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證治裁》~ 卷之一 (2)
卷之一 (2)
1. 附方
〔發狂〕,加味八珍湯,八珍湯加茯神、遠志各二錢,水煎。
〔狂悸〕,茯苓散,苓,參(各一錢),耆,芍,牛膝,琥珀,龍齒(各七錢半),生地(一兩),桂心(二錢),每服三錢。
〔驚狂〕,琥珀散,辰砂(另研),沒藥,琥珀,當歸(並研末),等分,每服二錢,白湯下,日二次。
〔心脾〕,歸脾湯,見二卷勞瘵。
〔不語〕,清魂散,見本卷臨產。
〔驚涎〕,溫膽湯,見一卷溫。
〔不語〕,七珍散,參,地,芎,菖蒲(各一兩),細辛(一錢),防風,辰砂(各五錢),薄荷煎湯下,每服一錢。
〔中風〕,小續命湯,見一卷中風。
〔風虛〕,大豆紫湯,獨活一兩半,酒浸煎三沸,另炒大豆半升,令焦,以酒沃之,去渣。每服炒豆二合許,得少汗則愈。
〔祛風〕,獨活湯,獨活(一斤),桂心(二兩),秦艽(五兩),以酒漬三日飲之。
〔活血〕,芎歸湯,芎,歸
〔拘急〕,川芎散,芎,羌,棗仁,白芍,羚羊角(各四兩),桑白皮(一兩半),防風(一兩二錢),每服一兩二錢。水煎服,日三次。
〔痿廢〕,滋陰大補丸,見五卷痿。
〔脾胃〕,四君子湯,參,苓,術,草
〔肝熱〕,加味逍遙散,見一卷火。
〔祛風〕,愈風丹,荊芥穗(焙研,三錢),黑豆淬酒服。治風暈。
〔瘛瘲〕,交加散,見本卷調經。
〔風痙〕,當歸散,歸,荊,等分為末。每用二錢,水酒各半煎。治產後風痙,牙關緊急,口吐涎沫,手足瘛瘲,下咽即效。
〔拘攣〕,舒筋湯,羌活,薑黃,炙草(各二錢),海桐皮,歸,芍術(各一錢),木瓜(二錢),水煎去渣,磨沉香汁沖服。
〔舌黑〕,犀角地黃湯,見一卷溫。
〔鼻衄〕,益母丸,參,術,苓,草,芎,芍,桂,丹,益母
〔泄瀉〕,四神丸,見三卷飲食。
〔滑瀉〕,參香散,人參,木香(各二錢),肉蔻(煨),茯苓,扁豆(各四錢),陳皮,罌粟殼(醋炒,各一兩),為末,每服一錢七分,米飲下。
〔熱利〕,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,白頭翁,炙草,阿膠(各一錢),黃連,黃柏,秦皮(各三錢),分二服。
〔下利〕,救急散,地,芍,歸,草,阿膠,艾葉,炮姜
〔調理〕,參苓白朮散,見三卷脾胃。
〔虛滑〕,肉蔻理中丸,理中丸加肉蔻七錢,蜜丸。
〔虛滑〕,加味四君子湯,四君子湯加,黃耆,粟殼
〔痢渴〕,必效方,麥冬,烏梅
〔痢渴〕,七味白朮散,四君子湯加,藿香,木香,乾葛(各一錢),
〔瘧疾〕,小柴胡湯,見一卷溫。
〔吐瀉〕,藿香正氣散,見一卷中風。
〔逆冷〕,附子散,參,術,歸,桂,附,陳,草,吳萸,丁香(各五錢),為末。每服二錢,米湯下。
〔痞膈〕,來復丹,見三卷嘔吐。
白話文:
[附方]
發狂:服用加味八珍湯,即八珍湯加入茯神、遠志各兩錢,水煎服。
狂悸:服用茯苓散,茯苓、人參各一錢,黃耆、白芍、牛膝、琥珀、龍齒各七錢半,生地黃一兩,桂心二錢,每次服用三錢。
驚狂:服用琥珀散,辰砂(另研磨)、沒藥、琥珀、當歸(研磨成粉),等量混合,每次服用二錢,用白開水送服,每日二次。
心脾兩虛:服用歸脾湯(詳見第二卷勞瘵篇)。
不語(失語):服用清魂散(詳見本卷臨產篇)。
驚涎:服用溫膽湯(詳見第一卷溫病篇)。
不語(失語):服用七珍散,人參、生地黃、川芎、菖蒲各一兩,細辛一錢,防風、辰砂各五錢,用薄荷煎水送服,每次服用一錢。
中風:服用小續命湯(詳見第一卷中風篇)。
風虛:服用大豆紫湯,獨活一兩半,用酒浸泡後煎煮三次,另將半升大豆炒焦,用酒沖泡,去渣。每次服用炒熟的大豆二合左右,微微出汗即可。
祛風:服用獨活湯,獨活一斤,桂心二兩,秦艽五兩,用酒浸泡三日後服用。
活血:服用芎歸湯,川芎、當歸。
拘急:服用川芎散,川芎、羌活、酸棗仁、白芍、羚羊角各四兩,桑白皮一兩半,防風一兩二錢,每次服用一兩二錢,水煎服,每日三次。
痿廢:服用滋陰大補丸(詳見第五卷痿病篇)。
脾胃虛弱:服用四君子湯,人參、茯苓、白朮、甘草。
肝熱:服用加味逍遙散(詳見第一卷火熱篇)。
祛風:服用愈風丹,荊芥穗(焙乾研磨,三錢),用黑豆煎酒服用,治療風暈。
瘛瘲:服用交加散(詳見本卷調經篇)。
風痙:服用當歸散,當歸、荊芥等量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半水半酒煎服。治療產後風痙,牙關緊閉,口吐涎沫,手足抽搐,服用後能迅速見效。
拘攣:服用舒筋湯,羌活、薑黃、炙甘草各二錢,海桐皮、當歸、白芍、白朮各一錢,木瓜二錢,水煎去渣,用沉香汁沖服。
舌黑:服用犀角地黃湯(詳見第一卷溫病篇)。
鼻衄:服用益母丸,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川芎、白芍、桂枝、丹參、益母草。
泄瀉:服用四神丸(詳見第三卷飲食篇)。
滑瀉:服用參香散,人參、木香各二錢,肉蔻(煨)、茯苓、扁豆各四錢,陳皮、罌粟殼(醋炒)各一兩,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一錢七分,用米湯送服。
熱利:服用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,白頭翁、炙甘草、阿膠各一錢,黃連、黃柏、秦皮各三錢,分二次服用。
下利:服用救急散,生地黃、白芍、當歸、甘草、阿膠、艾葉、炮姜。
調理脾胃:服用參苓白朮散(詳見第三卷脾胃篇)。
虛滑:服用肉蔻理中丸,理中丸加入肉蔻七錢,蜜丸服用。
虛滑:服用加味四君子湯,四君子湯加入黃耆、罌粟殼。
痢疾煩渴:服用必效方,麥冬、烏梅。
痢疾煩渴:服用七味白朮散,四君子湯加入藿香、木香、葛根各一錢。
瘧疾:服用小柴胡湯(詳見第一卷溫病篇)。
吐瀉:服用藿香正氣散(詳見第一卷中風篇)。
逆冷:服用附子散,人參、白朮、當歸、桂枝、附子、陳皮、甘草、吳茱萸、丁香各五錢,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送服。
痞膈:服用來復丹(詳見第三卷嘔吐篇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