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佩琴

《類證治裁》~ 卷之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1)

1. 附方

〔順胎〕,達生散,大腹皮(三錢),人參,陳皮,紫蘇(各五分),歸身,白朮(各一錢),白芍(錢半),炙草(二錢),蔥(五條),黃楊葉梢(七個),水煎。

〔傷胎〕,保元湯,見一卷火。

〔上逆〕,紫蘇飲,見本卷胎前。

〔降氣〕,滑胎煎,歸,地(各三錢),山藥,杜仲(各二錢),川芎,枳殼(各七分),

〔催生〕,保產無憂散,歸,芎,芍,枳,草,木香(各一錢半),水煎,再入乳香研。血餘燒存性,研,各五分,和勻服。

〔助氣血〕,八珍湯,見一卷中風。

〔催生〕,五物湯,四物湯加肉桂。

〔催生〕,三合濟生湯,當歸(三錢),川芎,枳殼(各二錢),制香附,大腹皮(各錢半),蘇葉(八分),甘草(七分),水煎,待腰痛腹痛時服之,立產。

〔開骨〕,加味芎歸湯,當歸(一兩),川芎(五錢),敗龜板(一個,酥炙),婦人頭髮(一握,燒灰),每服一兩,水煎。

〔產難〕,兔腦丸,兔腦(研如膏,一個),乳香(二錢半),母丁香(一錢),麝香(一字),共研細,以兔腦髓和丸芡實大,陰乾,每一丸,溫水下。

〔產難〕,如聖散,紫蘇,當歸,等分,每服三五錢。

〔產難〕,如意散,人參,乳香(各一錢),辰砂(五分),為末,臨產時用雞蛋清一個調藥末,再用薑汁調服。

〔催生〕,佛手散,當歸(三兩),川芎(四錢),研末,分四服,加酒半杯和服。

〔固血〕,如神散,百草霜,白芷,各等分,每服二錢,以童便米醋和,加沸湯調服。治橫生逆產,血得黑則止,能固血,免血涸也。

〔產難〕,立應散,當歸,車前子,冬葵子,白芷(各三錢),牛膝,大腹皮,枳殼,川芎(各二錢),白芍(一錢),水煎。治橫生逆產。

〔盤腸〕,舉元煎,見三卷飲食。

〔胎死〕,平胃散,見一卷中風。

〔滑胎〕,葵子阿膠湯,葵子(一升),阿膠(二兩),水煎。

〔胎衣不下〕,回生丹,蘇木(三兩,水煮去渣),紅花(三兩,酒煮去渣),黑豆(三升,水煮去豆),大黃(一斤),為末煮,熬成膏,次下上三汁,再熬。人參,白朮,青皮,木瓜(各三錢),當歸,川芎,延胡,香附,蒼朮,蒲黃,赤茯,桃仁,熟地(各一兩),牛膝,三稜,山萸,五靈脂,地榆,甘草,楂肉,陳皮,白芍(各五錢),良薑(四錢),烏藥(二兩半),木香,沒藥,乳香(各一錢),共為細末,用前膏杵丸彈子大,金箔為衣,隨症酌用,每一丸,白湯下。

〔同上〕,牛膝湯,牛膝,瞿麥(各四兩),歸尾,通草(各六兩),滑石(八兩),葵子(五兩),分五六服,水煎。一方有桂心。

〔逐瘀〕,牛膝散,牛膝,川芎,朴硝,蒲黃(各七錢五分),當歸(一兩半),桂心(五錢),為末,每服五錢,加姜三片,生地五錢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[附方]

[順胎]: 達生散:用大腹皮(三錢)、人參、陳皮、紫蘇(各五分)、當歸身、白朮(各一錢)、白芍(一錢半)、炙甘草(二錢),蔥(五條)、黃楊葉梢(七個),加水煎煮服用。

[傷胎]: 保元湯:參閱第一卷火部相關內容。

[上逆]: 紫蘇飲:參閱本卷胎前相關內容。

[降氣]: 滑胎煎:用當歸、生地(各三錢)、山藥、杜仲(各二錢)、川芎、枳殼(各七分),加水煎煮服用。

[催生]: 保產無憂散:用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枳殼、甘草、木香(各一錢半),加水煎煮,再加入研磨過的乳香。另將血餘(頭髮燒成灰)研磨成粉,各五分,混合均勻後服用。

[助氣血]: 八珍湯:參閱第一卷中風相關內容。

[催生]: 五物湯: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肉桂。

[催生]: 三合濟生湯:用當歸(三錢)、川芎、枳殼(各二錢)、制香附、大腹皮(各一錢半)、蘇葉(八分)、甘草(七分),加水煎煮,等到腰痛腹痛時服用,可立即生產。

[開骨]: 加味芎歸湯:用當歸(一兩)、川芎(五錢)、酥炙過的敗龜板(一個)、燒成灰的婦人頭髮(一握),每次服用一兩,加水煎煮服用。

[產難]: 兔腦丸:用兔腦(研成膏狀,一個)、乳香(二錢半)、母丁香(一錢)、麝香(一字),一起研磨成細粉,再用兔腦髓混合製成芡實大小的丸子,陰乾,每次服用一丸,用溫水送服。

[產難]: 如聖散:用紫蘇、當歸,等量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三到五錢。

[產難]: 如意散:用人參、乳香(各一錢)、辰砂(五分),研磨成粉,臨產時用雞蛋清調和藥粉,再用薑汁調服。

[催生]: 佛手散:用當歸(三兩)、川芎(四錢),研磨成粉,分成四份服用,每次用半杯酒調服。

[固血]: 如神散:用百草霜、白芷,等量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童便米醋調和,再加入沸水調服。可治療胎位不正,橫生逆產,當血液呈現黑色時就可停止服用,能夠穩固血液,避免血液耗竭。

[產難]: 立應散:用當歸、車前子、冬葵子、白芷(各三錢)、牛膝、大腹皮、枳殼、川芎(各二錢)、白芍(一錢),加水煎煮服用。可治療胎位不正,橫生逆產。

[盤腸]: 舉元煎:參閱第三卷飲食相關內容。

[胎死]: 平胃散:參閱第一卷中風相關內容。

[滑胎]: 葵子阿膠湯:用葵子(一升)、阿膠(二兩),加水煎煮服用。

[胎衣不下]: 回生丹:用蘇木(三兩,加水煮後去渣)、紅花(三兩,加酒煮後去渣)、黑豆(三升,加水煮後去豆),大黃(一斤),研磨成粉後熬煮成膏狀,再加入上述三種藥材的汁液,再次熬煮。另取人參、白朮、青皮、木瓜(各三錢)、當歸、川芎、延胡索、香附、蒼朮、蒲黃、赤茯苓、桃仁、熟地(各一兩)、牛膝、三稜、山茱萸、五靈脂、地榆、甘草、楂肉、陳皮、白芍(各五錢)、良薑(四錢)、烏藥(二兩半)、木香、沒藥、乳香(各一錢),一起研磨成細粉,用之前熬成的藥膏製成彈子大小的丸子,外裹金箔,根據病情酌情服用,每次服用一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

[同上]: 牛膝湯:用牛膝、瞿麥(各四兩),歸尾、通草(各六兩),滑石(八兩),葵子(五兩),分成五六次服用,加水煎煮。另有方子加入桂心。

[逐瘀]: 牛膝散:用牛膝、川芎、朴硝、蒲黃(各七錢五分)、當歸(一兩半)、桂心(五錢),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生薑三片,生地五錢,加水煎煮服用。

[消瘀]: 失笑散:參閱第六卷胃脘痛相關內容。

[峻補]: 十全大補湯:參閱第一卷中風相關內容。

[脾傷]: 加味歸脾湯:參閱本卷胎前相關內容。

[腫痛]: 逍遙散:參閱第一卷火部相關內容。

[火傷]: 龍膽瀉肝湯:參閱第三卷諸氣相關內容。

[升提]: 補中益氣湯:參閱第一卷中風相關內容。

[昏暈]: 清魂散:用澤蘭、人參(各二錢半),川芎(八分),醋炒過的荊芥穗(二錢),甘草(一錢),用一杯童便調服。

[痰暈]: 二陳湯:參閱第一卷中風相關內容。

[衝心]: 花蕊石散:參閱第二卷血部相關內容。

[衝心]: 奪命散:用血竭、沒藥,等量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白開水送服。

[沖肺]: 參蘇煎:用人參、蘇木(各一兩),加水煎煮服用。

[血熱]: 保陰煎:參閱第五卷痙相關內容。

[絡傷]: 固陰煎:參閱第二卷脫相關內容。

[怒火]: 加味四物湯: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炒過的香附、炒後另磨的五靈脂(各一錢),加水煎煮服用。疼痛嚴重時加入桃仁四分。

[腹痛]: 延胡索散:參閱本卷調經相關內容。

[腹痛]: 當歸建中湯:參閱第一卷傷風相關內容。

[血暈]: 四味散:用當歸、延胡索、血竭、沒藥,用童便煎煮服用。

[血暈]: 黑神散:參閱第二卷血部相關內容。

[行血]: 鹿角散:用鹿角(炙燒成灰),用童便、酒調和服用。

[行血]: 鬱金散:用鬱金(燒後研磨成粉,二錢),用醋調和服用。

[痰火]: 導痰湯:參閱第一卷中風相關內容。

[痰火]: 硃砂安神丸:參閱第二卷汗相關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