稍微退了。之後,每帖藥再加入炒過的黑乾薑三分,病就完全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