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證治裁》~ 卷之一 (1)
卷之一 (1)
1. 附方
〔寒熱〕,當歸桂枝湯,見一卷傷風。
〔通治〕,生化湯,當歸(三錢),川芎,炮姜,炙草(各一錢),桃仁(十三粒)水煎。
〔塊痛〕,失笑散,見六卷胃脘痛。
〔和血〕,四物湯,見一卷中風。
〔傷風〕,香蘇飲,見本卷胎前。
〔傷寒〕,芎蘇飲,見二卷咳嗽。
〔溫熱〕,蔥豉湯,見一卷溫。
〔營衛〕,當歸建中湯,見一卷傷風。
〔營衛〕,歸耆建中湯,見二卷咳嗽,再加四物、參、附、桂、蓯蓉,為十四味建中湯。
〔固陽〕,耆附湯,耆(一兩),附(五錢),名耆附湯。參(一兩),附(五錢),名參附湯。
〔補陰〕,六味湯,見一卷中風。
〔補中〕,補中益氣湯,見一卷中風。
〔調補〕,八珍湯,見一卷中風。
〔調補〕,十全大補湯,見一卷中風。
〔惡露〕,大調經散,見三卷腫脹。
〔補血〕,當歸補血湯,見本卷崩漏。
〔蓐勞〕,母雞湯,黃雌雞(一隻),歸,地,耆,術,桂心(各三錢),先以水七鍾煮雞,煮雞汁至三鍾,每用汁一鍾煮藥。每服四錢,日服三次。
〔蓐勞〕,豬腰湯,豬腰(一對),歸,芍(各酒炒,一兩),先將歸芍煮,去渣,將腰子切如骰子大,同晚米一合,香豉一錢,加蔥、椒、鹽煮食。
〔虛羸〕,補虛湯,參,術(各一錢),耆,陳,芎,草(各五分),姜(三片),熱輕加茯苓,熱甚加炮姜。
〔虛痛〕,歸姜羊肉湯,羊肉(一斤),當歸(五兩),生薑(六兩),黃耆(四兩),先以水煮羊肉取汁,下後三味,分四服,煮食。有惡露,加桂心三兩。
〔補脾〕,異功散,見一卷中風。
〔補陽〕,附子理中湯,見一卷中風。
〔吐瀉〕,溫胃飲,見一卷中風。
〔嘔痞〕,香砂六君子湯,見三卷嘔吐。
〔火鬱〕,甘桔湯,甘草(二兩),桔梗(一兩),失音加訶子,聲不出加半夏,嗽加杏仁、貝母,嘔加半夏、生薑,吐血加紫菀。肺痿加阿膠,少氣加人參。
〔喘急〕,貞元飲,熟地(八錢),當歸,炙草(各三錢),水煎。嘔加姜,寒加桂。
〔風喘〕,金水六君煎,見二卷咳嗽。
〔沖肺〕,人參蘇木煎,見本卷臨產。
〔血暈〕,奪命散,見本卷臨產。
〔滿嘔〕,抵聖湯,參,草,陳,夏,芍,澤蘭,每服四錢,加姜五片,水煎。
〔傷食〕,和中飲,陳,枳(各一錢),楂肉,麥芽(各二錢),厚朴,砂仁(各八分),痰加半夏,嘔加煨姜。
〔虛逆〕,橘紅半夏湯,橘紅(一兩),半夏,炙草(各五錢),藿香(三兩),加姜五片,水煎。
〔呃逆〕,丁香散,見三卷呃。
〔寒呃〕,丁香柿蒂散,見三卷呃。
〔痰呃〕,橘皮竹茹湯,見三卷嘔吐。
〔經絡〕,小調經散,見三卷腫脹。
〔陽虛〕,腎氣湯,見二卷虛損。
白話文:
[附方]
寒熱:服用當歸桂枝湯,詳見第一卷傷風篇。
通治:服用生化湯,處方:當歸三錢,川芎、炮姜、炙甘草各一錢,桃仁十三粒,水煎服。
塊痛:服用失笑散,詳見第六卷胃脘痛篇。
和血:服用四物湯,詳見第一卷中風篇。
傷風:服用香蘇飲,詳見本卷胎前篇。
傷寒:服用芎蘇飲,詳見第二卷咳嗽篇。
溫熱:服用蔥豉湯,詳見第一卷溫病篇。
營衛:服用當歸建中湯,詳見第一卷傷風篇。
營衛:服用歸耆建中湯,詳見第二卷咳嗽篇,再加四物湯藥材、人參、附子、桂枝、肉蓯蓉,合為十四味建中湯。
固陽:服用耆附湯,黃耆一兩,附子五錢,此為耆附湯;或用人參一兩,附子五錢,此為參附湯。
補陰:服用六味地黃湯,詳見第一卷中風篇。
補中:服用補中益氣湯,詳見第一卷中風篇。
調補:服用八珍湯,詳見第一卷中風篇。
調補:服用十全大補湯,詳見第一卷中風篇。
惡露:服用大調經散,詳見第三卷腫脹篇。
補血:服用當歸補血湯,詳見本卷崩漏篇。
蓐勞:服用母雞湯,黃雌雞一隻,當歸、生地黃、黃耆、白術、桂枝心各三錢,先用水七杯煮雞,煮至雞湯剩三杯,再用每杯雞湯煎煮藥材。每次服用四錢,一天三次。
蓐勞:服用豬腰湯,豬腰一對,當歸、芍藥(各酒炒一兩),先將當歸、芍藥水煮去渣,再將豬腰切成骰子狀,與晚米一合、香豉一錢、蔥、椒、鹽同煮食用。
虛羸:服用補虛湯,人參、白術各一錢,黃耆、陳皮、川芎、甘草各五分,生薑三片,發熱輕者加茯苓,發熱重者加炮姜。
虛痛:服用歸姜羊肉湯,羊肉一斤,當歸五兩,生薑六兩,黃耆四兩,先用水煮羊肉取汁,再加入後三味藥材,分四次服用,溫熱食用。如有惡露,加桂枝心三兩。
補脾:服用異功散,詳見第一卷中風篇。
補陽:服用附子理中湯,詳見第一卷中風篇。
吐瀉:服用溫胃飲,詳見第一卷中風篇。
嘔痞:服用香砂六君子湯,詳見第三卷嘔吐篇。
火鬱:服用甘桔湯,甘草二兩,桔梗一兩,失音者加訶子,聲音不出者加半夏,咳嗽者加杏仁、貝母,嘔吐者加半夏、生薑,吐血者加紫菀,肺痿者加阿膠,氣短者加人參。
喘急:服用貞元飲,熟地八錢,當歸、炙甘草各三錢,水煎服。嘔吐者加生薑,畏寒者加桂枝。
風喘:服用金水六君煎,詳見第二卷咳嗽篇。
沖肺:服用人參蘇木煎,詳見本卷臨產篇。
血暈:服用奪命散,詳見本卷臨產篇。
滿嘔:服用抵聖湯,人參、甘草、陳皮、半夏、芍藥、澤蘭,每次服用四錢,加生薑五片,水煎服。
傷食:服用和中飲,陳皮、枳實各一錢,山楂肉、麥芽各二錢,厚朴、砂仁各八分,痰多者加半夏,嘔吐者加煨姜。
虛逆:服用橘紅半夏湯,橘紅一兩,半夏、炙甘草各五錢,藿香三兩,加生薑五片,水煎服。
呃逆:服用丁香散,詳見第三卷呃逆篇。
寒呃:服用丁香柿蒂散,詳見第三卷呃逆篇。
痰呃:服用橘皮竹茹湯,詳見第三卷嘔吐篇。
經絡:服用小調經散,詳見第三卷腫脹篇。
陽虛:服用腎氣丸,詳見第二卷虛損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