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科匯纂》~ (15)
(15)
1. 作痛
《正體類要》曰∶肌肉間作痛者,營衛之氣滯也,用復元通氣散。筋骨作痛者,肝腎之也,用六味地黃丸。內傷下血作痛者,脾胃之氣虛也,用補中益氣湯。外傷出血作痛者,脾肺之氣虛也,用八珍湯。大凡下血不止,脾胃之氣脫也,吐瀉不食,脾胃之氣敗也,苟預為調補脾胃,則無此患矣。
又雲∶傷處作痛,若痛至四、五日不減,或一、二日方痛,欲作膿也,用托里散。若以指按不復起者,膿已成也,刺去膿,痛自止也。
《可法良規》雲∶凡傷損之症,多有患處作痛。若出血過多而痛者,血虛火盛也,宜甘降虛火,甘溫以養脾氣。若汗出多而痛者,肝木火盛也,宜辛涼以清肝火;甘寒以生肝血。
若筋骨傷而作痛者,正而治之。肌肉傷而作痛者,調而補之。氣血逆而作痛者,順而補之。氣血虛而作痛者,溫而補之。熱而痛者清之,寒而痛者溫之,用補脾之劑。作膿而痛者托之,膿 而痛者開
白話文:
肌肉之間疼痛,是因為營衛之氣運行不順暢,可以用復元通氣散來治療。筋骨疼痛,是肝腎虛弱的緣故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。因為內傷導致下血並伴隨疼痛,是脾胃之氣虛弱的緣故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。因為外傷導致出血並伴隨疼痛,是脾肺之氣虛弱的緣故,可以用八珍湯來治療。一般來說,如果下血不止,就是脾胃之氣脫失;如果又吐又瀉,吃不下東西,就是脾胃之氣敗壞。如果能事先調理補養脾胃,就不會發生這些問題了。
還說,傷處疼痛,如果疼痛持續四、五天沒有減輕,或者是一、兩天才開始疼痛,這表示要化膿了,可以用托里散來治療。如果用手指按壓傷處,皮膚沒有彈性恢復,就表示膿已經形成了,應該刺破排出膿液,疼痛自然就會停止。
《可法良規》說,凡是跌打損傷的症狀,大多會有患處疼痛的情形。如果因為出血過多而疼痛,這是血虛導致火氣旺盛,應該用甘味藥物來降低虛火,並用甘溫的藥物來養脾氣。如果因為出汗過多而疼痛,這是肝木火氣旺盛,應該用辛涼的藥物來清瀉肝火,並用甘寒的藥物來滋生肝血。
如果是筋骨損傷而疼痛,就應該端正骨骼後治療。如果是肌肉損傷而疼痛,就應該調理並補養身體。如果是氣血運行不順暢而疼痛,就應該疏通氣血並補養身體。如果是氣血虛弱而疼痛,就應該用溫補的方法來補養身體。如果是因為熱而疼痛,就應該用清熱的方法來治療;如果是因為寒而疼痛,就應該用溫熱的方法來治療,並配合使用補養脾胃的藥物。如果是因為化膿而疼痛,就應該用托法來幫助膿液排出;如果是膿液已經形成而疼痛,就應該將膿液引流排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