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證治裁》~ 卷之八 (4)
卷之八 (4)
1. 臨產治要
產時氣隨血去,忽頭眩眼黑,神昏口噤,其症有二,一為氣脫,一為血暈。氣脫者,面白眼閉,口開手冷,脈細欲絕,速用人參一二兩,濃煎徐灌。但得下咽即蘇,稍遲則無救矣。血暈者,臨產元氣已損,惡露乘虛上攻,頭暈眼花,心胸悶絕,速用熱童便,灌服清魂散。如下血多而暈,神昏煩亂者,芎歸湯加人參三五錢,澤蘭葉一握煎,童便半盞和服。
補而兼散之。下血少而上搶心者,童便煎失笑散,加鬱金汁。痰壅氣粗者,二陳湯加薑汁,並用燒紅秤錘,以醋沃之,使產母嗅其氣,則暈可止。若狂亂失志,為敗血衝心,多死。花蕊石散,或奪命散。嘔惡腹滿,為惡露沖胃,平胃散加薑、桂。面赤嘔逆,為氣血沖肺,人參蘇木煎。
其惡露不行,腹痛拒按,用桃仁、歸尾、延胡、赤芍等逐瘀。惡露不止,淋瀝太多,血熱者,保陰煎。絡傷者,固陰煎。肝脾氣虛者,補中湯。氣血虛,色淡者,十全大補湯。怒火傷肝者,加味四物湯。兒枕作痛,用生熟山楂肉,砂糖煎服。或用延胡散。腹痛連腰,按之痛緩為虛,宜當歸、香附、炙草、杜仲、小茴香等。
或用當歸建中湯。此皆臨產成法,撮舉之,為因心化裁者鑑焉。
白話文:
臨產治要
生產時,氣隨血排出體外,突然頭暈眼花、神志不清、口不能言,這種情況分兩種:一種是氣虛脫,一種是血暈。氣虛脫者,臉色蒼白、眼皮閉合、嘴巴張開、手腳冰冷,脈搏細弱將斷,需立刻用人參一到二兩,濃煎後慢慢灌服。只要能吞咽下去就能活過來,稍慢一步就沒救了。血暈者,生產時元氣已受損,惡露乘虛而上攻,頭暈眼花,胸悶氣短,需立刻用溫熱的童尿灌服清魂散。如果出血很多而暈倒,神志不清煩躁不安,就用芎歸湯加人參三到五錢,澤蘭葉一把煎服,再加半盞童尿一起服用,這樣既能補益又能散瘀。如果出血少但上衝心口,就用童尿煎服失笑散,再加鬱金汁。如果痰多氣粗,就用二陳湯加薑汁,並用燒紅的秤錘,用醋澆淋,讓產婦聞其氣味,這樣暈眩就能停止。如果產婦狂躁失常,那是敗血衝擊心臟,大多會死亡,可使用花蕊石散或奪命散。如果嘔吐腹脹,那是惡露衝擊胃部,用平胃散加薑、桂。如果臉紅嘔吐,那是氣血衝擊肺部,用人參、蘇木煎服。
如果惡露不行,腹部疼痛按壓即痛,就用桃仁、桂枝尾、延胡索、赤芍等藥物逐瘀。如果惡露不止,量多淋漓,伴隨血熱,就用保陰煎;如果是經絡受損,就用固陰煎;如果是肝脾氣虛,就用補中益氣湯;如果是氣血虛弱,面色蒼白,就用十全大補湯;如果是怒火傷肝,就用加味四物湯。如果產後嬰兒枕部疼痛,就用生熟山楂肉加砂糖煎服,或用延胡索散。如果腹部疼痛連及腰部,按壓疼痛緩解屬於虛證,就用當歸、香附、炙甘草、杜仲、小茴香等藥物。
也可以用當歸建中湯。這些都是臨產常用的方法,只是簡略地列舉出來,希望能給有心學習者提供參考。