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潢
《傷科補要》~ 第十則·傷耳
第十則·傷耳
1. 第十則·傷耳
耳者,司聽之竅也。耳門名曰蔽,耳輪名曰郭。或被砍跌打落,或上脫下黏,或下脫上連,須拈正,用封藥敷貼。若全脫落,急用綴法,將兩耳相對,用藥貼定,再以竹夾子,直上橫縛可全。又有玉梁骨,即耳門骨,其處上即曲頰,下即頰車,兩骨之合鉗也。內通腦髓,亦關靈明。
若傷者腫痛流血,服接骨紫金丹,外用八仙逍遙湯熏洗,貼混元膏。若傷重,內動腦髓,及傷靈明,昏沉不省,若平素氣血皆虛者,不治。地閣骨,即兩車相交之骨,又名頦,俗名下巴骨也,上載牙齒。傷之飲食不進,目閉神昏,心熱神亂,服大神效活絡丹,再噙化人參紫金丹,搽固齒散,外貼萬靈膏,忌風寒冷物。或牙齒傷動者,用蒺藜根燒存性為末揩之,或以固齒散揩之亦佳。
白話文:
耳朵是掌管聽覺的器官。耳孔稱為「蔽」,耳廓稱為「郭」。耳朵可能因為被砍傷、跌倒撞擊而掉落,或者出現上半部脫落下半部黏住,或是下半部脫落上半部連著的情況。遇到這些情況,必須將錯位的耳朵扶正,用封藥敷貼。如果耳朵完全脫落,要趕緊用縫合的方法,將兩耳對準,用藥貼固定,再用竹夾子,直向和橫向綑綁固定,這樣就能復原。
另外,耳朵還有玉梁骨,也就是耳孔的骨頭,它的上面是曲頰,下面是頰車,這兩塊骨頭是互相鉗合的。玉梁骨內通腦髓,也關係到人的靈敏度。
如果耳朵受傷腫痛流血,要服用接骨紫金丹,外用八仙逍遙湯薰洗,再貼混元膏。如果傷勢嚴重,傷到腦髓或影響靈敏度,導致昏迷不醒,如果這個人平常氣血虛弱,就難以治癒。
下巴骨,也就是兩頰骨頭交會的骨頭,又叫「頦」,俗稱下巴骨,上面長著牙齒。下巴骨如果受傷,會導致無法進食、眼睛緊閉、神志不清、心煩發熱、精神錯亂,要服用大神效活絡丹,再含化人參紫金丹,擦固齒散,外貼萬靈膏,要避免吹風受寒和吃冷食。如果牙齒受到撞擊鬆動,可以用蒺藜根燒成灰,塗抹在牙齒上,或是用固齒散塗抹也很好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