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佩琴

《類證治裁》~ 卷之八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 (3)

1. 疔毒論治

黑靨疔多生耳竅牙縫,胸腹腰腎隱處,黑斑紫疱,頑硬如釘,屬腎經火毒,五疔應五臟而生,初服蟾酥丸,蔥湯下,汗之。寒熱仍作,宜五味消毒飲汗之。輕者,宜化疔內消散。毒將走黃,急服疔毒復生湯。已走黃,心煩悶憒,急用七星劍湯救之。若肢冷脈絕,毒氣閉遏,先服蟾酥丸,隨服木香流氣飲,其脈自見。

凡疔潰後,不宜補早,雖真虛只可平補,忌用溫補。即生肌膏藥,亦不宜早貼也。

白話文:

疔瘡的治療

黑色疔瘡多長在耳孔、牙縫、胸腹、腰腎等隱蔽處,呈現黑色斑點和紫紅色疱疹,堅硬如釘,屬於腎經火毒。五種疔瘡分別對應五臟,發病初期服用蟾酥丸,用蔥湯送服,使其出汗。如果寒熱仍然發作,就應該服用五味消毒飲,使其出汗。病情較輕的,可以使用化疔內消散。如果毒氣將要蔓延全身(走黃),就要緊急服用疔毒復生湯。如果毒氣已經蔓延全身,患者心煩意亂,神志不清,就要緊急使用七星劍湯搶救。如果四肢冰冷,脈搏消失,毒氣阻塞,先服用蟾酥丸,然後服用木香流氣飲,使脈搏恢復正常。

疔瘡潰爛後,不宜過早進補,即使是真氣不足,也只能平補,忌諱使用溫補藥物。即使是生肌膏藥,也不宜過早貼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