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綺石

《理虛元鑒》~ 卷下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4)

1. 治虛藥訛一十八辨

若夫疏解之後,邪氣既清,元氣耗散,則當急用收斂、清補為主,舍此三物,更何求焉?況五味不但以收斂為功,兼能堅固心腎,為虛勞必用之藥。乃在用之不當者,反咎五味酸能引痰致嗽,畏而棄之。殊不知病至於伏火乘金,金氣耗越之際,除卻此味,更用何藥以收之耶?

澤瀉,宜用。

夫肺金為氣化之源,伏火蒸灼,則水道必汙,汙則金氣不行而金益病,且水停不流,則中土濡濕,而奉上無力。故余治勞嗽吐血之症,未有不以導水為先務者,每稱澤瀉有神禹治水之功。夫亦嘗究其命名之義矣。蓋澤者,澤其不足之水;瀉者,瀉其有餘之火也。惟其瀉也,故能使生地、白芍、阿膠、人參,種種補益之品,得其前導,則補而不滯;惟其澤也,故雖走濁道而不走清道,不若豬苓、木通、腹皮等味之消陰破氣,直走無餘。要知澤瀉一用,肺、脾、腎三部咸宜,所謂功同神禹者此也。

古方用六味丸,用之功有四種,《頤生微論》論之極詳。庸醫不察,視為消陰損腎之品,置而不用,何其謬甚!

桑皮,宜用。

桑白皮清而甘者也,清能瀉肝火之有餘,甘能補肺氣之不足。且其性潤中有燥,為三焦逐水之妙劑。故上部得之清火而滋陰,中部得之利濕而益土,下部得之逐水而散腫。凡虛勞症中,最忌喘、腫二候。金逆被火所逼,高而不下則為喘;土卑為水所侮,陷而失堤則為腫。喘者,為天不下濟於地;腫者,為地不上交於天。

故上喘、下腫,天崩地陷之象也。是症也,惟桑皮可以調之。以其降氣也,故能清火氣於上焦;以其折水也,故能奠土德於下位。奈何前人不察,以為性不純良,用之當戒。不知物性有全身上下純粹無疵者,惟桑之與蓮,乃謂其性不純良,有是理乎?

桔梗,宜用。

夫肺如華蓋,居最高之地,下臨五臟,以布治節之令。其受病也,以治節無權,而氣逆火升,水涎上泛,濕滯中州,五臟俱乖,百藥少效。惟桔梗稟至清之氣,具升浮之性,兼微苦之味;至清故能清金,升浮故能載陷,微苦故能降火,實為治節君主之劑,不但引清報使而已。

此味升中有降,以其善清金,金清自能布下降之令故也;清中有補,以其善保肺,肺固自能為氣血之主也。且其質不燥不滯,無偏勝之弊,有十全之功,服之久,自能清火消痰,寬胸平氣,生陰益陽,功用不可盡述。世之醫者,每畏其開提發散,而於補中不敢輕用、多用,沒其善而掩其功,可惜也。

丹皮、地骨皮,宜用。

夫黃柏、知母,其為倒胃敗脾之品,固宜黜而不錄矣。然遇相火爍石流金之際,將何以處此?曰:丹皮、地骨皮,平正純良,用代知、柏,有成無敗。丹皮主陰抑火,更兼平肝。骨皮清火除蒸,更兼養肺。骨皮者,枸杞之根也。枸杞為補腎之要藥,然以其升而實於上也,但能溫髓助陽,虛勞初起,相火方熾,不敢驟用。

白話文:

如果說在疏通調理之後,病邪已經清除,但元氣也因此耗散,這時就應該趕緊使用具有收斂和清補功效的藥物來治療。如果捨棄這三種功效的藥物,還能有什麼更好的選擇呢?況且五味子不僅能收斂,還能堅固心腎,是治療虛勞病症不可或缺的藥物。然而,有些人卻因為不當使用,反而怪罪五味子酸味會引發痰液和咳嗽,因此畏懼而不用。他們不知道當病邪發展到伏火侵犯肺金的時候,肺氣虛耗之際,除了用五味子,還能用什麼藥物來收斂呢?

澤瀉,應該使用。

肺金是氣化的源頭,如果伏火蒸騰灼燒,水道一定會被污染,水質污染就會導致肺氣無法正常運行,反而使肺病加重。而且水停滯不流動,會使中焦脾土變得濕潤,無法向上供給能量。因此,我治療勞嗽吐血的病症,必定先以疏導水液為首要任務,我常說澤瀉有如大禹治水般的功勞。我也曾深入研究過它命名的意義。澤,是滋潤不足的水液;瀉,是瀉除過多的火氣。正是因為它具有瀉的作用,所以能夠讓生地、白芍、阿膠、人參等各種補益藥物,得到它的引導而發揮作用,補而不滯;也正是因為它具有潤澤的作用,所以即使走的是排泄濁水的途徑,也不會損傷清氣,不像豬苓、木通、腹皮等藥物,會消磨陰氣,損傷正氣,直接排泄無餘。要知道,只要使用澤瀉,肺、脾、腎三臟都能得到好處,這就是它被稱為有如大禹治水功勞的原因。

古方中的六味丸,它所發揮的功效有四種,《頤生微論》對此論述得非常詳細。然而,庸醫卻不加仔細思考,認為它是消磨陰氣、損害腎氣的藥物,把它棄之不用,實在是太荒謬了!

桑白皮,應該使用。

桑白皮是清涼而甘甜的藥物,清涼能瀉肝火的亢盛,甘甜能補肺氣的不足。而且它的藥性滋潤中帶有燥性,是疏通三焦水液的妙藥。所以,上部得到它,可以清火而滋陰;中部得到它,可以利濕而健脾;下部得到它,可以逐水而消腫。在虛勞病症中,最忌諱喘和腫這兩種症狀。肺金之氣被火邪所逼迫,向上升而不下降就會導致喘;脾土虛弱被水邪所侵犯,失去固護功能就會導致腫。喘,代表的是天(肺氣)不能下降來滋養地(脾土);腫,代表的是地(脾土)不能向上來與天(肺氣)交感。

所以,出現上喘下腫的情況,就好像天塌地陷的景象。這種病症,只有桑白皮可以調治。它能夠降氣,所以能清除上焦的火邪;它能夠利水,所以能穩固下焦的脾土。然而,以前的人卻沒有仔細觀察,認為它的藥性不純正,使用時應該小心謹慎。他們不知道,世上藥物中能從頭到尾都純粹無瑕疵的,只有桑和蓮而已。說桑白皮的藥性不純正,這有道理嗎?

桔梗,應該使用。

肺就像華麗的傘蓋,位於人體最高處,統轄五臟,發布調節氣機的命令。它一旦生病,就會因為失去了調節的功能,導致氣機逆亂,火氣上升,水液和痰涎向上泛濫,濕邪滯留在中焦,使五臟功能都失調,導致各種藥物都難以奏效。只有桔梗稟賦了清純之氣,具有上升的特性,兼具微苦的味道。它至清,所以能清肺;它上升,所以能托舉下陷的氣機;它微苦,所以能降泄火氣。它實際上是調節全身氣機的主導藥物,而不僅僅是引導其他藥物發揮作用的使藥。

這種藥物是升中有降,因為它善於清肺,肺氣清肅自然就能發布下降的命令;它又是清中有補,因為它善於保護肺氣,肺氣穩固自然就能成為氣血的主宰。而且,它的藥性不燥也不滯,沒有偏頗的弊端,有著十全的功效。長期服用,自然就能夠清火化痰、寬胸理氣、滋生陰液、補益陽氣,它的功用實在是無法一一盡述。世上的醫生,常常因為害怕它開泄發散,而在補益藥物中不敢輕易使用或大量使用,埋沒了它的優點,掩蓋了它的功勞,實在可惜。

牡丹皮、地骨皮,應該使用。

黃柏、知母,它們是傷胃敗脾的藥物,本來就應該摒棄不用。然而,當遇到相火旺盛,燒灼五臟六腑的情況,應該用什麼藥物來處理呢?答案是:牡丹皮、地骨皮,它們藥性平和純正,可以用來代替知母、黃柏,而且能產生好的效果,不會帶來壞的後果。牡丹皮主要作用是滋養陰液,抑制火氣,而且兼能平肝。地骨皮清瀉火熱、消除潮熱,還能滋養肺氣。地骨皮是枸杞的根。枸杞是補腎的重要藥物,但是因為它具有升發的特性,而且主要作用於上部,所以只能溫養精髓、輔助陽氣,虛勞病症剛開始,相火正旺盛的時候,不敢貿然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